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官留步,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为何古人的叫法如此奇怪?

 无风起念 2022-12-23 发布于广东

喜欢看古装武侠剧的人,往往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江湖人士到了客栈之后,店里的小二会高兴地迎上来,说道:“客官留步,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打尖和住店,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为何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称呼呢?

其实这两个词语中,住店的意思是比较明显的,相当于我们如今的住宿,而打尖的意思其实也是可以猜到的,那就是吃饭休息的意思。不过,为何古人的叫法为何如此奇怪呢?

在清代福格《听雨丛谈》中,对于“打尖”二字有这样的介绍,人们在当时出门远行的时候,会在中午时分找饭馆吃饭,也被称之为打尖。而为何叫作“打尖”呢?对此,福格又引用了《翠华寻幸》中的记载,他认为打尖的说法其实是从“打火”演变而来的。

当时的人们,其实还习惯于将午饭称呼为“中火”,而且在宋元前辈的小说、杂剧和话本中,也从未见过打尖二字,与之相同的乃是“打火”这个词。换句话而言,其实“打尖”二字很有可能是人们流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转折版本。

那么,人们自然又有疑问了,好好的吃饭为何要叫作“打火”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就有所提及,比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中的“火”可能就是从“打火”二字演变而来的。而“火”字,其实是从南北朝时期北魏军队中的建制演变而来的。

当时的军队规定,十个人为一火,而这里的火其实便是如今一个班的意思。只不过在当时,没有后勤部和炊事班的明显分别,他们一般都会分配到了各个“火”中了。因此,在《木兰辞》中才会有“火伴”的称呼。而这也就很容易知道,我们如今的“伙伴”称呼的由来了。

其实倘若你细细理解的话,会发现,“打火”二字确实和吃饭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对于古人而言,人们煮饭的方式是烧柴火。而烧柴火之前,“打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倘若没有将这份工作做得炉火纯青,那么这个人的厨艺,人们也就很难保证了。毕竟做一顿饭,连火都生不起来,要做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打火的说法,其实贯穿了不少的时期,比如在《西厢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而马致远在《黄梁梦》中也有这样的叙述:“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

不过,对于打火二字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演变成为了打尖的,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了人们最流行的说法的,人们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清朝时期,这样的说法是比较普遍的,比如在清代文人李汝珍所创作的《镜花缘》里,就已经出现了“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的描写。

参考资料:《黄梁梦》《西厢记》《镜花缘》等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