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电脑、网络、ipad、手机,都是工具。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今天一个家长跟我说,自己孩子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与电脑、ipad 相处。人可以更好的使用工具,同学们在日常线上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外,还能学到什么? 我做了一个总结,线上课程期间,同学们至少可以学到这三项技能! 不做键盘侠——线上礼仪学生们平时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社交和游戏。这些功能都可以称之为娱乐功能,而非学习功能。娱乐功能是非正式的,是自由的,但是学习功能是正式的,是有规矩的。 所以,在线上课程,同学们可以学会的第一项技能是:掌握基本的线上礼仪。 1.课前问好与课后再见。 凡事要有始有终。现在课前的问好,基本都是学生签到的序号,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课前问好了。但是,我注意到,一节课结束后,往往是以老师关闭直播视频为终点的。学生们很好会像在校那样,说一句:谢谢老师,老师再见。我想,这句“谢谢“与”再见”,学生们还是应该重新说出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礼节。线上线下通用。 2.课中莫刷屏。 课中的刷屏,主要一些学生重复性的字符,例如”23333“,”haaahaaa“。在留言板上占据三四行的位置,让老师不能够及时看到其他同学的有意义的回复或者提问。 3.课中莫闲聊。 课中闲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斗图;二是两三人就一个问题反复讨论。 斗图肯定不可取,要禁止。就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应该放到课下询问老师,而不是在课堂中间反复纠缠。 要知道,课中的闲聊,其实跟教室上课传纸条说小话是一样的,都是在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 4.课中留言莫语音。 现代优秀网民提起来语音,基本态度都是说“不”。 我看到有些学生,在上课中间提问的时候,直接发语音。 在线上课程中,语音提问是无效的,老师这边正在占用音频输出信号,总不能停下讲课,听你的问题吧。其次,其他同学也不能中断与老师的信号,听你的问题吧。 所以,有效的提问,一定是文字形式。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能听到。 能文字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要用语音。这也是基本的线上礼仪。 5.留言要敬称。 这是在线交作业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好多同学上传作业的时候,备注写的是“好的”,“交了”,“写完了”……这种非正式的、命令式的语言。 而正确的备注应该是:今日作业已完成,请老师批改。 面对面交作业时,我们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再结合相应的背景环境,同学们交作业时,直接说一句”交了“不会产生什么不愉快的体验。 而文字的交流是纯粹的,所以,面对老师、长辈,以文字形式留言时,请用敬称。这是礼貌,更是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都要频繁使用的基本礼仪之一。 学会交作业——办公技能线上作业的提交,也在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 1.文档编辑技能。 初中生,有些作业的完成已经需要PPT和word了。所以,文档编辑的功能,在线上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一次一次的提交作业,我肉眼可见地看到同学们文档编辑能力的提高。越来越有范儿。 2.图片上传技能。 别看手机使用最多的功能是拍照,其实学生们在使用照片上传功能时,也是有问题的。
下次在上传图片功能时,先检查一遍,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几点。 3.文件命名技能。 这个技能虽然不起眼,但是学生们在最初使用时,很少有同学注意到这个问题。 当老师将学生的作业下载下来时,发现文件名称全是乱码,分不清楚谁是谁的。 所以,对于自己的作业,要有“版权意识”。
这样老师在查看作业时,就非常清晰了。 要知道,网上交作业,切忌以自己为中心,否则上传到网络这个巨大的资源库之后,就找不到原物的主人了。所以,命好名称,非常重要。 4.在线协同技能。 有些内容的完成,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所以,学会使用在线协同技能,非常重要。 这个功能本身并不难,但是非常讲究素质。基本的素质有两条:
你有没有做到呢? 除此之外,还有打字速度的提高,打印机的连接与使用等等。 同学们在线上课程中每日使用的办公软件技能,是会终身受益的。 亲手理资料——归纳整理在校上课时,任课老师都会要求同学们准备各个学科的笔记本、文件夹等。这是想让大家学会归纳与整理。线上课程雷同,各科老师,都为大家准备了不少的知识资料与练习题目。 学会使用电脑,将各科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非常重要,这个过程能让你在回顾时,方便快捷。 给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整理思路。
通过一层一层的文件夹,按照序号排名的文件,双管齐下。与此同时,你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更多更广的相关资料放进你的文件夹里。形成你的海量知识库。 通过分类、归纳、整理,学生们就能更快的查找所需资料,才能做到方便、快捷、高效,才能真正成为工具的主人。 现阶段的有些知识,将来的生活,也许会用不到。 但是通过线上课程,掌握的技能,将来一定会用到。 这些技能,你学到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