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拉波桥下的玛丽・罗兰珊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0-03-14
“爱慕奢华,生在巴黎三生有幸。不喜欢闲聊、责骂和恭维。吃得快,走得快,而作画很慢。”玛丽・罗兰珊曾用这句话为自己小传。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巴黎的“疯狂年代”(Les Annees Folles),罗兰珊以她独特的柔情风格在上流社会一画难求。与当时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宣扬理念与崇高的审美不同,罗兰珊在绘画中表达了女性情怀的旖旎风光。她的艺术,不似男性画家那么严肃刻苦;她的生活,也没有同时代蒙马特的“缪斯”们一般狂放。
  可可・香奈尔也请罗兰珊为自己画了肖像。画中的香奈尔身披黑色与幽蓝的丝巾,露出右肩慵懒地靠坐于椅上。这幅最终以“画得不像”而被婉拒的肖像,如今与莫奈的睡莲、塞尚的静物一起,陈列于巴黎橘园美术馆。香奈儿2011高级定制时装和限量版的“水彩印象”系列彩妆,所采用清浅的珠光与微妙的灰色基调,灵感也是源自罗兰珊的作品。
  2011年香奈儿的发布会上,模特儿轻纱薄雾与黑色丝带的运用,如同罗兰珊笔下的女子再生。
  罗兰珊的绘画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轻云薄雾般的情境。她笔下的女子肌肤雪白、身材纤巧、双眸澄澈,被羽毛、轻纱、花朵、丝巾、璎珞等饰物环绕衬托,并常常伴随着乖巧的小动物。几乎透明的淡粉、淡紫、淡灰,飘动的线条像是随时会伴着尘烟冉冉消失……对比当时“巴黎画派”其他画家的作品,罗兰珊的世界,犹如淑女贵妇在歌剧院包厢里所观看的唯美的戏剧: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在回忆中情意缠绵。这与她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真实一生,相去甚远。
  青涩
  1883年10月,罗兰珊出生于巴黎。她是不被祝福的私生子,依从母姓,和母亲相依为命。亲属与她们断绝关系,母亲最初也无法接受女儿不名誉的出身,她的冷漠与哀伤,使罗兰珊的幼年深锁在浓郁的阴影下。直到22岁,她才得知父亲的身份―此时父亲已经去世八年了。
  年龄渐长,母亲的心也渐渐融化,她决定将罗兰珊调教成高尚的淑女,让她学习诗文艺术。母亲擅长女红刺绣,将家居的一切铺陈得雍容华贵,两人生活在女性柔美的世界里,排除一切男性化的成分,过着沉浸在诗与画中的隐居生活。少女时代的恻恻清愁贯穿了罗兰珊整个绘画生涯。
  和所有的法国画家一样,年轻时代的罗兰珊经常到卢浮宫学习,她最喜欢的画家是波提切利。罗兰珊萌生做职业画家的意念,大约自此时开始。之后她进入安培美术学院正式学画,这所学校给予她的主要是技巧方面的学习。罗兰珊也于该学院认识了后来与毕加索共创立体派的乔治・布拉克,从此罗兰珊不再专注于画像的形似,而着重表情与神态的表达。那个时期正是艺术史上风起云涌面临璀璨转变的年代。
  对于罗兰珊想当画家的愿望,母亲非但未加阻止,还每周在家中以茶会招待艺术家们。在当时保守的中产阶级社会中,这种作风无疑颇为大胆。其实母亲的目的,是想借着艺术家们爽朗豪放的社交环境,让罗兰珊忘却自己深以为憾的出身。
  “洗濯船”
  由于布拉克的引荐,罗兰珊得以加入毕加索的“洗濯船”画室 ( 立体派大本营 ) 行列。与前卫画家的频繁接触,以及立体派的潜移默化,她在绘画方面逐渐卸除了传统学院的粉黛气息。罗兰珊也遇见她的宿命―诗人阿波利奈尔。
  她成为立体派和诗人的“缪斯”,几乎被视做法国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一个注脚―因为其早期作品中曾记录了成名在即的毕加索和阿波利奈尔的面孔。
  阿波利奈尔对绘画艺术天生的感受力,加上诗人的异禀,使他能较别人更准确地对新艺术价值作出判断。他当时撰写的富有洞察力的艺术评论,使毕加索等画家名噪一时。在《论立体派画家》一文中他写道,新绘画使造型艺术发生了革命,它重新调整了美的秩序,并使人们学会以新的尺度来衡量完美,而罗兰珊“就像莎乐美一样,使艺术得到了光辉的洗礼”。
  1908年罗兰珊的画作《一群艺术家》在阿波利奈尔的朋友帮助下第一次被售出。这不仅确立了罗兰珊在巴黎艺术圈中的画家地位,也使她立下了终身从事艺术的决心。之后,她又不断创作了各种版本的《一群艺术家》,其中一幅挂在阿波利奈尔的卧室。画中,阿波利奈尔总是居于中心位置,如同新绘画的精神领袖。
  卢梭的作品《诗人的灵感》,即是以罗兰珊和阿波利奈尔为原型。“自成派”卢梭是海关税务员,他的风格朴实而诗意,在朋友圈中有“老天使”的绰号。
  阿波利奈尔也是私生子,与罗兰珊一样对孤独与失落有着深刻体验。他们同样脆弱、敏感,同样对艺术有着无边的好奇心,从1907年到1913年他们共同度过了六年的美好时光。罗兰珊最终离开阿波利奈尔因为他的“性格太坏”。两人的分手诞生了一首名作―阿波利奈尔为罗兰珊写下的《米拉波桥》。
  
  
  
  
  
  离乱
  与阿波利奈尔分手一年后,罗兰珊与德国贵族封・魏吉恩结婚。他们的新婚蜜月尚未结束,奥地利皇太子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德法两国变成了敌对国,罗兰珊失掉了法国国籍并被怀疑为间谍。夫妇两人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流亡生涯。战争期间,阿波利奈尔仍然给他的缪斯写过热情洋溢的信件。据友人后来回忆,罗兰珊也给诗人回了信,但是十分残酷无情。
  此时的罗兰珊已逐渐摆脱了立体派的影响,画面中支配性的线条逐渐淡化,色彩感增强,画中有鸟或马、狗、猫等动物温柔陪伴的仕女,益发显得楚楚可怜。她在巴黎声望日高,却因为法德两国的对立而被迫离境成为流亡者。离乱岁月,带给她精神上无限的苦闷与辛酸,使她几乎无法执笔作画。
  阿波利奈尔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参战,不幸头部中弹,治疗后退到后方工作。1918年,他感染流感后不治身亡,两天后,“一战”结束。
  
  罗兰珊听到阿波利奈尔的死讯痛不欲生。也许此时,她才真正懂得阿波利奈尔在她生命中的意义。阿波利奈尔短暂的一生中写过很多“图像诗”,如果称他为根植于视觉艺术的诗人,那么罗兰珊就是根植于文学与诗歌的画家。
  牝鹿
  1921年,罗兰珊结束了她的婚姻重返魂牵梦萦的巴黎。两年后,她受邀为巴黎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舞剧《牝鹿》的布景和服装,这通常被看成巴黎画家的一种荣耀。
  舞团老板佳吉列夫(Serge Diaghilev)和法国前卫艺术家一直过往密切。1916年买下舞团后,超现实主义剧作家科克托为他写剧本,毕加索为他设计布景还娶了团里的舞蹈演员奥尔嘉。《牝鹿》在蒙特卡罗和巴黎先后上演并获得了大量赞誉和高度评价―罗兰珊懂得何为优美,具有花蛇一般的线条!
  这段时期,她作为一名肖像画家享誉盛名,同时也作为设计师为芭蕾舞剧《玫瑰花丛》设计布景及服饰。此外,她还画了大量瓷器画、撰写诗歌、在艺术学院担任教授,她成了当时巴黎的社会名流。
  此时,罗兰珊对于女性题材的偏好也愈加明显,她反复地画了《比利蒂斯之歌》(les chansons de Bilits,中译别名《少女情怀总是诗》)20多遍,她作品中几乎不再出现男性的形象。
  同样以此书为灵感源泉的是巴黎当时最著名艺术沙龙的主人,号称“女唐璜”的娜塔丽・巴涅(Natalie Barney)。她的客人名单如同当时欧洲文坛和艺术界的“名人录”,普鲁斯特、乔伊斯、里尔克、科克托、海明威、柯莱特,当然也有罗兰珊。娜塔丽最别出心裁的是,只有女性才可以进入的希腊风格的“亚马逊沙龙”,罗兰珊作品中多次描绘了抚琴、跳舞、骑马与相互拥抱的女子,其灵感或来源于此。
  花凋
  从 1930 年起,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罗兰珊以真实人体当模特儿的机会已大为减少。但此时作品中却出现了一些两颊丰满,明媚鲜艳的可爱少女。这些作品都以非常粗略的笔法代替细部描绘,却能充分把握模特儿的神韵。这些可爱少女的绘画曾在 1925 年巴黎举办的“现代装饰、工业艺术国际展览会”中大放异彩,之后,这些或多或少掺杂了想象成分的美丽肖像画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这样的诗意恰似与阿波利奈尔初相识的时候,他为她写的那首《玛丽》(玛丽是罗兰珊的名字)。
  
  做姑娘你曾来这儿跳舞?
  当了老太太你还来这儿跳舞吗?
  玛克罗特跳得正欢!
  所有的钟声将一齐响起!
  几时你才能再来,玛丽?
  罗兰珊 1934年在伦敦的展览会中展示了以“花”为主题的作品,得到不少负面批评。1932年-1935年间,罗兰珊受聘在巴黎16 区画室执教,至此,罗兰珊制作大规模构图的作品也愈来愈少。
  罗兰珊晚年的悲苦心情,随着法国与德国再掀战事而愈发严重。“二战”期间,罗兰珊在巴黎的公寓被德军征用,她再度经历了九年流浪生涯。
  在诗集《夜的手帖》中,她写下如此的句子:
  昨日,是华美的帽子却已褪色,
  我依然将它良久摩挲。
  昨日,是优雅的长裙也已破旧,
  我悄然将它束之阁楼。
  昨日,是曼妙的舞榭歌台,
  如今已金粉重埋,
  只有少女心中哀伤的玫瑰在徐徐绽开。    
  昨日,是我忧郁的深渊,
  时光荏苒年复一年!
  昨日,不再重来,
  长夜孤灯伴我难以释怀。
  罗兰珊应该是想起了与阿波利奈尔共度的青春岁月,或是他那首《诀别》引起她思绪万千:
  我拾起石楠的细枝,
  落叶满地秋光已逝。
  芬芳时日永驻心底,
  我将长久守候于此……
  1956年,她在巴黎寓所中逝世。遵照她的遗嘱,安葬时,她身穿白色长裙,手持一朵玫瑰,胸前安放着一叠阿波利奈尔写给她的情书。这场葬礼仿佛一场暗喻式的婚礼。
论文来源:《财经·视觉》 2012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3/view-2903675.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