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大家都宅在家里,难免会出现“葛优躺”玩手机,各种姿势都会出现了。看手机太多,有没有觉着眼睛累、颈肩酸痛啊? 今天小编来教大家一招即可缓解,注意看仔细了!▼ 躺久了是不是觉得没有精神,好好练习下面这招吧~ ▼ 以上李羚医生为大家演示的 ,就是八段锦的其中两节。 在2月3日举行的卫健委例行发布会上,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现阶段疫情防控还需要大家宅在家里,少出门不聚会。尽量调整自身心态,拥有好情绪,提高免疫力。 ▼ 习练八段锦究竟有什么作用?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久居家中缺乏运动,气血不畅,会对健康不利。 八段锦是我国的导引术,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使一身之气平和,让四肢百骸更柔软,从而经络气血通畅。八段锦基于中医阴阳五行和经络藏象理论编创而成,动作精简安全,健身养生效果显著而千年流传。 八段锦圆活连贯、舒展优美,练习起来不受场地、时间、周围环境的限制,所以深受大众喜爱。研究表明,八段锦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肢体平衡能力、调节心理情绪、促进睡眠等养生防病效果。 正如唐代王冰所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导引则气行条畅…用为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医认为气血像流水,关节像门窗转轴,需要适量运动才能保证气血充足,关节滑利。八段锦能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大家能足不出户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预防疫病。
八段锦还作为中医辅助治疗方法,被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应用于新冠肺炎感染病人的治疗中,帮助提升综合疗效。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感受湿邪而发病。“动则生阳”,适当运动后,阳气升达则更有利于体内湿浊化除,促进新冠肺炎的治疗与康复。 八段锦源于中国宋代前(960-1279年,逾千年历史),在明清(1368-1911年)时期逐渐发展完善,是一种调身、调息、调心的导引养生术,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 八段锦动作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祛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插指托掌,循于三焦,意念导引,以使五脏气血调和。 从形而论,本式动作对肩颈部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扩胸展背,有效的刺激了督脉及背腧穴; 挽弓推掌,牵伸导引手太阴肺经及手阳明大肠经。
双手交替上擎下按,循行导引胸腹段脾胃经,脊柱侧屈拉伸,轻柔挤压中焦脾胃。 从形而论,本式动作可拉伸躯干肌肉群,如肋间肌、腹外斜肌等。
转头后瞧,挤压大椎穴及背腧穴,可有效防治五劳和七伤。 从形而论,本式动作旋拧颈椎向后瞧,柔缓地拉伸上肢、颈项及眼周肌肉群。
心火位居上,为离卦;肾水位居下,为坎卦。摇头摆尾,水升火降,坎离交泰,心火乃去。
腰部屈伸运动带动上体俯仰,吐字发声,导引督脉及膀胱经,有效刺激了命门、腰阳关、肾俞、委中等穴。
肝主筋,开窍于目。怒目以疏肝,撑掌以强筋。
马步,足趾抓地,提踵落步;手指开合,上肢平伸; 有效地刺激了手足三阴、三阳经,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 练习时,讲求形、神、意、气相结合,以舒展筋骨、牵伸经络、调和气血。 主教老师简介:
▼温馨提示:大家想要跟着李羚医生学习可以进入到我们的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线上交流,通过线上视频一起来学习哟! 未绑定的用户具体操作请看本组第三篇文章。 已绑定用户可点击下列步骤指引来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