分享

【中秋征文】 朱爱华 | 芝麻香

 香落尘外 2020-03-14

芝麻香

文:朱爱华

摄影:邱万喜

版式设计:湛蓝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开花了,就有望过上一个丰盛而快乐的中秋佳节,奶奶如是诠释这古老的民谚。

——题记

我家乡珠湖盛产芝麻。芝麻通身都是宝,芝麻叶可以当菜吃,芝麻杆可以当柴火,芝麻可以生吃,可以磨成粉吃、和爆糯米一起加上甘蔗糖粘成芝麻糖等等多种吃法。黑芝麻是一味药食两用药物,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珠湖芝麻,品相好,更受大众青睐。

每年中秋时分,正好芝麻爆节、倒笼。做芝麻糖、烘焙麻酥饼欢度中秋佳节,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家乡的习俗。

芝麻熟了,爷爷奶奶就把芝麻连根拔起,一丛一丛地码在地边,芝麻丛像站岗的士兵一样,一动不动地晒太阳。待到芝麻节爆开口,奶奶拿块足够大的竹坦框小心翼翼把芝麻倒出来。一般倒了三轮就基本倒清。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食物取舍是很能表现人的品性与气质的。

太婆在世的时候,由爷爷兄弟俩共同赡养。因我爷爷是领养的,太婆就住在她亲生的儿子家。爷爷按商定好的赡养物品如数奉送过去就可以。爷爷实在,一般都是拿一路水的农作物送过去,太婆总会挑剔说东西不太好,弄得大家有点不开心。后来奶奶就多了一个心眼。芝麻下来了,她把头次的芝麻放在一边,拿第二次上好的芝麻送去给太婆,那次太婆没有话可说。二道芝麻暂时缓解了两家紧张的气氛。随后连续几年,奶奶都拿筛子上面的芝麻、花生、稻子、豆子等农作物给太婆送过去,太婆终于被奶奶的诚意打动,不再挑话说了,一大家人又恢复了分家前的和气。“我们是小辈,应选好的东西给长辈,就算是给朋友也得给好的,忍着、让着点没关系,家和万事兴。”奶奶说,“做人要仁义。”

有一年二爷爷因有困难,把家中的田地都卖掉了。爷爷听说后非常着急,因考虑自己身体不太好,常年靠奶奶辛苦操持家庭,爷爷开不了口说去帮弟弟家,但又没有其它的办法,整日愁眉紧锁。奶奶追问爷爷为何发愁,当听说二爷爷卖了田地的事后,当即和爷爷商量,愣是把家里所有的芝麻和豆子等能卖的都卖掉,帮二爷爷家赎回了田地,还清了外欠。爷爷那原本不是很殷实的家暂时陷入了困顿。在那个年代,做到这个份上,确实不容易。

面对家里的境况,奶奶开源节流,辞掉了一个长工,扭着小脚亲自下地干活。奶奶是死要面子的人,从不在外人面前说家里的紧张,爷爷奶奶们勒紧裤腰带和那边的爷爷一起共度难关。

芝麻卖掉了,芝麻糖和芝麻粉就泡汤了。那一年中秋节,伯伯们没有吃到浓香的芝麻糖,家里更没有钱买芝麻麻酥月饼。隔壁院子里飘过来的芝麻糖香味,无情地挑起他们的失落。

月亮洒落一地清辉,院子里静静的,只有小猫在脚边串来串去,有点跟节日不相匹配的气氛,憨实的爷爷看着儿子,心里感觉亏了孩子们,坐在麻石凳上不语。奶奶心里有数,用鸡蛋和了面粉,加上香葱,煎了鸡蛋饼子安抚伯伯们委屈的胃肠。那个中秋夜,奶奶不讲嫦娥奔月,不讲吴刚斫桂。她搂着依偎在她身边的大伯和二伯,悠悠地讲述楚怀王雪中送炭的故事、讲介子推割大腿肉给文公重耳吃的故事、讲家和万事兴,友情值千金的道理。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二伯太小,在奶奶细柔的声息里安然入睡,大伯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大伯望着月光下安详的母亲,凭一个孩子的认知,觉得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中秋。中秋时节的阳光已不再那么毒辣,芝麻地里,奶奶纤柔的身子,抱着长长的芝麻杆,熟练地用力适度地拍打着芝麻节,黑溜溜的芝麻嗦嗦地落到坦框里。我抓一把芝麻直接往嘴里抿,芝麻一半到嘴里,一半洒落在地上,顾不上那些,转过身跟堂哥拿着芝麻杆逐蝗虫去了,把奶奶来不及说出口的小心有虫甩在风中。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尽管蝉声还是那么切切,但枝头时不时会送出一阵风来减轻秋燥。冲着奶奶的宠,田野里,我毫无顾忌地撒欢。奶奶水红色的头巾,遮不住满脸的笑容。

中秋节晚上,月亮羞羞答答地从云层里钻出来。清辉如水,柔柔地照在大地。院子里柚子树影影绰绰,桂花香飘满院,奶奶正在张罗着赏月,我和堂兄弟们捉迷藏。这时,二爷爷和二奶奶搀着太婆,来爷爷家一起赏月。自分家以来,太婆头一回来爷爷家。爷爷连忙搀扶老娘,招呼老人家坐。奶奶也热情地迎上去,搬椅凳、倒茶,一家人亲热地寒暄着。

奶奶摆上了黑乎乎的芝麻糖和柚子,二奶奶也摆上她做的喷香的芝麻糖。妯娌俩会心地一笑。奶奶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张油乎乎的纸,里面躺着洒满了白芝麻的麦色麻酥饼,她拿来两只盘子,把四块月饼分成两份,其中一盘整块的饼是月亮娘娘和祖先吃的,一盘切成小块的是家里人吃的。月饼分好后,在盘两边点红蜡烛,再在盘前面放香炉,点上三根香,然后大门,耳门各插一根,并每处作揖三下。奶奶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声音不大也不小地喊: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妈,婶婶,太太,太婆,十公,十婆……祖宗老子耶,今朝是八月节,都来家过节哟,喊完又去院外喊:孤魂野鬼耶,你们都可怜,也来吃点月饼喏。

太婆看着奶奶:“这个闺女就是这样心善,还叫孤魂野鬼也来吃饼,谁还敢招惹孤魂野鬼耶?”

“孤魂野鬼怪可怜的。”奶奶轻轻地回太婆话。

奶奶最后回到院子里,再把切好了的月饼分给大家吃。她首先拿了一块,双手毕恭毕敬地给太婆,太婆爽快地接过奶奶手中的月饼,轻咬一口,含笑点头:“好吃,好吃。”一家人品着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冰糖芝麻粉馅的麻酥月饼有说有笑。

清辉里,奶奶是那样温柔,她那虔诚的样子,像月光一样纯洁美好。尽管她不懂得祭月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圣母玛利耶是那么仁慈,在家人的眼里,温柔、恬淡、安宁的奶奶是世界上最善良、最仁义、最贤淑的女人。

小时候,我们是在父亲工作的地方生活,因而生命中跟奶奶相处的时间较少。有时父母亲工作忙,奶奶想我了,就让叔叔去接我。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很是珍贵。奶奶说别人家都重视男孩,我家里男孩女孩一个样,我都喜欢。奶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故我们堂姐妹几个都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年幼的我是从这里开始佩服奶奶的。

生活中,奶奶不会过多用语言表达思想,主要表现在行动上。隔壁的琴奶奶大事小事都来问过她的云姐姐,我看到过几次她卖芝麻、豆子时,请奶奶帮她看称、数钱。奶奶每次都耐心地帮她,好像成了一种习惯。至今,村里人还常有人说已故的奶奶是一个既漂亮又仁义的人。

许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陪奶奶过的那个中秋佳节。庭院里洋溢着的温馨、空气中氤氲着的芝麻香,还时时在我的心头荡漾。

作者简介

朱爱华:淡然,随性。

摄影简介

鄱湖渔翁,原名:邱万喜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终身会员

中国摄影家俱乐部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

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饶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鄱阳县摄影家协会会员

书法,摄影作品获得全国大赛金奖,银奖共有18次。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