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韵故事 | 张勤光 | 我的茶/闲茶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我的茶/ 闲茶

作者: 张勤光 | 编辑:凤尾

  我的茶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喜欢饮茶并且经常饮茶的群体无外乎只有那些喜欢吟诗作对,谈古论今的文人墨客;那些注重养生,以饮茶为乐的老者;那些沿袭着中国茶道传统,以及素以“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来打发无聊光荫的机关“大闲”们。而如今饮茶或许和我们每个人却紧密相关。饮茶需要布局,对于我们,无须那精致考究的手艺和氛围。

       一只玻璃杯,一撮无名的茶叶,一壶普通的开水,我们拥有的是饮后的回甘,如同人生。“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如此美景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真正欣赏的是“一杯曰品,二杯曰解渴,三杯是饮驴”。一天下来不知可饮几数杯,心中便乐不可支。真正的饮茶族,会从朋友那里骗来些许名茶,邀来好友,支起电热杯,燃起红烛,在音乐高手的伴奏下,静心回味“雪狼喷珠,春染海底,绿满晶宫”,口感喉鼻畅通,满腔清香,不由醺醺然,心中回畅不绝的是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精湛的茶道功夫。

       文士品茗,不独要精心选择名山,名茶,名水,更注重对高士,伴美人。我喜欢独自斟酌,寻那一刹的喉韵,无道一身轻。古人言饮茶要谛限于一杯的“品”,从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种气氛。我却是在半饮中与祖先融合,在心头之中琢磨那怎也捕捉不到的东西,“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雪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茶中自有佳人来,独饮独乐心下悠悠。

       喜欢读茶名,甚于赏茶。虽同样是枝枝叶叶,我们将它们感化,它们报答以温情,于是便有了如诗如赋般的茶名。从“敬亭绿雪,小探寒春;君山银针,雀舌含珠。”名字后代表的不只是它的出身,制造过程或冲泡时的香味,还有那茶农们转嫁它身上的血汗和深情。虽不免将它们划分尊卑,却也无伤大雅。每逢闲来总要遛到茶店,以显茶识,平白叫几个生张熟李的茶名甚是过瘾,一不小心便会出错,张冠李戴,博得大红脸之后,也要摇头晃脑自嘲一番,便换来满堂彩。

       茶如其名,铁观音外刚内柔,佛手喝来春暖花开,楼茶苦口婆心,至于陈年普洱,好比走进无谢堂内,蛛网恢恢,疏而不漏。龙须茶,便如圣旨驾到,五脏六腑统统下跪。

      佳茗,是茶、杯、人一体,三者合一方入真境。无言无语,净心品味,尚不知自己是否得道?

闲 茶

       有一句俗话:闲茶闷酒无聊烟,将烟、酒、茶作了一个绝妙的定论。这里,只一个“闲”字,便已道出了喝茶地雅趣,透出了几分禅悟的味道。

       说起来,喝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过去有一个雅称品茗。这一喝、一品,虽然性质没有根本之别,但方式和韵味却大相径庭。喝茶,容易让人想到的是豪饮。上山打柴,下田劳作,为解渴需要,当然是大碗喝茶。各家各户必备大茶壶、大茶碗。如此,大碗饮茶如大碗喝酒,但豪情万丈中似乎难免鲁莽的痕迹,因为要像唐诗人卢全一样连饮七碗,而又能洒脱地写下“七碗茶诗”的人从来没有。

       这样,就有人将喝茶又叫“吃茶”了。功用和目的明确,自然谈不上多少茶趣。

      真正的茶饮是大有讲究的。从造茶、选茶、到灸茶、煮茶、饮茶、乃至茶器茶具,煎茶的水,煮茶的火,无一能够随便。早在唐代,一位名叫陆羽的便撰《茶经》,对茶叶的生产、制造、茶具的制作、使用和烹茶的技艺、要求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并且,从理论高度和人文角度分析总结了从汉到唐的茶事经验。这位心性淡泊、不求仕达、一生闭门著书的“怪人”,倾心茶的研究,将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茶饮,提高到了一种难得的文化程度。从此,喝茶不仅成为人的饮食需要,而且成为超出物质生活之上的一种精神需求,一种文化享受,一种高雅情趣,一种理性意识和修身养性的自我修养过程。

       也从此,喝茶而不在“喝”与“饮”更在于“品”上了。功夫都用在了茶外,茶成了一个道具,喝茶的过程成了一个悟道的过程。

       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家学派都加盟进入了茶饮中,谁都不甘寂寞,竞相以自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介入茶文化。

       而一批文人雅士,更把茶饮推进到难得的艺术高峰,他们喝茶,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相伴,注重环境、氛围和人品,追求情趣与意境。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盏尧臣“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陆游“堂空响旗子,盏小聚茶香”等等,都是这样的生动写照。明代,更有一位文士,提出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该是将茶事发展到了一种极致,这有点像日本的茶道了,形式占居首位,真正的喝茶倒在其后。

       凡此种种,要将茶喝出不一般的滋味来,谈何容易……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茶成为中国最传统最大众化的饮料,千年以来,上至皇帝、嫔妃、大臣,下至文士、商贾、农工,哪个不饮,且将茶喝得各有其趣。

作者简介

  张勤光: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南里岳乡文化站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排版:绿腰  强哥   ETA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一池萍安  一心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