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拍打 | 论拍打中的排病反应

 悦来阅好吧 2022-01-26

Image

Image

中医传统拍打

六小时禅拍

 排病反应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排病反应是传统拍打中遇到最大的难题。

首先,分不清楚身体的症状是“生病”了还是“排病反应”,普遍的认知是有症状就是“有病”,我们认为有病是“有症状,无精神”,排病反应是“有症状,有精神”,这里有个难点,身体的不适就会影响精神状态,确定精神状态是没有指标和数据标准的,单凭自我感受有时不易区别。

接受传统拍打的调理,是按照疗程来的,也就是拍打的时间,一般情况以10小时为一疗程计算比较方便,通常一至二疗程就会出现排病反应,有的更快。

人体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排出病邪:出汗、呕吐、大小便,就是中医讲的解表和排毒。传统拍打对全身的整体有效性主要看是否出现这三个身体表现,同时是否感受到身体的舒适、轻盈、心情愉悦和情绪释放等,包括一些外感冷热的感觉。如果有这类现象,那么说明拍打起到有效作用了。

排病反应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例如肺病,多为咳嗽,吐痰,有哮喘病拍打后会24小时不停咳嗽咳到崩溃的;抑郁,连续吐痰一礼拜更是常见;情伤,吐血几个月也见过。跺脚,导致腿部瘙痒得无法自持;头部流脓生疮的也有之;胆结石排放导致胆汁反流的;肾病,而尿血的指标大幅异常的;包括呕吐、发烧、疼痛、酸胀、腹泻、耳鸣等等数不胜举。上述这些都是实例,真是无奇不有,这就是排病反应之难点。

要理解排病反应,很难,人都需要舒服,而不是不舒服,中医说“玄冥不出,大病不愈”,排病反应是排除体内代谢垃圾的过程,垃圾倒清了,身体清爽了,病就去了。道理讲得通,遇到自己身上,问题就难了,各种对病症的恐惧就来了,无法自持,而且几十年的垃圾不是几下就清理的干净的,反反复复啊。

所以,喜欢拍打的,一定要把排病反应理解清楚,特别是传统拍打师,自己明白还不够,还需要能给客户讲清楚。如果对拍打后出现的排病反应不理解,客户很难有所坚持,还会对传统拍打的方法产生质疑。而西医的一刀切,有麻醉减少疼痛,有神经阻断药物缓解症状,大幅度减少了不舒服,更能让人接受,起码表面上看是“病好了”。

病要除根,身体上的排病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在拍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拍打减轻其症状的表现,这是需要拍打师的功夫,因此,培养一位职业拍打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无论是采用何种治疗调理身体的方法,排病反应出现才意味者身体开始向健康转变,这是一个变化的结果,不变化就不会有新生,是辩证法。身体的改变是一方面,心性的改变才是“治病”的根源,传统拍打在中医调理上是难得可以身心同调的方法,接触到传统拍打的你,在遇到排病反应之时,请正念以对,坚持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附录:传统拍打后的排病反应释义:

出汗: 皮肤毛孔打开,协助肺部排出湿寒,代谢开始正常。
呕吐: 排出胃部不能运化的食物残留。
大小便: 排出宿食、宿便和主要的无法运化的积液和代谢残留物。(排的越多,大小便的指标会异常偏高)

咳嗽: 排放功能,主要排出肺部的寒气和湿痰。
吐痰(流涕): 湿气化痰,上行至喉部会引起嗓子发痒,多时可以吐出3斤痰,持续数周。
打嗝放屁:身体排出浊气和废气。

发烧: 身体免疫的应激模式,主要为了加强排除湿寒和对付病毒病菌,会持续2到7天,超过39.6度建议采用物理降温。
抽筋: 经络不通导致筋膜的收缩反应,例如“寒湿”顺着经络下行时引起腿部抽筋。
出疹:通过皮肤“排毒”。

疲倦、嗜睡、气脉跳动: 身体进入自我修复状态,需要休息。
头痛、眩晕、失眠: ① 脑供血不足,气血活动出入所致。② 拍打时的头晕是脑部气血供应不足导致。
饿: 身体自我调理开始要求补充能量。
体味加重: 身体在排出死亡的细胞和“毒素”。
皮肤表面白色粉末: 皮肤表面排除西药药物残留的化学结晶体。

外感凉和“冒寒气”:局部气血运行带来的气血动能关系引起的热量交换和吸热物理效应,例如腿部气血重新运行开始吸收周围热量,就感觉一条腿很凉。

情绪释放:主要表现为流泪。包括哭、笑、喊叫等过程。
传统拍打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情绪释放,情绪释放多数是悄声无息的,也有少部分情绪激动,主要特征是无缘无故的自发释放行为。传统拍打中不追求必然的情绪释放效果,讲究无为的自主释放。

表症加重:中医的“气冲病症”反应。
这里有一个概念:“病症”的表症反应就是身体和外邪作战的外显结果,也是“排病”的结果,反应在身体感知上我们认知为是“生病了”,而且根据现代医学的概念给症状分类,分成了病症的专科。
另外,传统拍打会快速地引发原”病灶“的表症反应,呈现症状以及病理指标异常 。
例如:高血压的超高血压指标异常。
        皮疹反反复复的发作。
        哮喘不断的咳嗽。
        尿检、血浆指标异常超标。
         ......

“疼痛”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痛”产生在于 “不通”,表现为气血的滞阻,通俗的讲就是由于微循环代谢不畅通,死亡的细胞(包括红细胞、淋巴细胞、肌肉骨骼组织等等)不能被代谢走,就被瘀滞于皮下、肌肉、脏器甚至骨骼的一些空隙中。拍打的物理效益产生“疼痛”的感觉,这个“疼痛”泛指包括“酸、麻、胀、痒、肿”等等不同的皮肤肌肉脏器感受和皮下“出痧”反应:

痛: 气血不通,滞阻于脏器、肌肉、骨骼、皮下而不得出。
酸: 风、湿、寒等外邪淤积导致局部气血供给不足。
麻: ① 暂时的某部位堵断造成供血不足。② 神经系统的生物电效应。
肿胀: ① 局部气血堵塞,造成水肿产生积液。② 拍打时胀是因为气血障碍还没有出现痛;拍打后肿胀是局部气血代谢失调。
痒: ① 气血不通想畅通的现象,气血在打通不通畅的地方,还没有打通。② 新鲜气血供给进来后,新的细胞和组织开始生长修复,类似伤口愈合。

出痧:皮下肌肉毛细血管的死亡红细胞排出。“痧”是血脉微循环中已经死亡的红细胞被拍出呈现于皮下的淤青和红紫,有点类似皮下出血的视觉效果,是毛细血管中死亡的红细胞(死血)被拍打后排出,方便被再次代谢。(这时,有人会误解为“拍坏了”,还有人误解为这就是拍打的效果,就在拍打中追求“出痧”的表面效果,这两种认知都是不科学的认识。)
“出痧”后,实践经验是继续拍打,淤青的痧点会很快被代谢消失。


*图 | 网络

*文 | 老裴

*@六小时禅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