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好,我是武邑县武邑镇卫生院中医科大夫...

 新用户00887607 2020-03-17
大家好,我是武邑县武邑镇卫生院中医科大夫乔双丽。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伤寒论》中附子的用法。
我们先看一则医案:
阴亏于下,阳浮于上。服八味丸不效者,以附子走窜不能收纳耳。宜加减法。桂都气丸。
诒按:议论精细,可为用药者开一悟境。
这是尤在泾的医案,出自《柳选四家医案》。尤在泾是伤寒大家,著作有《金匮要略心典》和《伤寒贯珠集》,深得仲景学术精髓。
这则医案治疗的是一个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的病人。这个病人在前面用了八味丸,也就是肾气丸,而没有取效。尤在泾认为“以附子走窜不能收纳耳”, 就是说,附子升浮走窜,导致不能虚火不能收敛。然后他给开了桂都气丸。
柳宝诒,也就是《柳选四家医案》的编辑,在下面加了一句按语:“议论精细,可为用药者开一悟境”。
我们读这则医案要悟到什么呢?悟到附子升浮走窜就可以了。这正是张仲景就是这样用附子的。
在去桂加白术汤的方后注中,张仲景注明:附子、术并走皮内。明确说明了附子升浮走窜之性。在桂枝加附子汤中,张仲景用附子治疗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就是运用了附子的升浮走窜之性。
我们现在常用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应用要点之一就是手足厥逆。如果没有手足厥逆的症状, 就不应该用附子理中丸,而应该用理中丸了。
关于附子的用法,今天就和大家探讨到这里,喜欢我的视频可以关注我。明天继续和大家探讨白术的用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