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共读中,我们了解到,晚年的托尔斯泰终于下定决心离家出走,尽管在途中他得了重病,并与世长辞,但托尔斯泰收获了内心的安宁。 1822年,歌德生了一场重病,连日的高烧让他身体再也难以支撑下去,有时候即便到了黄昏,他也依旧昏迷不醒。 他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无计可施,于是建议歌德到玛丽恩巴德去疗养。 玛丽恩巴德素来以温泉疗养出名,没想到歌德一到了那里,身体就很快得到好转。 不仅如此,他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和年轻人一样。他重新去到了已经多年没有涉足的舞池,和年轻人一起跳舞。 歌德自认为,在他身上那种关于老人的刻板禀性,因为他来到神奇的疗养地,而不复存在了,他感到自己正在被爱包围,心灵也在逐渐开始复活。 特别是当他遇到19岁的女孩乌尔丽克时,本已经到了晚年的歌德,似乎一下子变回了年轻时那个情窦初开的男孩。 从此以后,只要听到乌尔丽克的笑声,74岁的歌德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取下帽子丢开手杖,跑着下台阶去迎接可爱的乌尔丽克,他像一个年轻男子那样,在乌尔丽克面前大献殷勤。 于是,注定没有结局的荒唐爱情闹剧就此开始了。 不久之后,歌德甚至还秘密拜托一个长者,去向乌尔丽克的母亲替自己求婚。毫无疑问,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结果。 接着,乌尔丽克一家人从玛丽恩巴德搬家去到新的地方卡尔斯巴德,歌德没有放弃,也去到了这个地方。 但是,不管歌德对这件事抱有多么热烈的态度,也依旧等不来对方的任何回应,他明白自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离开的那天,乌尔丽克和她的妹妹一起来匆匆为他送行,这一次的分离,让歌德开始思考自己的这段情感。 歌德开始问自己,乌尔丽克真的会爱他吗?自己的家人会容忍这段婚姻吗?世人会嗤笑他吗?随着年岁的增加,即便是他们有幸能在一起,他们又能走多远呢? 最终,他选择了放手,并把自己关于爱的烦恼,都全数毫无保留地写进了一首诗中。 事实上,这是歌德第一次在自己的诗篇中袒露自我情感。 歌德本是一位善于克制自己的人。 在歌德的少年时代,他就懂得开始隐藏自己的情感。青年时代,他学会了克制情感。 就算是表露自己的情感,他也小心翼翼。 没想到在老年的时候,他却开始坦承自己的情感。 这是五十年来,歌德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内心有激情在流淌。 因此,他觉得这一天,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转折点。 离开乌尔丽克的那一刻,歌德在马车上,久久都没有说话,同行的仆人,只看见歌德在休息时,就会匆匆写着一些字句,但他们并不知道,歌德在写些什么。 但到了第二天,歌德已经可以奋笔疾书,只是那时候,连歌德自己都不知道,他正在和自己的过去诀别,开始新的起点。 而当歌德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他写下的关于《玛丽恩巴德悲歌》的草稿誊写下来。 他把自己内心的触动写了进去,因此一开始他不想要任何人看到,甚至把他誊写的本子放在了十分隐秘的地方。 他度过了一段容易暴怒,且闷闷不乐的日子。 后来,这首诗歌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即便是这样,对于歌德来说,这些如同圣物一般的诗歌,需要他好好守护。 随后的几个月,歌德的身体又开始出现毛病,在他身上那种重返青春的健康感觉不再了,他回到了老年人该有的样子,甚至让人觉察到了他衰竭的样子。 他似乎到了濒临死亡的时刻。 这时候,一位旧友发现了歌德的异样,决定念《玛丽恩巴德悲歌》给他听,歌德听到悲歌中的句子,重新获得了力量。 奇怪的是,这首诗明明是在歌德被刺痛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如今听着这首诗却让歌德获得了治愈。 慢慢地,歌德终于接受了他这段不会有结果的感情现实,他回顾自己前面几十年的作品,他决定把过去的作品重新做一番整理,于是签订了出版全集的合同。 他开始把对乌尔丽克的全部感情,转移到了他的工作上。 因此,在歌德八十岁以前,他完成了作品《威廉·迈斯特》,八十一岁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继续他的毕生主要作品,《浮士德》的创作。 等到《浮士德》完成,离他告别爱情那天已经过去了七年。 对于歌德来说,《玛丽恩巴德悲歌》和《浮士德》,在他的心里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前者是他情感寄托,后者则是他事业的终点。 对于歌德的这件轶事,评论家们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由这段经历为出发点,写成的《玛丽恩巴德悲歌》成了歌德一生的转折点。 ![]() 因为从那一刻起,歌德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的痛苦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在《玛丽恩巴德悲歌》中,歌德说当自己痛苦得难以言语时,只能向天主倾诉烦恼;他也说自己心中的郁闷情绪,包括了懊丧、自责和后悔;他甚至说肉体的疼痛还有药治,唯独精神缺少意志和决断。 而茨威格更是对歌德的这段经历,做了一个完整的概括。 茨威格说:“歌德把与爱诀别的日子,作为分水岭,作为难以忘却的内心转折的瞬间,它立在情感的两个领域之间,最后的欲望和最后的断念之间,开始和完成之间,通过令人心悸的哀诉变为永恒。” 从歌德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人光有天赋是不够的,除了天赋,还需要后期的勤奋。 在歌德的晚年,他依旧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才有了传世之作。 ![]() 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人对待感情的态度,陷入一段感情的两个人,是否幸福,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亲近之人的态度,适当地参考家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根据个人的喜好,固执地前行。 歌德用自己的经历,教会我们,一个人不应该被恋爱冲昏头脑,即便是正在恋爱,也不能忘记继续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傅雷,在给他孩子傅聪所写的家书中,傅雷提到了他自己对恋爱的态度。 傅雷说,即便是恋爱,也不能忘记在学问、艺术、和真理方面下功夫。 爱情和事业,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界限。一个人一旦只知道沉迷在自我情感中,除了自我烦恼,自我苦闷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如果可以把握爱情和事业的合适界限,那对自我完善也百利而无一害。 我们的一生中,要警惕把任何人当成我们自己的一切这个想法,因为一旦这样,我们就容易对他人形成依赖,从而让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更加平和地立足,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不遗余力地养成自我独立。 ![]() 养成自我独立的过程,是扩大我们自己世界观的过程。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渐渐开始明白,在诺大的宇宙中,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栗。 事实上,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再专注于自身的情感问题,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也就扩大了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