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健为雄 | 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记忆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记忆

文:积健为雄

版式设计:湛蓝

  时间未老,儿子已长大。父爱比不上母爱的细腻周全,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也是有限的,但有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父爱如山。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记忆也是简单而平实的。
                        ——题记

出  生

也是一个秋季渐浓的日子,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叫90后。

在孩子出生地的选择上,固执的母亲执意要在娘家生产,“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是她的口头禅。当父亲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他正在部队服役,老家却在长江口岸,只能任由她选择。

在一个普通的医院产房里,折腾了大半夜,启明星眨巴着眼睛,天将蒙蒙亮的时候,一阵风声过后,孩子便来到了人世间。在医生的拥抱下,只“哇”了一声,就开始环顾四周,肤色白嫩,肉嘟嘟的圆脸,手臂和小腿胖得像藕节一样。孩子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喜庆和快乐。

两个小时后,在家人的簇拥下,母子平安地回到了不远处山脚下外公外婆的家。外婆家一大家子人,就开始围着他忙碌起来。

回老家

一个半月后,外公说,嫁出去的女儿应该回婆家去养。此话不假。父亲的假期也到了,便带着娘俩来到了军营。军号声便成了孩子早期听到的音乐。

入冬的时候,父亲接到赴浙江接兵的命令,不得不把母子俩送到江苏老家。途径南京的时候,接应的朋友特里烧了一大碗鲫鱼汤给母亲喝。朋友试着给孩子尝尝,没想到几个月大的孩子竟能吃大半条鲫鱼。

父亲说,等接兵回来,就接你们母子回部队。

可是,接完兵还得负责军训,这是他们最忙最辛苦的阶段。父亲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兑现不了。母亲有点失望,和婆家的人接触太少,方言听不懂。特别是一次孩子发烧,没有经验的母亲执意要连夜送医院,急得全家老少团团转。还有一次,不知孩子学会了爬,竟从床上摔下来,留了不少鼻血,爷爷赶紧买了四周有栏杆的婴儿床。这孩子四个月长了四颗牙,八个月的时候齐刷刷已经长了八颗牙。

因为生活的不习惯,父亲的不确定性。母亲决意要带孩子回自己娘家。毕竟当时父亲的部队离母亲的娘家近些。

等春暖花开的时候,父亲探亲看望母子,孩子已会“咯咯咯”地笑了,母亲说这孩子生活很有规律,不吵不闹,也不哭。

一周岁

十个月的时候,父亲从安徽驻军调到了浙江嘉兴。家里人把母子俩从淮南送到嘉兴。为避免路途劳顿,在苏州的亲戚家里稍作休整。江南的风景不会在孩子记忆中留下印象,但江南的水土滋润过他。

嘉兴的条件相对要好些。前园营区,后院家属楼,一墙之隔。可父亲是基层主官,不能随便离开岗位。每天早晨,当父亲的部队晨训完毕,母亲会准时抱着尚不会走路的孩子来到军营楼下,孩子会仰头喊着楼上父亲的名,这是来给父亲送早饭的,其实没这个必要,部队一日三餐正常得很。也许这是一家人每天可以交流的一种机会吧。战士们戏言“我们谁也不敢直呼你的名,唯有你儿子敢”。据说以后这样的称呼成为父子俩的默契。

转眼间,又到秋天。那一天,父亲正在专心地炒菜。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厨房,叫了一声“爸爸”。当父亲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已回到了房间。母亲欣喜地说,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了。那一天正是孩子的一周岁生日。

一会儿,几个兵叔叔一起来到家里为孩子过生日。在一片欢呼声中,孩子有模有样地吹起了蜡烛。从那天起,孩子断了奶,开始了五谷杂粮。

又分离

学会走路以后,他会跟着母亲到前院看父亲组织部队训练,从那里他学会了立正、稍息、敬礼,很是标准,还会一步一步地练正步。

学会走路的孩子不能离开大人的呵护。父亲注定是帮不上忙的,记得那年春节,孩子感冒发烧引起肺炎,是母亲带着她到医院救治。一年后,母亲为了增加收入,来到扬州一家珠宝行工作。尽管大家给予很大的关照,但母亲总觉得孩子在身边会影响工作,于是骗过了孩子,坐长途汽车把孩子送到了外婆身边。等半夜里一觉醒来,孩子发现又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执意要求回家。外婆无奈,只好抱着孩子满街转,“好——好,去找爸爸,去找妈妈”。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外婆被孩子折腾得不行。其实,孩子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长距离分离和聚散,也影响了孩子母语的系统训练,讲话有点南腔北调。

恰在这个时候,父亲又调防到了上海吴淞。父亲果断决定把孩子接到了上海。从此,不再分离。

上海有了家

来到上海,没有住房就没有家。一开始寄宿在父亲机关宿舍,一日三餐在集体食堂搭伙。每天父亲上班,孩子就悄悄地跟在父亲身后,在父亲办公桌的一角写写画画,不吵不闹,累了会站到父亲的椅背后面舔舔父亲的耳朵,也会戴上父亲的军帽敬个礼,或许孩子是孤单而快乐的。

部队想尽了一切办法,在家属区腾出了一间房安置一家人。打扫干净,涂上白灰浆,阴暗的小平房顿时亮堂起来,添一张床、一张饭桌几把椅子、一个煤气灶,简单又整洁。刚有点懂事的孩子学着父亲,用油漆把刚刷白的一块墙面刷得鲜红。父亲发现后哭笑不得,但没有责怪他。告诉他油漆是用来刷窗棂的。孩子似懂非懂地嗯嗯。这个小窝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

有了家,孩子不能再天天到营区父亲的办公室了。母亲也得出门上班。无奈之际,不足三岁的孩子被提前送进了浪花幼儿园。来到陌生的新天地,孩子既不兴奋也不,拿着奥特曼的玩具,游乐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之间。只是老师说大家都午休的时候,他不愿意睡,一个人坐在边上静静地玩,怎么劝都没用。父亲问孩子为何不睡?第一天孩子反问没床怎么睡?第二天孩子说没枕头怎么睡?第三天孩子回答我不困。从此,他从不睡午觉,却养成了晚上准时睡觉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读小学、上中学、高考、进大学,从没见到他熬夜读书复习。中学之前都是八点就寝,稍大一点都在九点左右休息。

在平淡中成长

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就要结束了,可孩子6周岁上学的年龄还没到。经过再三的努力,终于提前进入了一年级。好在学校就在马路对面,刚上学需要大人接送,没过一个月,孩子说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接送。加上老师又是父亲战友的爱人,两家走得近,住在一栋楼,常常父母没回家,就在老师家里作业吃饭。

孩子年龄稍微小一点,胆子也小,不爱参与小朋友之间的纷争,上课也不喜欢举手发言,至于学习成绩,既不出众,也不落后。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事后想想,孩子不要提前上学的好。

在这期间,部队分过两次房,第一次是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放学回来,孩子也会到新房看装修,也会帮父亲挂窗帘、捣鼓花草之类的盆景。到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提级后重又分配了稍大一些的住房。等装修停当搬入新房时,孩子不知自己已长高不少,下楼梯时,随意蹦了一下,头磕在楼梯的台阶上,吓坏了父母,送医急诊,万幸的是只流了血,后脑留下约半寸长的疤痕,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

小学毕业通过考试进入预定的初中就读。很快两年就过去,自以为到了“炉火纯青”地步的孩子,考取了市中心一所不错的寄宿高中。14岁,离开了父母,独立生活。此时的父亲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父亲所在单位距离孩子的学校很近。临入学前,父母约法三章,每周五放学就回家,但不允许将换下的衣服带回家来洗,必须自己洗干净。第一次放学时,孩子拖了个拉杆箱,先来到父亲单位,等父亲下班后一起回家。父亲问,箱子里装了脏衣服?孩子平静地说,回去再说。回到家,父亲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一箱矿泉水瓶。孩子说,刚开学,参加军训,九月的天很热,操场没提供水,大家买各种饮料喝,喝完了空瓶子就随地乱扔。我就把它收集起来,一毛钱一个还能卖不少钱呢。哦,父亲看着晒得黝黑的儿子,不再说什么,拍了拍儿子还稚嫩的肩膀。以后,父亲或经过学校或下班以后,常去看望,并与老师沟通。老师特别喜欢孩子的懂事。

经历挫折有时不是坏事

当高考成为这一代孩子的必经之路、甚至是必须选择的时候,父母的期望所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此时的孩子只有高大的理想和志愿,其实对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和状态是不甚了解的。特别当意外的情况发生时,孩子是承受不起的。

高考那一年,孩子突然长了一个脓疮严重发炎,导致高烧一个月。而就在那个节骨眼上,孩子又临时调换高考科目。其实,这不是临时长出来的,而是坐久造成的,且已长了很长时间。孩子怕麻烦,没告诉父母。由于寄宿,父母也不知情。孩子上学太早寄宿,其实弊大于利。父亲说,在专业的选择上不强求你,自己定。今年既可选择休学一年,也可选择毕业直接参加高考,但情况特殊,要有两种思想准备。事实上,父亲的话是有根据的。病愈后,虽然参加了高考,但不理想。孩子选择复读,后又参加春考,被三所学校预录取,但他执意要再试一次。经历过挫折,才能够学会珍惜。父亲如是说。

上大学有很多事情可做

第二年,孩子又一次参加高考,无可选择地进了一所上海的本地学校,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在父亲的鼓动下,孩子成了一名园区志愿者。在父亲看来,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对孩子相当重要。待人接物、文明出行、主动服务、口头表达能力和多种语言交流、学习各国的文化等等,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这是那年最炎热的时节,回来后的孩子,后背上有22个被蚊虫叮咬的痕迹,活像一只金钱豹。母亲心痛,父亲不以为然,儿子淡淡地笑笑,只顾告诉父母所经历的趣闻。这就是成长的快乐! 

上大学期间,孩子每周回家一次。自以为长大了,但也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处理的事情。为了接触社会,每个假期都到不同的单位去实习,法院、律所、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专业院所等等。但在毕业后工作的取向上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烦恼,一不报考公务员,二不出国留学,三不考研。孩子耐着性子做选择在等待,在等待中煎熬。那时候,父母倾力购买了身为男孩必备的住房,不久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工作。

工作是立足的基础和保障

以前说在农村,男孩子长大了,家里一定要造新房,否则成家就会困难。不知从何时起,城市也开始为儿子的房子担心起来。在房价日日攀升的非常时期,父母还算有远见,在疯涨之前为孩子购买了新房。儿子考虑到现实,希望父母量力而行买小一点的。可是,父亲说了,尽可能买大一点的。钱不够向银行贷款,慢慢还,要有远见,要有点胆量。儿子说,那我一定要找一个将来愿意和你们一起住的女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