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选博士论文课题?

 heshingshih 2020-03-17
题目是标题党,内容是广告。

第一,选重要问题。重要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实质上重要:最低标准是站在国家领导人角度看,最高标准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看。他们的忧心度越高,课题越重要。

其次是学理上重要,选题要自重学者身份,选题是选自己的身份。一个问题,人人能说几句,个个言之成理,是议题;只有专家敢说几句,其言未必成理,是课题;同行学者的研究兴趣越高,研究勇气越小,课题越重要。

最后是对自己重要,要选自己真心关怀的题目。我说的是关怀,不是兴趣。如果学者做的东西不是发自内心关怀,日子很难过。你一天到晚琢磨那些东西,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关怀它,你的日子很枯燥无味。

第二,要选新题目。选题最好比别人早半步,不要凑热闹,最好把冷门变成热门。衡量新,可以打个比方,就是护路不如铺路,铺路不如开路,开路不如架桥。选题最好比别人早半步。早太多不行,谁也不理你。早半步,等你的东西做完了,其他学者跟进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转移阵地。早半步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少做很多人觉得最困难也最不喜欢的事,就是读其他学者的东西。做文献综述,老师总说不全,你又不愿意去弄全,觉得很多所谓文献是垃圾。如果你选的题别人还没写出东西,就少了这个麻烦。

第三,选择有比较优势的课题。在资料上有比较优势;在方法上有比较优势;在理论上有比较优势。学术市场意识或生存意识,指的是学术竞争意识;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第四,选题要考虑研究的可持续性。可以持续,有二次进攻能力。学术成熟的标志是从与他人对话到与自己对话选题还有一个考虑是可持续性。读完博士学位进入学术界了,博士论文是你进入学术界的敲门砖,但是你还得有第二次进攻的能力,所以你的题目得有可持续性。衡量一个年轻学者跟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学者,最容易观察的指标就是看年轻学者写文章时跟谁对话,资深学者跟谁对话。学术进步的标志是从与他人对话到与自己对话。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有持续性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进入了最前沿,保持了最前沿的水平,写文章的时候就是跟自己对话。跟自己对话也很难,超越自我非常难,但比跟他人对话、超越他人多点乐趣。

上面几段话是从“过好研究生的苦日子”的讲稿中摘录的。这门视频课的名称起得很实在,听起来很水,甚至有廉价鸡汤的嫌疑。敝帚自珍,我觉得这门课比“让每一个文科生都成为统计高手”有价值。用围棋术语说,那门课教的是实路棋,这门课讲的是虚路棋。刚在旧电脑上找到视频,看了一遍,简单编辑了一下,虽然有点惊奇自己简直是个话痨,但听着不那么厌烦,也想不出更好的说法。下面是课程的订阅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