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很多的单位是不一样,这一点在县级的学校中大家就可以看过明白。多数的中小学校都没有设置党委党组这样的党组织,而是设置的党支部。而且党支部的书记并不是由校长兼任,校长依然独立存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问了,这个党支部在学校究竟发挥什么作用呢?是领导核心,还是属于党员管理的组织?和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党支部一样吗?学校究竟实行的是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还是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书记和校长谁才是学校的一把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和我们其他单位的党支部书记是不一样的。对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党支部是该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的一级党组织,属于机关党支部,主要是教育管理党员的,没有行政级别,更不要说进入单位的领导班子。而学校党支部的书记,属于学校的校级班子成员,是有行政级别的,如果学校是正科级,支部书记可能是正科级或者副科级。在学校中一般分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当于学校分管领导的存在。 那为什么学校党支部书记不是一把手呢?要知道,党可是领导一切的啊!其他单位可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同样在县里面的政府部门,单位会设置党委或者党组,同样也有行政首长。以财政局为例,一般情况下是由局长兼任党组书记。如果局长不是党员的,那就会单设一个党组书记。在这样的单位,党组书记才是一把手,而不是局长,毕竟党是领导单位上一切工作的,所以他才是一把手。 而中小学校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学校属于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按规定就不能设置党组,只能设置党支部或者党总支。实际上学校党的工作是由教育党工委直接管理的,这个党工委一般设置在教育局,教育局的党组书记兼任这个书记,统管所有学校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领导所有学校,包括级别和自己一样的学校(很多地方的中学行政级别和当地教育局是一样的)。学校设立的党支部,本质上和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机关党支部没有什么不同,他不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所以党支部书记不是学校的一把手。 那为什么要让学校的党支部书记进入校级领导班子呢?而且还有一定的级别?主要是因为学校一般都比较大,教师往往几十人以上,党员教师也非常多,由于没有设置党组,如果完全由教育党工委来管理,有些鞭长莫及,也管理不好。如果完全由支部来管理,由于学校党支部的性质定位不是领导核心,管理起来也力不从心。所以只好采取这样折中的办法,让支部书记进入校班子,并让其排名在校长之后,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 所以,综合上述情况来看,学校真正实行的还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才是一个学校的一把手,而不是党支部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