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中医拍打是“不可不通”的解决方案。 经脉,是指身体的经络和血脉,也就是气血供给系统,也就是身体每一个细胞的代谢体系,也就是现代医学里的微循环系统。 中医拍打后的身体觉受,也是拍打后的身体反应。我们要对这些身体的觉受反应有充分的认识才不会无知的担心害怕,因为这些身体觉受会类似“病症”的反应,这也是中医一直强调的“排病反应”。 需要我们树立一个正观点:中医拍打不“治病”,而是“排病”。 西医“治病”是以成功阻止了“病症”产生的身体觉受为标准,就是“不疼了”、“不发烧了”、“不咳嗽了”、“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等为“救死扶伤”的标准。 中医“治病”是以身体恢复自愈能力和器官恢复功能为标准,所以中医师看“出汗了吗”、“拉肚子了吗”、“呕吐了吗”等以证实其疗效,是看造成表症的“风、寒、暑、湿、燥、火”六邪被排出身体为“健康”的标准。 中医拍打的有效性看在拍打过程中,“病邪”是否被排出体外,在拍打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身体的内外觉受反应,以证实其有效性。这种觉受分括身体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两个方面,整体反应产生主要为局部拍打对全身状态的改善效果,局部反应体现在对拍打部位皮肤、肌肉、经脉甚至更深层次部位的影响。 中医拍打的主要整体觉受反应: 人体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排出病邪:出汗、呕吐、大小便,就是中医讲的解表和排毒。中医拍打对全身的整体有效性主要看是否出现这三个身体表现,同时是否感受到身体的舒适、轻盈、心情愉悦和情绪释放等,包括一些外感冷热的感觉。如果有这类现象,那么说明你的中医拍打起到有效作用了。 中医拍打的主要局部觉受反应: 酸: 风、湿、寒等外邪淤积导致局部气血供给不足。 麻: ①暂时的某部位堵断造成供血不足。②神经系统的生物电效应。 肿胀: ①局部气血堵塞,造成水肿产生积液。②拍打时胀是因为气血障碍还没有出现痛;拍打后肿胀是局部气血代谢失调。 痒: ①气血不通想畅通的现象,气血在打通不通畅的地方,还没有打通。②新鲜气血供给进来后,新的细胞和组织开始生长修复,类似伤口愈合。 中医拍打的其他觉受反应: 出疹:通过皮肤“排毒”。 头痛、眩晕、失眠: ①脑供血不足,气血活动出入所致。②拍打时的头晕是脑部气血供应不足导致。 饿: 身体自我调理开始要求补充能量。 体味加重: 身体在排出死亡的细胞和“毒素”。 皮肤表面白色粉末: 皮肤表面排除西药药物残留的化学结晶体。 中医拍打强调“有效的拍”,无效的拍不是中医拍打。 拍得有效,身体的上述觉受反应就一定会出现,如果拍得皮不疼肉不痒的,真还不叫拍打,小雨过地皮湿是没有用的。中医拍打不赞成过量的拍打,中医拍打更不去追求拍得鬼哭狼嚎,中医拍打是一种很舒服很放松的拍打。我们一直强调把自己拍得舒服、拍得有效才是最好的,当然拍的好也可以拍得不疼舒服而有效,可以通过中医拍打的学习和练习让自己的拍打更有效。 中医拍打需要不断的进行拍打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六小时禅拍是中医拍打的实践地,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中医拍打课程致力于中医拍打的实践总结,帮助您来学习这样的实实在在的、简简单单的、有效的中医拍打方法。 *撰稿 | 裴城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六小时禅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