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大家出入公共场所,都要被“打一枪”。 很多人还会特意看看自己的体温是多少…… 而经常关注自己体温的人就会发现: 自己的体温,没有一次是正常的37℃: 前天测温36.8℃ 昨天测试35.4℃ 没想到有的还被测出32.4℃ 好好的一个人,现在说“凉”就“凉”?这要从我们的标准体温说起…… 一、37℃标准体温,谁说了算? 37℃的标准体温,是从哪来的?这要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 1851年,有一位名叫温德里希的医生,对数万人进行了百万次的腋温测试后发现,体温可随昼夜变化而波动,人均标准体温是37℃,只要超过38℃就是发热。 当时一位名字叫卡萨德瓦利的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他认为人类保持恒温37℃可能是为了抵御“恶性”真菌感染,恶性真菌一旦侵入人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而大多数真菌频繁活动的温度是-4℃-30℃,超出这个温度范围,它们就难以生存。 那么,为啥我们每天测试的温度,都比37℃低呢? 二、为啥体温总低于37℃ 后来,有专家做了更加严密的医学测定,发现人体不同的位置,温度是不同的。 人体在静止状态的温度,一天之内也是有变化的。 早上6-7点的体温最低,晚上5-7点的体温最高,但是波动不会超过1℃,而且运动、饮食和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 现代医学对发热也有了一个更准确的标准。 三、回不去的37℃ 199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历史学教授Philip Mackowiak提出,温德里希医生使用的温度计测量的值并不准确。 教授指出,只要温度计稍微离开受测物体表面,温度就有很大的影响,最大的误差竟然有2℃。 而在今年的1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指出,20世纪至今,大多数关于体温的研究都不支持37℃这一观点,被论证最低的人均基础体温是36.6℃。 ![]() 是测量方式的差异、体温计的误差,还是人种或性别的差异?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则更倾向于认为,体温是“自然”下降的。 为了证实这一观点,他们收集并分析总共677423个人体温度测量数据,调整了年龄、身高、数据采集时间和方式等影响因素外,得出了结论:性别、体重、年龄都会影响体温,但出生年代影响的程度更大。 21世纪出生的男性平均体温比19世纪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21世纪出生的女性平均体温比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女性低0.32℃。 不论人种如何,体温下降的趋势相同。 ![]() 这也验证了之前的结论:人类体温在逐渐“自然”下降。 目前,体温下降的根本原因还没明确。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跟代谢率降低或能量消耗减少有关。 另外,环境温度和基础体温差异过大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但如今暖气、空调等已经覆盖大部分人口,现代人长期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导致能量消耗较之前减少。 四、体温下降,免疫力也降低了 ![]() 体温下降,对于人类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体温下降会影响人体基础代谢和免疫力。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率会提高13%,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体温升高后,血流速度会加快,有助于白细胞更迅速地发现体内的异常情况,把病原体消灭掉。 ![]() 但是,一旦体温降低,血流速度就会变慢,白细胞容易放松警惕,失去了工作动力,人体就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 不仅如此,白细胞的“失职”,还容易“放过”癌细胞对人体的侵袭。(健康的人体内也会有癌细胞) 在体内不断壮大的癌细胞会逐渐繁殖、演变,最终变成肿瘤。 科学家也曾表示,体温每下降1摄氏度,免疫力就会降低30%。 免疫力一低,病毒、细菌、癌细胞都会入侵,包括此次的新冠病毒。 ![]()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生活条件好了,医疗科技也进步了,体温的变化或许就是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过程。 其实不只是体温,人体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科学家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人体开始变凉了?正常体温已不再是37℃.健康时报 [2]真的不是37℃了,多项研究发现人类体温一直在下降.DeepTech深科技 编辑:小谭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在线(微信号:familydoctor-online)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