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蒲公英,柴胡,白芍,黄芩,半夏,大黄,丹参,生山楂,枳实 【功效主治】 祛湿化痰,疏肝健脾,化瘀活血。适用于脂肪肝。 【加减应用】 肝脾肿大者加浙贝母,生龙骨、牡蛎;高血压者加草决明,桑寄生,菊花;伴有头晕、耳鸣、腰酸无力者加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脾胃虚弱者去大黄,加黄芪,党参;肝区疼痛胀气者加三棱,郁金;皮肤痒、发黄者加青蒿,栀子,地耳草。 【病例详解】 徐某,男,53岁。近年来时感头晕乏力,胸闷,纳呆腹胀,大便每天3次,便后不畅快,肝区隐痛。诊见形态较胖,面容不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胆固醇4.3mmol/L,三酰甘油3.3mmol/L。血压正常。肝脏B超示:肝脏均匀性样大,切面前半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后半部回声消失。超声诊断:中度脂肪肝。 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治以健脾疏肝、化痰通络祛湿。 方药:柴胡,黄芩,白芍,蒲公英,郁金,枳实,半夏,浙贝母,水蛭,牡蛎,决明子,茯苓,白术。 服药10剂后,自觉症状减轻。效不更方,仍守上方,连服6个月,上症消除,面色见红,血脂恢复正常。肝脏B超复查提示:脂肪样变性消失。 #我的门诊故事# #番茄健康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