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外篇‖034.太极推手的“两把尺子”

 潜真道人 2021-01-29

番外篇‖034.太极推手的“两把尺子”

在关于太极推手的各种对话中,个人感觉,最难的,是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即使是对同一个概念,也有不同的认识。
比如说,“松”。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这反而好区分。难的是,都说“松”,你说的,和我说的,可能是两个概念。
做个比喻,提到“火车”,蒸汽时代的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喷着蒸汽冒着火星子的钢铁巨兽,但当代的中国人在第一时间里想到的可能是“和谐号”和“复兴号”。提到“火车很快”,蒸汽时代的乘客脑海里出现的肯定不是时速超过350公里的“复兴号”。所以,都说“快”,大家心里想的可能是两个概念。同样,都说“松”,都说“推手”,大家想到的,一般都是自己师父或者听到过的其他高手的样子,并以此为圭臬,建立自己的标准。
在这种标准下的讨论,常常是徒劳无功的。两个看似意见相同的人,等见了面,搭了手,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2015年春节前,“天宫道场”部分学员合影】

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大家都基本能认可的标准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觉得对的,才是“对的”。
在这方面,我自己是有一个标准的。
这个标准,就是“两把尺子”。
第一个,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也称《张三丰太极拳论》。这个拳论,一般练太极拳的都认可,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吴、杨一家,都以张三丰为祖师,并认可这个拳论。武禹襄、李亦畬的拳论非常高明,但也是来自对这个“老拳论”的阐发,一脉相承。所以,我个人的判断是,符合这个拳论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比如:“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第二个,是《老子》,也就是《道德经》。恐怕没有人不认可太极拳是道家的拳术,既然是道门的东西,就应该符合《老子》所说的道理。太极拳的核心是“以柔克刚”,《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这个道理,也是太极拳、太极推手应该遵循的核心原理,如果背离了这个核心,在我看来,那就是错的。

【马长勋老师在放风筝】

有些读者经常发来一些视频,问我是真的还是假的,对的还是错的。对此,我一般不予置评。我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两个,其实你自己对照一看,就知道我是什么看法了。
观点不同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不同,这个世界才变得有趣。有的人有“秘籍”,有的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拳论”,反正自己高兴就好。至于谁学了去,那都是各有因缘。这些都很有意思,也很有趣。
快过年了,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这一定是大家都希望的哈。所以,恭祝大家——
新春吉祥,庚子大吉! 

2020年1月17日

【网络图片】

附:近期文章链接

新视频‖001.龙飞师兄推手表演并讲解

新视频‖002.马春敏老师练拳推手心得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30.李文杰先生论太极拳

番外篇‖031.远去的那盏灯——鲍全福老师的故事

番外篇‖032.一次完美的错过

《南湖太极歌》(黄岳年)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36.“吴式拳”为何叫“杨式小架”

传习录‖37.为什么说“吴式拳打不了人?”

传习录‖38.太极推手不是角力

潜修集‖061.有意无意朝天宫—— “长江行”第33天

“长江行”有你更精彩

潜修集‖063.无名居处道气浓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