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张义潮归唐”: 探寻一个几乎被正史遗忘了的民族英雄

 gaolidabangzi 2020-03-17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末年,给整个国家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兵马一直远征到中亚,收复了大片武周时的失土,各大节度使听从中央号令,积极开开拓边疆。然而你经过丧乱之后,节度使们转过来对抗中央,河北方镇忽顺忽叛;而西部的疆土也日渐被吐蕃蚕食,大唐帝国从扩张转向了收缩,并且有瓦解之势。

唐代宗的时候,回纥洗劫了洛阳,吐蕃则占领长安,河西大片领土被两国侵占。之后即使出现“元和中兴”与“会昌中兴”,唐朝都无力收复西土。直到末年,唐宣宗时期,沦陷了一百多年的陇右故土才忽然重新回到大唐的版图之中。完成这项伟业的是陇右人张义朝以及由他率领的归义军。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

正史中的“张义潮归唐”

关于唐朝的正史有两部,一是《旧唐书》,一是《新唐书》。《旧唐书》因史料残缺的关系,对唐武宗会昌年后的事情记载得很简略,所以有关张义朝的事迹仅见于《宣宗纪》和《懿宗纪》。

《宣宗纪》记载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八月时,张义朝派人来长安献地:

“沙洲刺史张义潮遣兄亦泽以瓜、沙、伊、肃等十一州户口来献,自河、陇陷蕃百余年,至是悉复陇右故地。以义潮为瓜沙等州节度使。”

之后,十一月份,朝廷又在沙州设归义军,以张义朝为节度使,总领其事。《懿宗纪》又继续说在咸通七年七月的时候,沙州节度使张义潮向朝廷进献方物,其中有两名吐蕃女子;次月,张义潮又上奏朝廷汇报了与吐蕃的战果,他说自己派回鹘首领仆固俊斩杀了吐蕃大将尚恐热,并且传首京师,取得重大胜利。《旧唐书》关于张义潮的事迹仅限于此,不仅没有给他列传,而且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相关记载。由于最关键的《吐蕃传》叙事截止于大中三年,所以没有说到后来张义潮归唐的事。

薛居正修的《旧五代史》距《旧唐书》成稿仅二十多年,也没有发掘出更多的史料。在《外国列传》说到吐蕃时未提及张义潮,只说安史之乱,唐肃宗在灵武,下令将河西的戍卒全部调往东方平叛,吐蕃乘机吞食河西、陇右之地,导致“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的惨剧。《旧五代史》写道:

“开成时,朝廷尝遣使至西域,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吐蕃之人见唐使者旌节,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吐蕃生灵否?’其人皆天宝中陷吐蕃者子孙,其语言小讹,而衣服未改。”

开成是唐文宗的年号,时间在张义潮归唐之前十余年。之后《旧五代史》跳过了唐末,直接讲述五代时吐蕃衰微,凉、瓜、沙三州将吏犹称唐官,数来请命,中原皇帝都善待他们等事。到了周世宗时只有瓜、沙二州还保持联络,朝廷在陇右仍设有归义军。

从《旧唐书》与《旧五代史》可以看出,五代人对“张义潮归唐”的事迹了解不多,原因在于“史皆失其纪”。直到北宋建立,平定了多年的战乱,在和平年代,许多史料被重新收集和发掘,关于张义潮的事迹才逐渐清晰起来。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后吐蕃蚕食唐朝西部大片疆土

《新唐书》与《新五代史》中的张义潮

宋仁宗年间出现了两部重要的史书,一部是有官方背景的《新唐书》,另一部是欧阳修私下自己写的《新五代史》。这两部史书记载到吐蕃的地方,都对“张义潮归唐”之事进行了补充。

《新唐书》说张掖人张义潮归附的时间是十月而非旧书的八月,《地理志》中还特别说明:

“五年,张义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来归,而宣、懿德微,不暇疆理,惟名存有司而已。”

说明张义潮率领陇右诸州归附后,仍保持很大的独立性,中央并不直接管辖。《吐蕃传》则记载了张义潮归唐的整个过程:大中时期的吐蕃因尚恐热之乱,国势衰微,失去了对陇右的控制力。沙州首领张义潮暗地里交接许多渴望归附唐朝的豪杰,一天他们披甲带剑围攻州府大门,汉人见状纷纷响应,吐蕃的官员急忙逃走,张义潮等遂光复沙州。他们又继续收拢甲兵,且耕且战,逐渐占领了陇右的其它州县。于是张义潮命十多个人,携带降表,越过重重险阻,千里跋涉,逃到内蒙古地区的唐朝天德军投诚。防御使知道后,急忙上奏朝廷。宣宗遂任命张义潮为沙州防御使。

这年年底,张义潮发兵略定周边十州,派遣其兄奉陇右十一州图籍入朝面圣,于是沦陷了百年的河、湟之地重新回到大唐帝国的版图之中。朝廷设归义军于沙州,升张义潮为节度使,命曹义金为长史。根据《旧五代史》的记载,在后唐时期,曹义金继承了张义潮的位置,成为新的归义军节度使。

唐懿宗咸通四年,张义潮出兵七千人克复凉州;七年又派仆固俊斩杀吐蕃大将尚恐热,传首京师,尽取西州、轮台等地;次年,张义潮自陇右入京面圣,唐懿宗拜他为右神武统军,赐给他住宅与田地,至此张义潮便终老长安,五年后才死去。陇右地区最初由他的族子张淮深驻守,之后才换成曹义金。

《新五代史》说五代时期,中原多故,朝命不及陇右。回鹘率先占领了甘州,党项又兼并了凉州,其他的州县也多为羌、胡所据,周世宗时仅剩瓜、沙二州。北宋建立后,党项日益强大,阻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使宋朝失去了这片故地。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张义潮光复陇右十一州

正史为什么“遗忘”了张义潮?

在有关唐末的四部史书中,没有一本为张义潮立传,关于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正史之所以会遗忘这么一个重要人物,主要是因为史料残缺的缘故。唐朝末年发生了黄巢之乱,使大明宫中的史馆遭焚,造成唐武宗以后的官方史料大多都散失了。五代人难以通过史料来了解“张义潮归唐”的事。

根据《旧五代史》记载,唐朝灭亡后,吐蕃亦自衰弱,族种分散。但诸部依然占领了灵、夏各地,再次阻断凉州与中原的联系。五代后唐时期,西凉府留后孙超派使者进京拜见唐明宗,中原人才知道凉州之地尚有许多汉人在,但由于吐蕃阻断,所以双方日渐失联。到了后周时,凉州亦不复命帅。既然无史料可考,又因吐蕃阻断而无法取得联系,中原人也就无法了解陇右的历史,因此不能详细记载“张义潮归唐”的事。

此外,归义军虽然名义上归附唐朝,但中央并不直接管辖该地,既没有派遣众多的官员和使者,也没有下达大量的命令,所以双边交流很少。朝廷只能从归义军的上表中了解情况,彼此相对疏远。此后,归义军沦陷于党项、回鹘之手,五代与宋朝没有再占领这块地盘,也就无法从当地取得资料来编写史书。故而,四本史书里,关于“张义潮归唐”的事都记载得很简略。

现代,除了正史之外,我们在甘肃地区发现了许多碑文、书籍,并相继编成《敦煌掇琐》、《敦煌变文集》等书。其中《敦煌变文集》有两篇关于张义潮的史料,分别是《张义潮变文》和《张淮深变文》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张义潮归唐

敦煌文献中的张义潮

《张义潮变文》记载了在光复瓜沙后,义军抵抗吐蕃来侵袭的战争。当时有间谍来汇报,说吐蕃军要趁夜偷袭沙州,张义潮便先发制人,率领汉军主动出击。吐蕃军闻讯大乱,只得撤退。汉军一直穷究不舍,直到越过边境,才分兵两道、合围四方,歼灭了敌军。故变文中说:“汉家持刃如霜雪,虏骑天宽无处逃。”得胜之后,归义军军唱着大阵乐,收兵回营。

大中十年六月六日,张义潮又再次领兵出击回鹘及吐蕃,保卫了伊州。《张义潮变文》中写道:“圣主委令权右地,但是凶奴尽总雠”,透露出张义潮统领陇右十一州,具有很大实权。

《张淮深变文》则记载,张义潮入京后,他的族子张淮深留守陇右。曾在战争中大破回鹘,上表向朝廷献捷。皇帝下诏褒奖,张惟深读过诏书后,“东望帝乡,不觉流涕”。之后,中原的使者来参观了陇右十一州,发现这些地方因沦陷于吐蕃达百余年,故而风俗也变得胡化了,当地人穿衣服都是左衽,唯有张义潮曾经在的沙州依然是“人物风华,一同内陆”。张惟深又引使者入开元寺,亲拜唐玄宗圣容。使者不禁泪流满面,说:“叹念燉煌虽百年阻汉,没落西戎,尚敬本朝,余留帝像。”可见张义潮父子对大唐故国的思恋。

张义潮父子自幼生长在沦陷区,却能不忘故国,不化胡俗。并且通过起义,光复了陇右的十一个州,维护唐朝的统一,其功绩亦伟矣!然而他们的事迹却不多见于正史,也没写入历史教科书中,导致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张义潮归唐”的事,可惜可叹可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