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分别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名。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是讲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和“羞花”则分别是说貂蝉拜月和贵妃醉酒的故事。 其实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美女如云,可为何偏偏推她们四位为四大美女呢? 历史,历史,归根结底,还是逃不脱“政治”二字。 西施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弱点,被挑选出来经过系统培训的美女间谍。相传西施本是一个浣纱女,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 果然西施一送到吴国,“美人计”便生效了,致使吴王夫差整日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给了越国反败为胜的机会。可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成为千古之谜。传说,西施在吴亡后和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过起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而范蠡则弃官遁世,自号“陶朱公”,迎娶了白富美并三次经商,又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财神爷。(关于范蠡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我们以后详谈)还有一种说法,西施在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 王昭君,原为汉元帝时期的汉宫宫女,为江山社稷自请出塞与匈奴国的单于和亲,这一举动,使得匈奴和大汉王朝和好长达半个多世纪。实可谓“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传说中,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美称。 貂蝉的故事,大家就更加熟悉了,《三国演义》中的“王允巧施连环计”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遂被王允收为义女。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之貌了。 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王允设下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面上把貂蝉献给董卓。当时,吕布英雄年少,虎牢关前力战三英,有万夫不挡之勇。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这一员虎将,便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貂蝉就此周旋于二人之间。 吕布眼看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的下落也是一个谜,传说中有三个版本。一:计谋成功后,貂蝉便功成身退;二:貂蝉真的倾心于吕布,后面一直跟随其左右,最后于白门楼一同赴死;三:董卓死后,跟随吕布,吕布死后,被曹操霸占,后来屯土山约三事关公降汉后,曹操献于关羽,被关羽拒绝,便有了“关公月下斩貂蝉”的传说。实可谓“帷中敌国笑中刀,纤手能将贼命操; 虽是司徒施巧计,论功首属女英豪。” 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 其时,杨贵妃宠冠六宫,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美誉,又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四川的路上,在陕西兴平马嵬驿发生兵变,无奈被玄宗赐死于乱军之中,葬于马嵬坡。实可谓“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又可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追本溯源,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帝制王朝中,可怜的花容月貌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最终薄命女偏逢薄命郎,沦为了帝王权术的政治牺牲品。 但也感谢这些巾帼佳人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故事与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