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霾休日,我们云端教研吧

 微课进行时 2020-03-17

教研员语

今天,因为雾霾来袭,学校放假。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研。这样的天气,让我们想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哪篇文章呢?我想到的是《故都的秋》。因为想到这篇散文,我就想到那“一椽破屋”、那“一碗浓茶”、那“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耳边仿佛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平日,每当看到我们头顶上那罕见的蓝天,我也会想到那有驯鸽飞过的蓝天。我想让它常驻,可是……所以,悲凉从心底生出。于是我和我的“故都的秋”的情怀因了这“气质”而深深纠缠。心,悲凉。莫非郁达夫的悲凉穿越了时空?

两种悲凉虽内容不同,但意境相通。下面收起我之悲凉,说郁达夫的悲凉。


96微信网

以下文字改编自孙绍振先生的

《秋天:一种现代散文美》

《故都的秋》是艺术散文,艺术性散文的生命是审美,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可是,当代中学生未必能感受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趣味,因为彼此在情感经验上有很大的距离。郁达夫是把“悲凉”当作美的。秋天的悲凉为什么是美的?如何理解秋天的“悲凉”,也可以成为美的情感?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散文的经典语段,看一看在郁达夫笔下,秋的悲凉是怎么个美法:

不逢北国之秋,已经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是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天底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欣赏,是逃避鲜艳的:牵牛花,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淡”。因为“淡”而“雅”,其中蕴含着一种趣味,这种“淡雅”,是超越了日常的世俗的趣味的。日常的趣味,并不一定是淡的,可能是浓艳的,但是,一艳,在趣味上,可能是比较“俗”了。雅和俗是相对立的。俗是平民百姓的,缺乏文化熏陶的,所以,“俗”往往和“低”联系在一起,叫做“低俗”。雅是比较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才有的,故“淡雅”中往往含着“高雅”的意味。郁达夫所追求的趣味就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的“雅趣”。雅趣的特点是,侧重于内在的意味,这种趣味是不能自发地生成的,而是与古典文化的修养联系在一起的。故郁达夫要欣赏出雅趣来,就得有一份超脱世俗的、恬淡的心情。超脱世俗表现在哪里?“租人家一椽破屋”欣赏风景,为什么要破屋?漂亮的新屋不是更舒适吗?但是,太舒适了,就只有实用价值,没有多少历史的回味。破屋才有沧桑之感。因为这是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郁达夫觉得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要在破旧的民居中体悟出来,才有水平。为什么要泡一壶浓茶?浓茶是苦的,但是有回味之甘。这就是说,要细细体会才有味道,越体会越有味道。要悠闲,姿态才雅得起来,才有趣味。更关键的是,雅趣的内涵是深沉的。

郁达夫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牵牛花的色调已经是十分淡了,他还要再强调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枯草有什么美?有什么诗意呢?青草还差不多。但是,这正是郁达夫的趣味所在。青草显示生命的蓬勃,要欣赏不难;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就不值得欣赏吗?凡是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引起生命的蓬勃之感的,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谁说悲凉就不是美的呢?

但是,把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这一点郁达夫意识到了,所以他在开头第二段就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他警告读者:秋的美,不是观名花、赏美酒那样随便就能体验得到的,以通常那种“半开半醉的”精神状态,是欣赏不了秋天的悲凉的美的。他强调,要有一种喝浓茶的悠闲的心情和姿态,悠闲到坐在庭院中, “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才能体会到“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要让中学生学会欣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直是个难题。除了经典文本和当代青少年读者的经验的历史距离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距离。生命的欣欣向荣,很容易得到自发的欣赏,而生命的衰败则需要超越世俗的实用价值观念。情感只有超越了实用的束缚才能有比较大的自由。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审美熏陶,就是让情感体验从实用中获得解放和自由。接下来写到北平秋天的树和花,本来可供选择的不计其数,但是,郁达夫却只选中了槐树的花。这在北方可能是很不起眼一种花了。可郁达夫所欣赏的,偏偏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这就把前面对于秋草朴素的雅趣引向更为深刻的境界。生命衰亡的迹象,虽然从世俗观念上看,并不漂亮,但是也很动人的。这种动人之处,不在一般的感觉之中,而是在非常细致的、非常文雅的心灵感觉之中才有的。早晨起来,发现满地槐树的落蕊,一般人是没有感觉的,不但视觉如此(颜色形状不起眼),听觉也如此(声音也没有),嗅觉也一样(气味也没有);在一般人,触觉也是没有的,但是,作者把“脚踩上去”(当然是穿着鞋的),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的艺术家,谁会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呢?有了这种感觉,对于生命的消亡就有了深邃的感触了。美学意义上的美,正是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并不一定是漂亮的。

在“落蕊”被扫去以后,他审视着“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感觉。”这就从意识写到了潜意识,他在下面的句子中把这定性为“深沉”。这也就是文章的深度,郁达夫的心灵,表现得相当淋漓。如此生动的自我深化,又如此不着痕迹,正是郁达夫文章风格成熟的表现。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把感觉朴素地语词化,这就是郁达夫告诉我们的为文之道。

郁氏认为,不论是中国诗人还是外国诗人,在悲秋上是一样的: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他自然是以中国文人悲秋的传统为后盾的。但是,我们在《故都的秋》中所感觉到的,郁达夫式的悲秋,固然有中国文人传统的血脉,但是,隐隐约约也还可以感到一些区别。主要是中国文人从宋玉开始就定了调子:“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历代秋的主题,从杜甫的《秋兴》“听猿实下三声泪”到马致远的《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乃至到林黛玉的葬花词的“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诗人沉浸在悲愁之中,在读者看来诗人的忧愁是美的,但是,诗人本身却在追诉愁苦的重压的。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郁达夫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唯美带上了世俗关怀的、生气勃勃的特点。他笔锋一转,从内心的沉吟向故都的外部世界一步步展开。起初,他写到了故都的秋蝉。这好像是在向客观生活贴近了。但是,恰恰相反,他贴近的仍然是自我。因为他抒写的是“秋蝉衰弱的残声”,和“落蕊”一样,仍然是对生命衰亡的情趣的体味。抒写衰弱的、临近死亡的蝉声,是很高雅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把雅趣和俗趣绝对地对立,相反,他非常有意识地让雅趣带上世俗的色彩。他说这样的秋蝉,很平凡,很世俗,是和“耗子”一样,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耗子”携带着的信息和联想,使得古典高雅的诗意中透露出世俗的、平民的色彩。当然,这一笔并不孤立,并不突兀,前面的“一椽檐破屋”早就留下了伏笔。

这种与雅趣相辅相成的平民色彩,也就是俗趣,在写到了“都市闲人”的时候,就更加鲜明了。

首先,这些人虽然是在都市里,却穿着传统的衣裳:“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不但样式是传统的,从其厚度也看出是手工布机的产品。都市闲人的“闲”字,是很有神韵的,一般来说,都市生活的节奏是紧张的,身在都市而“闲”的人,就显出了一种情调。虽然这样的“闲人”,内涵很丰富。一方面他们是俗人,不一定有多少高雅的文化修养;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有高雅的文化人的悠闲的格调,又为高雅的文化人欣赏。和泡一碗浓茶的文人,从情趣到节奏都是有机统一的,连说话都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这是值得仔细玩味的。文人情调表现在世俗之人的生活节奏上,世俗之人体现文人情调,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大雅和大俗的交融的美,其欣赏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郁氏在文章一开头,就批评那种漫不经心地欣赏名花美酒的态度。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的趣味的一个创造。

《故都的秋》是慢品细酌的经典,如果你的课堂中,没有引领学生饱尝这秋味,那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你的学生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