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冠脉造影检查,相信做过心脏支架的患者并不陌生,在造影检查中,发现严重的病变,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医生就会直接在病变部位放个支架,一次就能解决检查+治疗两个问题。久而久之,让很多患者就将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划上了等号,认为做了造影,医生就会给你放支架,从心理对冠脉造影检查产生了抗拒,很多人都来咨询同心管家:术后复查不做造影行不行? 事实上,冠脉造影只是心内科的一项常用检查,为何会让大家产生如此的误解?今天就来解开冠脉造影和心脏支架之间的关系。 冠脉造影的结果不止一种,放不放支架「结果」说了算 结果1:冠脉造影后,血管无异常或轻度异常 这种情况,患者检查后发现冠脉血管没有病变,或者冠脉血管病变较轻(狭窄<75%),且没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改变,临床证据不充分,没有达到放支架的标准,则只需要通过注意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即可,根本无需放支架,更谈不上造影支架一起做了。 结果2:冠脉造影后,存在重度狭窄 ○ 造影结果冠脉血管狭窄程度>75%,患者存在心绞痛、药物无法缓解,以及充分的心肌缺血等临床证据; ○ 患者情况稳定,但造影结果冠脉血管狭窄程度>90%; ○ 患者血管发生斑块破损,形成急性心梗或血栓。 以上这几种冠脉血管存在重度狭窄的情况,医生在造影发现狭窄问题后,结合病人身体情况、家属意愿等多方因素,可以在造影后直接对病变血管进行介入治疗,放入支架。这样既可以让患者减少一次手术痛苦,又可以省下一些治疗费用。 结果3:冠脉造影后,存在多处重度狭窄,病情复杂 ○ 冠脉血管三支病变严重; ○ 冠脉血管弥漫性病变; ○ 左主干病变; ○ 冠脉多支病变伴有糖尿病; 如果冠脉造影发现以上这几种情况,多处都存在狭窄,如果要放支架的话,可能需要很多支架才能解决这么多病变,或者狭窄的血管位置比较特殊、复杂,支架放不进去,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放支架了,就要选择到外科进行搭桥手术。 看了上面这3种冠脉造影的结果,要将支架和造影一次完成的情况只适用其中于一种,“检查造影就意味着要放支架”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真相:冠脉造影只是一种对于心脏血管的常规检查,只有符合了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医生才会根据患者意愿将造影和放入支架一次完成。 扩展阅读: 造影发现血管狭窄程度75%、80%的临界值,那需不需要做支架呢?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冠脉下海75%以上的血管就会明显影响冠脉的血流供应情况,让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肌梗死等症,所以,一般将75%的狭窄定性为优先处理的冠脉血管。 但是,如果处于血管狭窄临界值的患者本身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侧枝循环,没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缺血临床证据不充分,那么患者可以与主治医生探讨可否暂缓支架介入治疗。 另一方面还需要看狭窄的位置,如果冠脉狭窄位于小分支血管,或生理功能不重要,那么患者也可与主治医生进一步协商介入支架的必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