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千年养生

 非常名5591 2017-02-22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内容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统医学巨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约成书于东汉以前 (一说在秦汉之际)。“经”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以假设问答的形式,解释疑难,故名为《难经》。全书共分八十一难,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墓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约在公元205年完成。他归纳前人的精辟医理,收集历代名方、验方,又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完成了这部十六卷的传世医学巨著。这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受到了历代医学家的推崇。此书在方剂学方面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的有效方剂,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并非为神农所著,成书年代应当在东汉时期书名冠以“神农”,应是借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在这部书里,首创了药性分类法,将365种药物按上品、中品、下品分为三类,上品应天,久服不伤人,可以轻身延年;中品应人,可以去病补虚;下品应地,多有毒,不可久服,能破除邪气。书中除了记载有这些药的性质、作用和采集加工方法。还阐述了中药用药的理论和服药方法。

国粹:千年养生

千年养生     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其历史几乎和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一样长,或者说它就是中医的一部分。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又称“摄生”、“长生”等;老子的《道德经》首先提出了摄生、长生等养生概念。 

养生思想

养生其实就是保养生命,使生命长存的意思。虽然各家各派养生的方法不同但这个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指导当时养生的主流思

想。老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这和道家的修炼功夫是分不开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养生观,在自己的著作中专题论述养生理论,并且提出了有关精神、形体及气息养生的方法。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在养生方面注重人格精神修养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倡导仁爱精神,用儒家的伦理来加强人性的修养,最终实现“仁者寿”的目标孔子认为人不要过于执著,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不仅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养生的道理。

由于古人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秦汉时期就明确认识到不同的季节时令要有不同的养生法则,以适应四季的更替.《黄帝内经》说:“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就是要人们根据四季气候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起居饮食。《黄帝内经》中不仅有对养生理论的完备论述,还涉及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包括精神调摄、形体锻炼、饮食调养、环境适应季节养生、起居规范、针灸按摩、导引气功、药物调养等形成了完整的养生体系。

说到养生长寿,中国上古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寿者—彭祖,传说他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他非常善于烹调雉鸡羹,尧帝的时候,他因为进献此羹,尧帝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舜帝的时候,他师从尹寿子,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到商代末年,彭祖已有767岁(或说有800余岁)。尽管这么大年纪,可仍不显衰老。他自幼喜好恬静,不追求名利,不汲汲于世事,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商王请他作大夫,他接受了官职,却常常以有病为由,不上朝听政。他精通药物补养和导引之术,常常服用一些丹药,并且每天闭气导引他出游的时候,从不乘车马,即使要出外很多天,也不带干粮。如果身体疲乏不适,他就用导引术引导真气周流体内,使四肢九窍以至毛发都气流通畅,身体又舒服如初。商王曾向他请教长生之术,但因其荒淫过度,并未能长生不老而彭祖却成了长寿的象征。 

国粹:千年养生

国粹:千年养生

饮食养生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饮食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饮食的调配。寿星彭祖就非常擅长烹饪,因此被尊为厨师业的鼻祖。商代的丞相伊尹,既精通烹饪又擅长医药,曾撰写《汤液经法》,记载了很多中药方剂。

周朝时按医疗性质把宫廷医生分为四类:疾医、疡医、兽医、食医。其中食医就是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药性学说,以药食同源的理念为基础,专门研究饮食疗法的医生。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运用藜、霍、薇、蕨等植物和一些肉类来调配具有保健作用的饮食。最著名的要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他身边有易牙、开方、竖刁三位食医来专门为他调配饮食。《神农本草经》中收录的药用食物达到了50多种,《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6个药膳方剂。

国粹:千年养生

五味入五脏:在中医看来,食物与药物一样,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调节人体的脏腑气血。而且食物的性质比药物要平和,因此更适于日常服用。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这五味又分别对应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以五味可以补养五脏,但又不能太过,否则不仅起不到补养的作用,反而会损伤脏腑之气。从阴阳的角度来观察五味的性质,那么苦辛可以化阳,酸甘可以化阴,苦咸可以涌泄,甘淡可以缓中。运用这个法则,结合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可以建立起有针对性的食疗方案。

阴阳调和:食物中如果阴性的物质太多,就会滋腻凝滞,有碍脾胃功能;如果阳性的物质太多,就会容易升阳动火。因此在饮食烹调过程中,讲究阴阳调和:在养阴的食物中,要加入花椒、茵香、肉桂等阳性的调味品;而在扶阳的食物中,要加入笋、菜心一类的东西,以免火热太盛。滋阴之品多生长在水中或背阴之处,如海参、银耳、燕窝、龟甲、菌类等,具有养阴生津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身体阴液不足,日燥咽干,虚烦不眠,盗汗腰酸的病症。养阴的食物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人不适宜经常食用。扶阳之品多具温热之性如羊肉、鹿肉、动物肾脏等,具有扶阳补肾,温里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身体热量不足,怕冷腹泻,阳痪遗精等病症。扶阳之品温热而性燥,阴虚有热,湿热内盛或患有疮疡的人不宜经常服用。

以类补类:这是中医食养的一大特色,也是备受争议的方法。比如以肝补肝、以心补心、以肺补肺等,这主要是针对虚证而言。草木植物的枝可以对应四肢,比如桑枝就常用于治疗四肢疼痛;种子沉降多入肾,比如莲子、芝麻等都有补肾的作用。

食疗

调味品中的良药——生姜

生姜就是新鲜未经千燥的姜,味辛而性温,是中国人最常用的调味品,而且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孔子说:“不撤姜食。”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食姜已相当普遍。生姜具有发散风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

风寒感冒初起的时候,身上感觉有点发冷,可以用100克大米煮粥,粥快好的时候放入5片生姜、3段葱白,再煮5分钟。然后撇上一小勺醋,趁热将粥喝下。盖上被子睡一觉,出点汗,感冒就能很快得到控制。

月经期腹痛的女性,可以在月经期开始的时候,用生姜和红糖煮水喝,能够很好地缓解疼痛。

在吃螃蟹、吃海鲜的时候,总要放上一些姜,这是因为螃蟹、海鲜都是寒凉的食物,吃多了胃会不舒服,而生要具有辛温之性,能够中和螃蟹的寒性。

还有一些胃不好的人,容易呕吐,甚至吃药也吐,这时候喝一点姜汁,能够温胃止呕,许多中药方剂里面都有生姜,也是为了照顾脾胃。

能消食减肥的水果——山楂

山楂是中国北方常见的水果,秋天收获。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古人认为山楂能够帮助消化油腻的食物,所以有生活经验的人在炖肉的时候,都会放几颗山楂进去,这样肉容易炖烂。 

小孩子吃饭往往不知饥饱。尤其是碰到喜欢吃的东西。很容易吃撑,所以食积是小孩最常见的胃肠疾病.食积虽然不算大毛病,但小孩脾胃功能不够强健.时间长了会损伤小儿消化功能。出现不思饮食,身体消瘦,甚至腹部肿大的状况山楂就是治疗小儿食积的好东西,不仅具有很好的消食作用。而且味道可口。中医里有三味药:山楂、麦芽、神曲,合称“三仙”,是常用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现代研证实,这些药物里都含有消化酶,可以促进消化。 

另外,山楂还具有活血化疲的作用,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够降血脂、降血压,所以山植也可以降脂减肥,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希望减肥的人,可以经常用荷叶、山楂、芦根一起泡水喝,以帮助排出多余的脂肪。

一身皆是药——莲藕 

植物的不同部位,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很多植物的多个部位都有药用价值。植物的根部一般都具有沉降的作用,茎部具有通气的作用,花、叶大多具有宣发升散的作用,种子大多具有滋润补益的作用。而常见的食物中,莲藕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一身都是药:莲子可补益脾肾;莲子中间的胚芽叫莲子心可以清心火;莲藕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藕节可以清热止血;荷叶可以除湿清署热。还有荷花花蕊、莲房等都可以入药。 

善治富贵病的食物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上有了很大改善。同时运动减少,因此糖尿病、高血压、离血脂的发病率急剧上升,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饮食上的调节也非常重要。一些具有清热利湿养阴作用的食物,尤其善于防治富贵病。

荸荠:把鲜孽养榨汁,做饮料喝,适合高血压伴有便秘的人。

桑葚:洗千净后榨汁,可以与少许黄酒兑在一起喝,适合离血压出现阴虚症状的人。

鲜藕:选择鲜嫩肥大的藕,去掉藕节。榨汁后过滤掉渣滓,做饮料喝,可以通气利水,养胃生津。对高血压和搪尿病患者都有好处。

山药:削皮以后切成片,和大米一起煮粥吃,能够养胃益阴,适合糖尿病人。

丝瓜:可以通气利水,炒着吃、煮汤吃都可以,适合血压、血脂高的人。

牡蛎:具有养阴降气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息者,牡砺最好是连壳一起煮汤喝,而且煮的时间要长。这样才能发挥牡蛎的功效。

桑白皮:桑白皮是桑树的根皮,用它泡水喝,适合身体肥胖的高血压患者。

引导养生

导引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所谓导引,就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通过一些特定的呼吸和锻炼方法,使脏腑气血调和,骨骼肌肉灵活柔软。导引术大多简便易学,对场地要求不高,很适合自我保健。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古人创制流传下来的导引方法,至今仍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喜爱。

导引术目前虽然被纳入了运动养生的范畴,但是与一般的体育运动的概念还是有区别。中医所说的运动不仅包括肢体的运动,还包括气血的运动。那些以静坐冥想为主的导引术虽然没有明显的肢体动作,但是锻炼得法一样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适合那些无法承受体育锻炼强度的人群。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医学家华佗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而创制的健身方法。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认为人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畅造成的,如果人体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不易生病了于是华佗有时间就细心研究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仔细观察各种动物的动作,模仿猛虎猛扑呼啸,模仿小鹿愉快飞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跃,模仿黑熊慢步行走以及模仿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创造了五禽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鹿戏:按上面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挺伸。如此再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席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席;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杆(如单杠、门框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杆,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杆,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杆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后,两臂如鸟舒展翅膀般伸缩7次。

八段锦是八节导引动作,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其名称出自北宋洪迈的《夷坚志》,分为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文八段为坐式,适合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

武八段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二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靛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头平高,距身体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而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待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6次。

3、调理脾胃臂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8次。然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此为左势,右势反之。

4、二五劳七伤向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

5、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但不要着地。反复练习7次。

文八段

1、叩齿集神:先闭目冥心,盘坐握固,静思集神,叩齿三十六次。又两手向项后,数九息,然后移手各掩耳,以食指压中指,用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反复二十四次。

2.撼摇天柱:先须两手握固,然后摇头左右顾看,肩膀随之转动,共做二十四次。

3,舌搅漱咽:以舌搅口齿及左右颊三十六次,待津液生,再漱三十六次直至津液盈口,分作三口,像咽硬物一样咽下。

4、手摩肾堂:此法用鼻吸清气一口,咽之。然后搓手至热,然后手摩肾堂三十六次。

5、单关辘护:俯首,弯曲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般右手也如此。

6、双关辘护:左右肩同时随手臂圆转,如绞车一般,做三十六次。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即夹脊关)上入脑部,鼻吸清气一口,然后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

7、托天按顶:盘坐,两手相叉,向上托空,向下按顶,各做九次。托要用力,如重石在手,同时腰身都要极力上耸。

8、俯首钩攀:用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然后收足端坐,收手握固。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再吞,再从头开始做。凡做三十六次的动作改为做二十四次。

想丹田火自下而仁遍烧身体,静坐片刻,收功。

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国古代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拳理论直接来源于道家思想道教继承和发展老庄的道家思想,在重生贵生、尊道贵德的宗旨指导下,有一系列养生修身炼己、以求长生久视的锻炼功法,集中且精当地体现在太极拳功法拳理上。在太极拳中,讲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柔弱胜刚强”,这些都来源于老由道家哲学。  

陈氏太极拳可称太极拳的鼻祖,是清初河南焦作人陈王廷所创。陈王廷的拳法受明代名将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太极拳套路。陈王廷创造性地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结合在一起,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同时,他运用经络学说的理论,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微微旋转使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周身,设计的动作连贯而圆活,使经络气血通畅。这些使得太极拳不仅是一项武术运动,更是能增强体质、强身延年的保健运动。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师于河南焦作陈家沟陈长兴(陈式太极拳传人),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因此,杨式太极拳是流传最广的太极拳,据统计,全球有三亿人在习练杨式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武术大师。他先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民国初年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他融汇各家拳法的长处,参合太极、八卦、形意的精义,而成孙氏太极拳。1909年俄国及欧洲格斗冠军、大力士、拳击家、柔道家彼得洛夫途经沈阳,夸口夭下无敌,拳打中华武林。孙禄堂闻讯后非常气愤,决心前往打擂。彼得洛夫打在孙禄堂的小腹上,如打在铁石上一般。几个回合下来,彼得洛夫就被孙禄堂一拳打下了擂台。1920年,日本大正天皇钦命大力士、日本全国柔道冠军坂田一雄前来中国与孙禄堂比武,孙禄堂轻而易举把他摔倒在地。坂垣拜服在地,要求拜孙禄堂为师,被孙婉拒。从此以后,孙禄堂的威名远扬日本。

国粹:千年养生

日常引导法

除了成体系、成套路的导引术之外,还有一些自古流传的导引方法,动作简便。非常适合自我学习与练习。每天展起或睡前,坚持进行,具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吞咽津液法:人体的唾液备受古代养生家的重视,被称为“金津玉液”。每日起床后以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津液充满口腔,然后分数次将津液缓缓咽下。身体感觉不适时也可吞咽津液,几分钟后便会觉得神清气爽。

闭气消食法:当消化不良,感觉胃部胀满的时候,可以深吸一口气。闭紧嘴唇,将气咽下去。胃部会立即感觉舒畅。平时也可以经常练习腹式呼吸,这效果更好。

运目法:盘腿端坐,微微闭目,眼珠转动14次,然后紧闭眼睛,片刻后忽然睁大眼睛。这个锻炼方法能够防治眼病。

聪耳法:安静坐好, 用双手掩住耳朵,憋一口气,将头前后级慢俯仰7次.然后松开手。这个方法可以防治高血压和耳鸣。另外时常用手揉搓两耳前后左右也可保护听力。

按摩肾俞法:每天临睡前,坐在床边,舌抵上颚,把手放在肾俞穴处,上下轻搓120次,然后就寝。这个方法对遗尿、尿频、腰疼都有效果。(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正对着肚脐)

按率涌泉法:每天晚上,一手握足,另一手在足心一往一复地按摩,至少按尽100次,这个方法可以防治阳疾、腰疼等病症。(涌泉穴在足底上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牵脐法:肚脐,中医称为“神姻穴”.是很重要的保健穴位,每天躺在床上,把手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旋转按摩100次,再逆时针旋转按摩100次,可以预防胃肠疾病,有便秘毛病的人尤其适合练习。

国粹:千年养生

千年宫廷养生古方

千年养生 - 博粹堂中医馆

熏蒸被人们用来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早把这种外治作为治病的重要治则。而且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治疗疾病。经过几千年的变迁至今,薰蒸疗法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已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

传统熏蒸疗法是把中药煎煮后借用其热力及药理作用熏洗患部的一种外治疗法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熏洗的时候,由于温热和药物作用,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熏洗疗法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强身保健的方法,尤为历代医家和患者重视并普遍使用。 

药王谷魅熏是一种“自助式”的养生保健。熏蒸过程中根据舒适度自由调节,无需专门的保健技师服务,在休闲,自主保健上更专业,满足了亚健康人群的需要。

彻底清理一下盆腔垃圾和阴暗潮湿的子宫内环境,让细菌无处藏身!还你一个干净的私密环境,药王谷魅熏,您值得拥有! 

这些女性需要魅熏帮你:

1.白带异常、异味、阴部瘙痒、干涩、灼痛、尿频、尿急、腰酸、腹痛等不适生殖系统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妇科疾病者.

2.痛经、经血不畅、有血块、经色发黑、经期延长、月经稀少、月经周期紊乱

3.阴道松弛、干、涩、性生活疼痛及性欲或性愉悦感降低、性生活质量下降。

4.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体重迅速增加、小腹赘肉、乳房萎缩变形及更年期提前。

5.产后、人流、计划生育手术后预防感染,恢复体质。

6.久坐、熬夜、旅途、性生活后、经期前后、排卵期的保养.

7.预防子宫、乳房、卵巢肿瘤.

8.皮肤暗黄无光泽、松驰粗干、皱纹增多加深、反复出现色斑。

熏蒸功效:

1.改善血液循环:中药熏蒸法能够温暖寒冷的下腹部和改善血液循环,所以能够使用于月经痛、月经不调、带下等女性疾患。同时能够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

2.缓解痛症:改善下腹部的血液循环和促进淋巴液循环,缓解月经痛、下腹部痛、腰痛、神经痛等并能够让肠子舒服。

3.杀菌作用:强的杀菌力将直接影响患部而时常能够保持清洁,有助于改善女性疾患(阴部瘙痒、带下、外阴部臭味)肛门疾患(痔疮、痔漏、脱肛)等。

4.消炎作用:消除炎症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肛门疾患、前列腺疾患等。

5.收缩作用:坐熏器使用于产后时有助于生育所导致的子宫及阴道的收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