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
1943年1月13日至27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一起实施了对奥斯特罗戈日-罗索汉斯克(Ostrogozh-Rossoshansk)地区的进攻,这是苏军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前的一次进攻战役。目的是打败匈牙利的第2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军的1个师,这是德军B集团军群的一部分,解放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缅卡-罗索什(Ostrogozhsk-Kamenka-Rossosh)地区,控制利斯基—坎捷米罗夫(Liski-Kantemirovka)的铁路线,从而为随后的行动创造进攻条件,即往库尔斯克和顿巴斯方向发展。
进攻由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菲利普·伊万诺维奇·戈利科夫中将负责指挥,并增加了第3坦克集团军,第4坦克集团军,第7骑兵军,第111、180、183和322步兵师,第8突击炮兵师,及9防空炮兵师,第4火箭炮兵师和3个滑雪步兵旅。在沃罗涅日战线总共包括23个步兵师和5个步兵旅,兵力达24.3万,900辆战车,4000门火炮,且由空军第2集团军的209架飞机提供空中掩护。
而他们的对面为德军是冯·魏克斯(Maximilian von Weichs)大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有着28个师的规模,但每个师只有2个团,且大多已在前面的作战中被严重削弱了。军团主力是古斯塔夫·贾尼(Gusztáv Jány)上将的匈牙利第2集团军,有20万匈牙利士兵和5万名犹太强迫劳动者,该军团负责着北面德军第2步兵军和南面意大利第8军之间的200公里宽防线,但军队缺乏重型武器和通讯器材,士兵的素质、训练水平不高;意大利的第8阿尔卑斯步兵军的战斗力也同样孱弱,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反坦克的能力;德军马丁·旺德尔(Martin Wandel)炮兵上将第24装甲军部署在匈牙利军团的后面,是该区域唯一可能制止苏军突破的力量了。双方力量对比,优势在苏军一方,步兵多1.3—2.7倍,坦克多0.3—2倍,炮兵多4—7倍。 如图:匈牙利第2集团军军长古斯塔夫·贾尼上将 苏军的主攻任务交给了雷巴尔科少将的第3坦克集团军,它下辖着第12、第15两个坦克军。在行动前一个月,苏军最高指挥部就从后备地区卡卢加用火车运送集中到坎特米罗夫卡地区,但是严重霜冻,频繁降雪,甚至是大暴风雪,使集中变得异常艰难。沿着冬季野外道路长途跋涉使军团无法全力以赴。 在卡拉切夫铁路上卸下的428辆坦克中,进攻开始时只有306辆达到了出发集结点。由于各种故障,有122辆坦克散落在积雪皑皑的道路上。另外,燃料、弹药和食物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是需要在冬季道路上将其运送到近200公里的前线的。 1月5日,指挥官雷巴尔科与坦克兵,步兵师等军事部门首长一起对预定突破区域进行了侦察。决定用3个步兵师和1个步兵旅突破新卡利特瓦以南的敌人防御,并增添直接支援的坦克和大炮,再利用坦克兵和骑兵形成突破,如第15坦克军的任务是通过亚历山德罗夫卡(Aleksandrovka),舍利亚基诺(Shelyakino)到达阿列克谢耶夫卡(Alekseyevka),以切断被包围敌人的退路;第7骑兵军则被派去占领瓦卢基。 而南部集团的进攻计划中特别重视对罗索什(Rossosh)的控制,那里毗邻城市有一个大型火车站,意大利阿尔卑斯军和德军第24装甲军的武器、补给都是通过这个站点。这里也是阿尔卑斯军的总部所在地和预备队集结地,意大利的步兵师占据了从新卡利特瓦到上卡拉布特的顿河右岸的防御工事。距罗索什几公里处是德军第3航空队的飞机场。所以,罗索什的得失,将意味着德国,匈牙利和意大利军队右翼的瓦解,决定了超过25万名士兵和军官的命运。 1月6日,朱可夫(G.K. Zhukov)和华西列夫斯基(A.M. Vasilevsky)到达了第3坦克集团军的总部以及沃罗涅日前线视察。雷巴尔科汇报了行动计划以及各编队的指挥官-部队的状况以及准备进攻的过程。原定于1月12日进行,但由于部队重组的困难,朱可夫同意推迟到1月14日。 如图:第3坦克集团军司令雷巴尔科, 2月份在哈尔科夫,军衔已升为中将 茹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在沃罗涅日前线的总部和野外举行了数十次会议,与指挥人员一起制定了实施计划的细节。每天都向斯大林通报进攻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完成后,朱可夫离开了,华西列夫斯基则继续留在沃罗涅日前线直到2月18日。 1月12日,苏军北面攻击集群展开总攻的前2天,先由第25近卫步兵师、第107步兵师各1个侦察营从6公里战线上对敌方防御设施进行了战斗侦察,出人意料地打开了一个深度为3-3.5公里的缺口。晚上,苏军轰炸机群对突破地带的敌方阵地以及后方的飞机场和铁路交界处等进行了猛烈轰炸。 1月13日,戈利科夫中将下令继续扩大战果,黎明时分,经过长达1—2个多小时的猛烈炮火准备,莫斯卡连科少将的***第1梯队的部队沿着前一天的突破口发起了进攻,步兵在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冰面上过河;工兵则架设让中型、重型坦克通过的桥梁……通过斯托罗日诺夫斯基(Storozhovsky)的桥头堡,匈牙利第7步兵师的主要防御线即被突破了约10公里。苏军埃罗夫(I.Sofronov)上校的第150坦克旅与德国第700装甲分队之间发生了一场坦克大战,该坦克旅拥有29辆T-34中型坦克、14辆轻型T-70和T-60坦克,德军则有10辆PanzerkampfwagenIV中型坦克和40辆捷克的PzKpfw38(t)轻型坦克,战斗以德军分队被击败,其指挥官被俘虏而告终的。 如图:苏军在展开进攻 1月14日上午一个半小时的炮击后,***展开了进攻,但浓雾降低了炮击效果,苏军步兵在敌阵的前缘被毫无节制的火力点所压制,尤其是在德军第24装甲军的第一道防御线德军第385、387步兵师、第27装甲师的阵地,激战了3个多小时,战斗变得旷日持久了。为了加快突破速度,雷巴尔科少将被迫派出第97重型坦克旅来提前帮助步兵。冯·魏克斯也派出了一支机动部队“大德国”师。 雷巴尔科不得不加大了突击力量,让第12、第15坦克军的步兵三支部队全力压上,一次大规模的坦克进攻在10公里前线突破了德军的防御体系,第15坦克军还打掉了德军第24装甲军的总部,军长马丁·旺德尔(Martin Wandel)炮兵上将在奇利诺/索特尼茨卡亚(Chilino / Sotnitzkaja)附近的军团指挥所的防御中丧生,魏克斯大将不得不任命第387步兵师师长阿诺·贾尔(Arno Jahr)中将来暂代指挥,此人也在几天后战死,最终更换了3位军长。 从桥头堡过来的第18步兵军突破了第12匈牙利步兵师的防线,部分地前进至23公里的深度,但与古斯塔夫·贾尼上将投入的匈牙利预备部队第26步兵师和第1装甲野战师相撞了,在接下来3天的抵抗中,他们在第二道防御线挡住了相当部分的苏军部队。 苏军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也兵分两路展开了进攻。到这天结束时,苏军打开的突破口扩大到沿前线50公里及纵深17公里。但是,进攻却不得不停止下来,雷巴尔科第3坦克集团军在战斗当天消耗完了燃料和弹药,于是整夜都在为其运输和补给。
待续 >>>>>>>> 但后续的文字,您需要去专业的平台,付费阅读了。 (原创不易,本文系 彭志文原创 编撰,转载请署名,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