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山东女子学院教授董旭花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游戏课程化高级研讨会上的发言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5条 是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至少应看三个方面: 1.全园是否建立共同的信念与尊重游戏的幼儿园文化; 2.是否充分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特别是自由自发游戏的需要;
3.是否把游戏精神渗透到了幼儿园教育的所有环节中。 ——李季湄《安吉游戏》序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落实保教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可以说幼儿园的游戏品质决定了幼儿园的保教品质,也是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基本检核标准。 我们去分析评判一个幼儿园质量的时候,很重要的分析是其游戏质量如何?这是因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以对于这种基本活动质量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不需要我来例证,大家就会想到安吉。安吉是因为游戏走向全世界的,安吉的游戏实践,就证明了幼儿园的游戏品质决定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是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基本检测标准。下图是2019年5月份我在浙江“安吉·真游戏”国际研讨会上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呈现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对幼儿教育理想状态的期许。 在安吉所有的幼儿园中,你都可以看到小孩子自由自在的、特别享受的游戏场景,你会感觉到这就是我们最美好的童年,是我们对美好童年的一份期待。我对于安吉最敬佩的一点是他们县域范围内所有的幼儿园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整体推进。安吉游戏的五个关键词:爱、冒险、喜悦、投入、反思。早在2013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奥斯纳布吕克大学雷娜特·齐默尔教授第二次来安吉称:“这是我看到的全世界最好的幼儿园,有很多地方值得德国学习。”并在德国媒体上发表了《我眼中的中国安吉学前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切尔西·贝利博士,历时三年、先后五次走进安吉,她起草的《安吉游戏国际推广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此计划,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12位学前教育与游戏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负责向国际早期教育联盟、国际游戏联盟和各自国家推介。2016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成立了美国首个“安吉游戏”幼儿园。麦迪逊市计划在未来5年再开办12所“安吉游戏”幼儿园。自2015年至今,已有德国、匈牙利、丹麦、孟加拉、坦桑尼亚、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南非、英国、法国、瑞士等14个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221位专家学者,先后到访安吉,研究安吉游戏。安吉游戏海外实践机构已达40个,26个国家的256个幼儿园申请进行“安吉游戏”的相关培训。在今年5月份,“安吉·真游戏”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姜瑾副司长在发言中提到:“安吉游戏是中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率先在县域层面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优质均衡的典范。” 3.“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安吉游戏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启示:4.安全问题——信任幼儿具有安全意识和危险评估能力;做有担当的教师。▷游戏故事——幼儿游戏经验表征、回顾、反思和经验的重组。▷“游戏精神”引领下的一日生活处处皆课程。 ▷游戏中不断生成鲜活的课程(反思课)。6.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政府、社区、幼儿园、家长、教师、儿童)。安吉游戏的突出价值: 首先是散发出的人性光辉。这是一个真正尊重并确保孩子游戏权利的模式,一个不仅让孩子也让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模式,一个师幼在其中彼此理解、信赖、互动互学、共同生活和成长的模式。 其次,安吉游戏是真游戏的实践。 再次,安吉游戏模式是深刻的社会融合性。与一般意义的家、园、社区的合作比较来看,安吉游戏模式更深刻、更富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它把一个幼教改革植根于社区、乡村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通过转变幼儿园文化,转变家长、村民的观念,让幼教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模式。 ——李季湄为《安吉游戏》作序 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相比,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教师游戏支持与引导的能力。如果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么幼儿教师透过游戏支持推动儿童发展的能力就极为重要。幼儿教师游戏支持与引导的能力是指在科学游戏观的指导下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条件,并能有效观察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推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高品质发展的能力,是教师保教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体性、自由、自主性、愉悦性、创造性、内在动机、非功利...... 游戏是儿童的需要;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必须是包含游戏的,并通过游戏的。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生活体验活动还是角色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从属于现实,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但不等于现实,游戏不是照搬现实生活。▷角色游戏具有虚构性,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是其典型表现。 我们接下来谈幼儿教师的游戏支持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当中包含这三个模块: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第7条: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
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1.唤醒幼儿教师的自主意识,培育幼儿教师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从游戏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概括反映游戏内在品质的精神特质,表现为:自由与自主、愉悦与参与、体验与探索、平等与包容、开放与创造的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去年九月份开学的第1天,南京鹤琴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看到了所有的老师都是一副身穿毛绒服饰的打扮,当时南京的温度超过30度。中大班的孩子会收到一个班级地图,根据地图去寻找自己的新班级,小班孩子由爸爸妈妈带到班里去。 
园长开学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对的,我是园长,但是我会变身,今天就变成了青蛙王子。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变身青蛙王子吗? 我变身青蛙王子,是因为我想要让小朋友们感觉到,今天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是幼儿园开学的日子! 我变身青蛙王子,还因为我想要让小朋友们开心,感觉到,幼儿园真是个好玩的地方啊! 我现在来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觉得幼儿园真好玩呢? 我还想问问新来的小班弟弟妹妹,你们有没有觉得幼儿园里真好玩呢? 对的,幼儿园不仅好玩,它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它让园长老伯得到了变身的魔法。它也让我们的老师们,变得越来越年轻漂亮。 它还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变身的魔法。小班的小朋友,过了暑假,变成中班小朋友了。中班的小朋友,过了一个暑假,就变成大班小朋友了。 早晨我在门口迎接你们的时候,看到每一个小朋友,眼睛里都闪着bling~bling~的光,我就知道,你们在变身啦!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到你们每一个班级去看,看你们有没有真的变成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变成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我要看你们,是不是学会了新本领,看你们,会不会带着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好不好!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副教授也是南京鹤琴幼儿园的张俊园长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简单、生动、接地气的语言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听懂,不仅满足了孩子对于游戏的渴望,也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真正做到了以儿童为中心。我们在感动于张俊园长及鹤琴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满满的爱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有游戏精神?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游戏精神,那么这将是一场灾难。2.重构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让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透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坚定对幼儿游戏与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 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这一切都出现在游戏中,游戏是发展的源泉。 3.研究游戏条件的提供,提升教师玩具材料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幼儿游戏。▪为教师减压(安全、秩序),让教师能放松地与幼儿享受游戏时光。▪改造完善户外和室内游戏环境,注重有效的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投放和研究。▷玩具和材料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幼儿教师要像研究教材一样研究玩具和材料。4.培训与教研,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幼儿游戏的能力。观察什么?——游戏兴趣、专注力、自主性;游戏主题、游戏情节、游戏内容;玩具与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游戏中的伙伴交往与语言;游戏中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游戏中的规则生成与遵守。分析什么?——幼儿的需要、兴趣、个性;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幼儿游戏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助推的价值点;活动蕴含的发展价值。5.落实行动,提升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巧妙助推幼儿高品质发展的能力。▷观察是手段不是目的,推动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永恒的目标。▷高品质发展关注的是幼儿人格的建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提升、社会性发展等。▷高品质发展与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真问题有直接关系。(深度学习)▷助推幼儿发展是科学,也是艺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重要提醒:当你没有看到、没有看明白,不知道如何助推时,管住自己,继续观察! 提高教师助推幼儿发展的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案例式教研: 来自于现场观察的案例 来自于本园教师已有的案例 来自于其他优秀教师的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