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坛周记·第324期|右椎V4段及基底动脉串联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一例

 神经内科护理学 2023-05-02 发布于北京

第324

作者:谭存鑫 李明耀 侯志凯 贾白雪 马宁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男性,66岁,主因“发作性头晕21个月”入院,患者2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突发头晕,站立不稳,发作数秒后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完善颈部CTA示右椎动脉V4重度狭窄,狭窄局部明显钙化(图1)。外院给予右椎动脉V4段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无相关资料)。5个月前复查颈部CTA示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图2),左椎动脉纤细(考虑发育不良),颅内CTA示基底动脉中段中度狭窄(图3)。入院前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头晕症状,性质同前,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图片

图1 

图片

图2 

图片

图3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查体:清语利,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

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

术前诊断

右椎动脉V4段狭窄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

术前讨论

患者因后循环头晕,考虑右椎V4段狭窄系责任血管,予以球囊扩张后症状改善。本次入院前患者再发头晕,CTA示右椎V4段狭窄程度回缩同治疗前(但缺乏相关治疗过程影像学资料),拟对其再次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相关手术风险:穿支动脉闭塞,医源性夹层,动脉破裂,急性血栓形成等。

治疗过程

全麻下右侧股动脉穿刺入路,置入6F鞘。泥鳅导丝带领5F单弯导管先行血管造影,造影示右颈内动脉C1段轻度狭窄,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椎动脉发育纤细,止于左小脑后下动脉(图4A-F)。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基底动脉中段中度狭窄(与CTA相比变化不明显),下段发出双侧AICA前狭窄程度演变成重度狭窄(图5A)。

将6F导引导管送至右椎动脉V2段远端,撤出泥鳅导丝。在路径图下将Synchro微导丝(300cm,0.014″)小心通过病变处,将微导丝送至左P1段远端,送入Gateway球囊(2.0mm×9mm),依次缓慢球囊扩张基底动脉及右椎动脉V4段病变(图5B,C)。撤出球囊,分别于基底动脉狭窄处置入Apollo支架(2.5mm×8mm)(图6A),右椎动脉V4段置入Apollo支架(3.0mm×13mm) (图 6B)。其后造影显示右椎动脉(残余狭窄约30%)及基底动脉(残余狭窄约20%)狭窄程度较前明显改善(图6C),右大脑后及小脑上动脉见顺行显影。观察10分钟后无变化后结束治疗(图7)。

图片

图4

图片

图5

图片

图6

图片

图7

图片

讨论

本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基底动脉短期内狭窄程度进展,因右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既往球囊扩张后又有复发,考虑患者近期头晕与二者都有关系,遂予以同期处理。因病变长度相对较短,病变相对较直,遂考虑选择球囊扩张式支架。本例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顺序都是先处理远端病变,再处理近端,过程顺利,远期疗效待随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