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言片语(132)南宋元龙泉窑八卦纹奁式炉残片标本

 你我入画 2020-03-16

        南宋龙泉窑创造性的发明了石灰碱釉,代替过去使用的石灰釉,从而使得用较少的施釉次数,就可以获得较厚的釉层。从而简化了南宋官窑发明的多次施釉,多次素烧的方法,不仅使青瓷呈色更加青翠,更使其“釉汁莹润如堆脂”。从而烧性的烧出了色如翡翠的梅子青釉,使龙泉青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南宋时青瓷工艺上的主要变化是薄胎厚釉,装饰手法以印、贴、堆的方法代替刻、划方法。在胎骨上增加厚度而不损伤胚体,凸出的纹样施釉后,釉在高温烧成时产生流动,使纹样的凸起部分显得更加清楚。

        元代龙泉窑青瓷瓷器胎体厚重,分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种。黑胎青瓷是生产的仿南宋官窑黑胎青瓷的作品,鉴定特征和南宋官窑相似。白胎青瓷则氧化硅含量降低,氧化铝和氧化钾钠含量提高,胎色白中带灰。釉呈青黄色,但已无法烧出南宋时期的梅子青色;装饰常采用模印、贴塑、镂雕等工艺手段作装饰,以追求图案美和造型美元代龙泉窑釉色灰青,釉质厚润,瓷器有开片纹;元代龙泉窑青瓷瓷器口沿及足根沿无釉,呈“烧窑红”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