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zhěn】的一生,有两个关键词“贬谪”和“女人”。 元家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的后裔,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的元稹才思聪颖,勤奋好学。八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让元稹有书可读。 十五岁时参加“礼记、尚书”考试,虽然一举中第但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只得闲居在京城。这个时期他极为勤奋积极,博览群书的同时又常参加一些集会,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开始大量作诗。 二十一岁那年元稹去了蒲州,寄居在远房姨母家,遇到了元稹的初恋情人:双文。 当时蒲州驻地军队祸乱百姓,元稹凭借着自己在军中有二三友人就以庇护崔家(姨母家)为由住了进去。 穷秀才和富家千金的故事,就是放在现代也可以拍出一部80集的连续剧。而这一切也如同我们想象的一样,元稹凭借出众的才华追求表妹,二人私定终身。 就在两人情意绵绵之际,元稹说要进京赶考。 和所有戏文里唱的一样,穷书生进京赶考,然后被大官看中留下来做了女婿。元稹才华横溢,不出意外被京兆府尹韦夏卿赏识,将自己疼爱的小女儿韦丛许配给了元稹。 京兆府尹疼爱的小女儿和自家的远房表妹,元稹果断选了第一个。就这样元稹写下了那首《古决绝词》 意思是说“我一直是洁身自好,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和别人纠缠不清!”言至于此,崔家表妹也只能啐一口渣男,就此别过。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和白居易一同登科,后又都去了秘书省任校书郎一职,二人结为好友,开启了“元白”佳话。 当了校书郎后,元稹很快就迎娶韦丛。人生四大喜事元稹得其二,一时间志得意满。但很快元稹因为锋芒太露,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到河南魏县。此时恰逢元稹母亲过世,元稹丁忧在家呆了三年。 三年后元稹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一心为民的元稹上任后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因此得罪了很多官僚。他们合力把元稹调去东都洛阳的御史台做官。 同年,元稹的妻子韦丛病逝。后来元稹感怀亡妻,写下了《遣悲怀三首》和《离思五首》 然而就在你以为元稹是一个绝世好男人的时候,元稹迅速和比自己大十一岁的薛涛风花雪月起来。 二人一起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很快元稹因为弹劾朝中大臣被召回罚俸,离开了薛涛。 回京路上路过华州的一个驿馆时,碰到仇士良、刘士元等几个宦官也在这里,大家都争着要住上等厢房。 元稹据理力争,结果被仇士良骂了一顿,同行的刘士元还用马鞭抽打他,打得鲜血直流,最后被赶了出去。后来皇帝以失态为由,把元稹贬到江陵府(现在的湖北省中南部)做士曹参军。 后来白居易被贬去做了江州司马,元稹也做了通州司马,二人书信往来,寄情于诗,成为一段佳话。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奉诏回京。路上遇见了刘禹锡、柳宗元,抵达京都后又和白居易一同喝酒吟诗,意气风发,还和白居易商量一起出个诗集。 书稿还没整理好,元稹和柳宗元、刘禹锡就一同被贬谪。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在通州的元稹虽然生活上比较拮据,但是寄情于诗歌,和白居易诗书往来,也度过了一段精神世界丰富的生活。 终于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的冬天,元稹又一次被调回京城做官,被当时的宰相令狐楚赏识。后来唐穆宗即位,元稹被授予祠部郎中之职。 唐穆宗是元稹的小迷弟,当太子时就很喜欢元稹的诗歌。当了皇帝之后更是隔三差五地召见元稹,没几个月还给他升了官。 如此迅速的升迁必然会引来李宗闵的不满,很快裴度弹劾元稹私下结交魏宏简,但这其实是裴度误会了元稹。 第二年二人先后拜相,元稹更是积极平复骚乱,而此时却有人上报说元稹刺杀裴度。后来查明是有人诬告,但二人都被罢相,元稹出任同州刺史。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他又被调去浙东任观察使兼越州刺史。机缘巧合下元稹遇到当时名满天下的才女:刘采春。 二人也有过浓情蜜意、缠绵悱恻的美好时光,可是六年之后(唐文宗大和三年)元稹升官了,回京做尚书左丞。身居要职的元稹决心整顿朝中官员,肃清朝政。但是元稹的这一系列举措很多人都不服,恰逢李宗闵再度当权。 ![]() 这一次元稹没能再等到回京的那一天,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二十二日元稹突发疾病,一日后便去世了,时年五十三,死后被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他撰写了墓志。 元稹和白居易的交情,确实让很多人感慨:一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除了诗文、挚友之外,元稹还为后人留下了一篇佳作:《莺莺传》。是由元稹亲笔书写,将自己与崔家表妹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后来成了王实甫《西厢记》的蓝本。 ![]() 接下来的五天,就请和行合一起欣赏这位风流倜傥的诗人:元稹的五首古诗吧。 免责声明:文字为星荷原创,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