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段锦火了,精准导引术

 天乐书生 2023-08-24 发布于河北

Image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对强健体魄、提升工作效率、延缓老化过程甚有助益,是每天作业前或休息时调理身心、活化气血的最佳导引术。

练习八段锦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不可一曝十寒,否则功效必大打折扣。

八段锦以人体脊柱为中心,通过左右对称、前后协调、上下协同的操作技巧,起到运行全身气血,强身健体的养生康复作用。

此日常可根据自身情况单独练习相应功法,并按3、6、9、12的次数递增运动量。体质较为健康者若自觉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可直接练习八段锦全套功法3至6次,以微微出汗为宜。

Image
Image

两手托天理三焦

Image

八段锦第一式

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肚脐之间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两手交叉,拔伸腰背,提拉胸腹,活动颈椎。使全身气机流通。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向头顶,本势动作中双手在体前的上捧、托举以及下按很好地疏通了手少阳三焦经,使气血升举。

【动作要领】

两腿自然站立,两足平开,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手臂上举时: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

手臂下落时:两臂一起徐徐落至体侧,同时用嘴呼气,调息。上举与下落反复连做7次。

养生作用

双手托天理三焦中的“三焦”分别指的是上焦有心肺,中焦有脾胃,下焦有肝肾,当掌心用力向上托时,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疏通的就是三焦经络。

主要调理:三焦不通、肺脾不适引起的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

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Image
Image

左右开弓似射雕

Image

八段锦第二式

左右手似拉弓射箭,可以使长期伏案工作的朋友们拉伸肩背部的酸痛等不适感,并增加肺活量。

扩胸展肩,可以起到刺激督脉、背部俞穴的作用;

单臂从对侧胸前如拉开弯弓的动作,针对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调理心肺脏腑功能;

注重食指的牵引,即强调对手太阴肺经的调理。

【动作要领】

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身前,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胸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意如拉紧弓弦,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收回胸前,并收回左腿,还原。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

养生作用

左右开弓似射雕中强调“开弓”的姿态,前手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会有麻胀的感觉。

主要调理:肺部疾患及肩臂疼痛等症的辅助治疗,或肺病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Image
Image

调理脾胃须单举

Image

八段锦第三式

左右上肢松紧,配合上下对拉拔伸,牵拉腹腔,按摩脾胃肝胆,对于久坐的朋友们有促进消化的益处。

本势动作通过上下对拉,起到按摩脾胃中焦肝胆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刺激胸胁腹部的经络及背部俞穴作用。

【动作要领】

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上举时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养生作用

调理脾胃需单举强调两只手一上一下的上下平衡,左右两臂轮替托举、下按,根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两臂一升一降,共同调节气机的运行。

主要调理:脾胃消化不良,易胀气便秘等不通畅的情况。

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圆。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Image
Image

五劳七伤往后瞧

Image

八段锦第四式

五劳是指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七情内伤,五劳七伤很多是指今天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

本式动作包含转头,扭臂,挺胸,调整颈椎肌肉紧张度,缓解酸痛,刺激胸腺周围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动作要领】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挺胸,两肩稍向后引,身体徐徐左转,至极限处,双目同时后望,略作停顿,调息。然后依前式,再向右转。如此反复做7次。

养生作用

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通过颈部的旋转,产生对颈部横断面相对应的脏腑区的调节。手臂动作可以刺激手少阴心经,改善“心主神明”的功能,避免不良情志的影响。

腰腹部旋转运动可以疏通带脉,带脉总束诸脉,使得调柔,有益于五脏劳损。

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Image
Image

摇头摆尾去心火

Image

八段锦第五式

心火容易引起口臭口疮、心烦失眠、便秘等症状。

本式动作包含上身前俯,臀部摆动,使心火向下降,同时可以使下半身阴气上升与阳气相合,缓解阳气偏亢的状况。

【动作要领】

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

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

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十数次。

养生作用

本势动作能够刺激大椎穴,其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通过刺激大椎穴起到疏经阴阳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

同时本势动作要领在于健肾而去心火即强身,肾属水,强健肾达到以水制火的效果。

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Image
Image

双手攀足固肾腰

Image

八段锦第六式

前屈后伸,双手攀脚,使双腿和腰部得到充分的拉伸牵扯,调理腰肾的肌肉,强肾健体。

本式动作以俯身下按、攀足挺臀为主,要用腰部的力量带动身体完成。头颈、背腰、下肢后部的软组织都会受到最大限度的牵拉、伸展,全面激发体内气血循环。

【动作要领】

静站而直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

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养生作用

本势动作中通过俯、仰、双手按摩而刺激任督二脉、足太阳膀胱经、命门、委中、腰阳关等经穴,达到固肾强筋骨健腰的作用。

适宜人群:患有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疼痛等症。亦可用于腰、背、胸、膝等部位的功能锻炼

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Image
Image

攒拳怒目增气力

Image

八段锦第七式

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长期静坐的人群,气血瘀滞严重者有很好效果。

本式动作以伸展拳臂、瞪眼怒目为主,拳臂后展、出拳前伸的动作可以调动胸中之气,使气血通畅

【动作要领】

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刀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

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

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十数次。

养生作用

本动作中攒拳怒目有助疏利肝胆、提高人体反应能力。同时,整节动作配合身体的侧转和起落,可加强全身筋骨的协调平衡,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适宜人群:久坐或者缺乏运动,气虚气短,乏力纳呆,以及上肢风湿麻木疼痛等症。

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Image
Image

背后七颠百病消

Image

八段锦第八式

八段锦的收官之式,颠脚而立拔伸脊柱,下落使身体震颤,五脏六腑在胸腹内轻微摩擦,有利于全身的气血通畅。

本式动作以握拳提踵、颠动身体为主,通过全身上下“抖”,可有效放松全身各部位、提高小腿后群肌力。

【动作要领】

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

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反复练习十数次。

养生作用

足三阴、足三阳经交会于足趾,本势动作双足十趾抓地可刺激足部足三阴、足三阳经,起到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足跟震动的动作可刺激脊柱、督脉,从而通畅全身脏腑经络气血。

适宜人群:气血失调所致诸症及颈、项、腰、膝、脚踝、足趾关节活动不利、疼痛等症。

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Image

八段锦8式收藏版

最佳导引术

一极品牌课程&导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