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粮食普遍涨价到10元一斤,会有什么影响呢?

 乐康居 2020-03-16
  1. 现在粮食价格差异很大。普通稻谷和小麦的价格一般在1~1.5元之间,但是我们日常可以购买到的大米一般会在2~3元之间,而包装精美的品牌大米能够卖到4~5元,甚至10元。但多数利润是被中间流转环节赚走了,实际上农民的到手收入仍然很低。

  2. 很多农民一年的收入主要靠种粮,但是粮食的价格普遍涨幅不大,如果能翻7~8倍,达到10元一斤,农民的收入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了。

  3. 不过问题解决起来不是这么简单的。粮食价格有什么决定的?社会无差别的生产时间决定的。现在我们很多粮食的种植和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大大降低。以前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通过联合种植收割机械就能够做到了,非常简单方便。

  4. 但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对农民种粮也实施了种粮补贴,同时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可以说是国家在贴钱保障粮食的价格。

  5. 实际上,如果我们大量进口国外粮食可能成本会更便宜一些,能够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但是,粮食生产保得不到保障,一旦受到经济冲击或国际限制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委内瑞拉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说,粮食安全重于泰山。国家要求要确保粮食能够实现自给。

  6. 如果粮食上涨到10元一斤,几乎相当于我们日常买到的大米涨到了20元一斤。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品牌效应或者消费价值,大家会很自然的不去购买,而选择更便宜的进口大米。这样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自己吃。

  7. 如果国家限制外国大米的进口,就会造成国家内部粮食价格飞涨。因为我们的粮食产出也有很多是用作饲料的,这样相对而言,我们的肉禽蛋奶都会涨价。而粮食消费作为最基础的消费,低收入人群会最先受到影响。国家又得想方设法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而企业没有相应的利润,只会大量倒闭。倒闭之后又会造成大量失业,以及影响国家税收。所以,只会产生恶性循环。

  8. 有人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以政府保护价10元进行收购,然后由国家以低价销售。这实际上就是国家的变相补贴了,这样会造成通货膨胀。每年我们国家粮食产量是5~6亿吨,要按照10元价格补贴至少需要10多万亿元人民币。这10多万亿元至少相当于政府财政收支的一半以上,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如果通过印刷货币购买粮食,实际上就相当于向社会注入大量的钞票,造成社会各种物品都通货膨胀。

  9. 因此,单纯将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到10元一斤不现实的。

  10. 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人口集中的地区转移,让农民实现有效就业以后,就能够增加收入。或者说改善农村的交通状况,促进农村人口流动或者旅游观光、土特产品等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11. 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盯着一点会让这个系统崩溃的,所以最好还是全面系统的思考。

转自:创富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