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卜梅花预测术之邵雍《渔樵问对》白话解(七)无愧于心

 站长带你飞 2020-03-16

原文(七):

渔者谓樵者曰:“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廉让之 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

三王,尚行者也;五霸,尚言者也。尚行者必入于义也,尚言者必入于利也。义利之相去,一何如是之远耶?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行之于身,不若尽之于心。言之于口,人得而闻之,行之于身,人得而见之,尽之于心,神得而知之。人之聪明犹不可欺,况神之聪明乎?是知无愧于口,不若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若无愧于心。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既无心过,何难之有!吁,安得无心过之人,与之语心哉!”

站长白话解:

渔夫说:“治理天下,百姓必然崇尚行动;天下将乱,百姓必然崇尚言论。崇尚行动,则诚信之风盛行;崇尚言论,则诡诈之风盛行。治理天下,百姓必然崇尚仁义之理;天下 将乱,百姓必然崇尚利益。崇尚仁义,则廉洁谦让之风盛行;崇尚利益,则争夺之风盛行。

夏商周时期,百姓崇尚行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姓崇尚言论。崇尚行动必然重视仁义,崇尚言论必然重视利害。仁义与利益相比,相差到底有多远呢?

言出于口,不如行之于身,行之于身,不如尽其所能。言出于口,人是听到的,而行动于身,人是看到的;若能尽其所能,天上的神明也能感知。人是聪明的,不可欺骗,更何况神明呢?所以无愧于口,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无愧于口易,无愧于身难;无愧于心更难。既然能做到了无愧于心,还有什么可怕的!哎!再者讲哪里能找这种无愧于心之人与之交心畅谈呢。”

站长分享:事世多变,唯人未变,若初心未改,无愧于心,坦荡做人,何忧之有,何虑之有。

知卜易社,梅花预测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平台

本文发布自“站长带你飞”平台,版权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