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气解伤寒之角度,分析清肺排毒汤中之小柴胡

 松静空空 2020-03-17

抗疫过程中,中医药疗法大放异彩,清肺排毒汤的总有效率据官方统计已超过90%,对于不同轻重程度的患者,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清肺排毒汤是由《伤寒杂病论》四个经方合方加减而成,分别是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今天我们以气解伤寒论之法,分析一下小柴胡汤这个千古名方。

刘绍武老师毕生研习《伤寒论》,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创立起来的“三部六病”学说,根据《伤寒论》经旨和人体生理结构,对《伤寒论》“六病证”的病位、病性、病状和治法做了系统的归纳。该学说将人体划分为三部,即表部、里部和中(半表半里)部三个部位;将疾病概括为六病,即三阳病和三阴病等六种病证。

表部,为胸腔、腹腔以外的皮肤、肌肉、骨骼,包括头与四肢等部位及肺。
里部,为消化道,包括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中(半表半里)部,为胸腔、腹腔、盆腔,包括心、肝、脾、肾、胆、胰、子宫等部位

表部的热证、实证为表阳病,即太阳病证;表部的寒证、虚证为表阴病,即厥阴病证。
里部的热证、实证为里阳病,即阳明病证;里部的寒证、虚证为里阴病,即太阴病证。
中(半表半里)部的热证、实证为中(半表半里)阳病,即少阳病证;中(半表半里)部的寒证、虚证为中阴病,即少阴病证。

“六病证”各有治法:太阳病证的治法为发汗解表;厥阴病证的治法为解肌平冲;阳明病证的治法为攻下除热;太阴病证的治法为温里补虚;少阳病证的治法为和中清热;少阴病证的治法为温中扶阳。
此次新冠病毒侵犯的主要脏器是肺,按照“三部”归属理当属于半表半里。在我们前期疫情相关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很多患者为持续发热或“往来寒热”,同时伴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又与小柴胡汤证相符。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应为伤寒中风五六日,中风是倒装句,也就是伤寒五六日或中风五六日,出现柴胡证:往来寒热,是卫气与邪气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卫气进则邪气退回表部,出现恶寒,邪气进则卫气退回里部,出现恶热;胸胁苦满,是邪热郁结于胸胁部位,满闷难受,令人作苦,苦是难受的意思;嘿嘿不欲饮食,嘿嘿是肝气郁结,其人闷闷不乐、不愿意说话,不欲饮食是肝郁犯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胃中有水气停留则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邪热扰心,胃气上逆。小柴胡汤功用,是凭借人体气机外趋之势,清解郁结在半表半里部之邪热从外而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此条是解释 96 条的病机。伤寒中风,正邪在表部分争五六日,人体血弱了,则腠理空虚,邪气也将要行表部经尽,当要入里之时,故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而入内。“气尽”之“尽”,是“尽头”的意思,是邪气走完表部经界了,在表部走到尽头了,而不是人体的阳气消耗殆尽了。

如“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三阳为尽,是病邪表现为三阳病证的状态为尽,而不是人体的阳气殆尽。

如果是阳气殆尽,那就没有三阴不受邪的道理。阳气殆尽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气尽”,是邪气行表部经界为尽,而且“血弱,腠理开”,是腠理空虚,因而表邪乘虚入内。

所以小编认为,对于清肺排毒汤这个合方来说,小柴胡汤应为核心方剂,麻杏石甘汤清热之力卓著,针对胸中热盛的病人;射干麻黄汤以宣肺止咳化痰为主,针对寒痰咳喘较重之患者;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水,使内陷之表邪湿邪从小便而解。本段仅为小便拙见,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置评。

本文关于小柴胡汤的分析摘自《气解伤寒论》,作者为李国栋,为伤寒大家、“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刘绍武先生弟子。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临证善用经方,经验丰富,特别是诊治发热病证,皆用中药汤方治疗,且几乎全用经方,药常三五七味,基本可达一剂知、二剂热退之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