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没有裤子,古人是如何为腿部御寒的呢?

 鸢飞九天2018 2020-03-17

看古装剧的朋友会发现一个问题,古代人的服装大多都为裙袍,这就不仅让人感到疑惑,也会产生一个疑问:古人究竟有没有裤子,如果没有,古人裙袍下面又穿着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处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如若夏天不穿裤子,那倒还有几分凉爽。但是到了冬天,如果古代人依旧只穿裙袍,他们又是依靠什么来御寒的呢?当冬日的寒流来袭之时,当代人都有棉衣、羽绒服来取暖,古代百姓到底是依靠什么衣物来御寒呢?

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一点不比当代人差,虽然在古代的史书中看不到裤子这一说法,但是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保留下来的传世文献可知,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发明了穿在腿上的裤子。

现代人之所以觉得古人没有裤子,是因为古时候的裤子叫法,与当代完全不同。古代的裤子,被称之为“绔、”“袴”,《说文·系部》中对于“绔”的解释为“胫衣也”。

古代人们所穿的裤子,并不分男女,而且这种裤子与现代的裤子完全不同,这种“胫衣”没有腰,也没有裤裆,只是用绳子系在胫上,保护膝盖以下的部分。这种裤子的问世,在当时就是为了保护胫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冬天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

不过,因为这种裤子的形式特殊,所以膝盖以上部分是没有保暖衣物来保护的。这种衣物在当时非常昂贵,只有富家子弟才穿得起,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棉花并没有普及,这种冬日里用来御寒的“绔”都是用蚕丝制造而成,“纨绔子弟”也是由此而来。

犊鼻袴

当然,这种衣服毕竟保暖的位置有限,尤其是大冬天,裆下更是凉飕飕的,只保暖两条小腿,实在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从春秋战国发展到两汉时期,有裆的裤子就出现了,《史记》中记载这种裤子被称之为“犊鼻袴”,但是这种裤子与前文中所提到的“胫衣”是完全分开的,它是专门穿在裆部的种三角裤。

到了魏晋南北朝,才真正出现了可以御寒保暖的合裆裤。《梁书·诸夷传》中有记载:“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袴”,虽说采用的还是原来的叫法,但是根据出土的文物可知,这一时期的裤子都是合裆裤。

大口裤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受到了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的影响,穿裤子在民间开始流行开来。这一时期的裤子做得比较宽松,而且两个裤脚十分肥大,在当时称之为“大口裤”。

最初的时候,大口裤仅供行军作战的士兵使用,后来人们发现穿着这种裤子工作生活远比原来的那些传统衣裳上要更加方便得体,这种裤子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尤其是到了冬日,为了增加裤子的保暖性,衣物都是用兽皮制作而成。

大口裤

不过用狐裘、貂皮动物皮毛所制成的这些裤子,可谓是千金难求,也只有贵族富人穿的起。很多时候穷苦人家穿的都是用粗麻制成的裤子,保暖性确实很差。

到了唐宋年间,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人们开始将棉花填充到裤子中进行保暖,其实这就是棉裤的雏形。其实现代人所穿的衣物,是古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古代并不是没有裤子,只是各个时期叫法不同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