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伦威尔与英格兰共和国

 cat1208 2020-03-19


按:上一次,讲到了查理一世之死。本文主要讲述克伦威尔以及英格兰共和国。本文是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现通译为《英语民族史》)的读书笔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读译著。前三章参见: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一)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二)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三)

………………

今天,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英国一直以来都是君主国。实际上,1649年至1660年期间,英国建立过一个短命的共和政体,国号是“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上文,我们讲到查理一世之死。当时,君主制被废除,上议院被撤销,国教陷入瘫痪,下议院议员寥寥无几,人称“残余国会。”
 
这一时期,保皇派和罗马天主教徒成为当局压榨的对象。他们被处以大笔罚款,不得不出售地产,上交罚金之后,只能留下一部分地产。因此,许多土地进入了买卖市场。(p.694(耐人寻味的是,查理二世复辟之后,只是归还了直接没收的那一部分土地。后革命时代的土地变更造就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王朝即便有心但也无力重新调整产权。这个话题后续还会讲到。)
 
“残余议会”挑起了与荷兰的冲突。1653420日,克伦威尔利用民间的不满情绪,取缔了“残余国会”。(p.695
 
至此,塞尔登和柯克为之努力,皮姆和汉普登等议会派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寿终正寝。从西门·孟福尔时代到《权利请愿书》这几百年中,人们所确立和珍视的立宪程度和保护措施被暂时抛弃了。一个人的意志成为英国的主宰。克伦威尔承认自己实行专横的统治,但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受之于天、得之于民。pp.696-697
 
克伦威尔的尝试
 
解散“残余议会”后,克伦威尔试图成立新的议会。他希望议会能为自己洗白弑君的罪名,能在不偏离他的政策的前提下适当修改他的计划。可惜,这样的议会并不好找。
 
丘吉尔说,“议会是令人头痛的机构,它善于在选民意见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集体意见。克伦威尔寻求一个能够限制他的独裁,而又不反对他的意志的理想的议会。他对各种可能的方案作了尝试。”p.700
 
第一次尝试是在“残余议会”解散之后。他亲手挑选了一批政治可靠、信奉清教的要人,这个议会不是选举产生的,史称“贝尔伯恩议会”,因为其中一名成员叫作贝尔伯恩。然而,这些贤人很快让克伦威尔大失所望。他们企图使教会和政府分离,取消教会什一税,却又不给教士提供任何生计。他们还试图改革税收制度,进而危及军人的军饷,让军方大为不满。
 
不过,为了避免再次避免驱散议会的丑闻。军官们迫使“贝尔伯恩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把权力交还给了克伦威尔。
 
第一次实践以这种方式告终。
 
之后,军官们起草了一份“施政纲领”。丘吉尔评论道,“这是英国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成文宪法。”p.701 根据这份纲领,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职权,并受到政务院的限制,政务院有七名军官和八名文官组成,他们将终身任职。p.701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军事寡头集团,
 
1654年,英国按照新的财产标准选举产生了一院制议会。在9月,议会刚刚开会,便暴露出强硬的共和派倾向,其中的共和派集团不但不感激军事将领和护国公对共和观点的支持,反而企图把“新宪法”撕得粉碎。克伦威尔立即将其逐出议会。然而,剩下的议员依然不买账。他们企图限制护国公对军队的控制权,并主张裁减军队并削减军费。这种做法未免过于天真。克伦威尔在“施政纲领”允许的期限内解散了下议院。p.702
 
这是第二次受挫。
 
16553月,保皇派发起一次未遂的起义,当局同时还掌握了其他的政治阴谋。为了稳定秩序,克伦威尔决定实施军事独裁。
 
他把英格兰和威尔士划分为十一个区,每个区由一名军政长官镇守,派驻一支骑兵和经过改编的民兵。各区的军政长官有三种职能:维护社会治安,对公认的保皇派征收特别税金,推行清教徒的宗教观念。p.702
 
对西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有的税收难以满足开支。克伦威尔像查理一世那样,被迫重新召集议会。老问题显然是回避不了的。
 
于是,第三次尝试开始了。
 
当时,军政长官们保证,在他们的操盘下,可以选出一届恭顺的议会。然而,平均派、共和派和保皇派利用民众对军事独裁的不满情绪,使一批反对护国公的议员再次当选。克伦威尔滥用“施政纲领”中的一项条款,把他的一百名政敌摒于下议院之外,另外五六十人自动辞职,以示抗议。在这种情况下,克伦威尔让议会批准军政长官实行地方统治的企图仍然遭到强烈反对。余下的议员表示,“他们渴望一个受到法律限制的统治力量。”p.702-703
 
有趣的是,这时候,一批律师和绅士决定劝进,希望给克伦威尔带上王冠。他们的理由是:护国公的称号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而国王的称号则受到限制。这是后革命时代常常遭遇的问题。他们在1657年提交了《请愿与忠谏书》。它不仅要求恢复君主制,还要求重建议会,通过提名组成上议院,大力削减政务院的职权。克伦威尔颇为心动,宣布“赞成这个建议”,但是,军方将领和士兵一致反对君主制。不得已,克伦威尔只好满足于获得任命护国公继承人的权力。16575月,他批准了新宪法中的主要条款,只划去了国王的称号。
 
根据《请愿与忠谏书》,克伦威尔同意被他赶走的议员重返议会,他的心腹则调到新生的上议院。共和派议员仍然向当局发难,后来,克伦威尔认为他们正在策划重大阴谋,于16581月,突然解散了议会。按照丘吉尔的说法,“这届议会是他召集的历届议会中对他最友好的。”p.703

清教政府的一些特点
 
这里谈一谈克伦威尔政府的施政风格,这是一个清教政府,常常以上帝和圣人的名义行事。
 
他们热衷于扫除恶习。打赌和赌博活动一律受到禁止。通奸要处以死刑。酗酒遭到打击,酒馆被封闭。发誓者也要受罚。清教徒对圣诞节更是反感。全国各地的五朔节花柱统统被锯倒,以免村民在围着柱子跳舞时做出伤风败俗的举动。在安息日除了去教堂以外,户外活动也要受到惩罚。p.705 在世人眼中,“清教徒”代表了一种苦行禁欲的形象,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丘吉尔对这个清教政权毫不客气。在他看来,这个清教政府的伪善和贪婪是无法容忍的。王室和主教区的地产被军事将领们瓜分。“对全国民众来说,克伦威尔的政权是由无数可耻的小霸王组成的,因而成为英国古今最令人发指的政权。英格兰人首次发现,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他们毫无发言权,他们的仇恨和愤怒由于无处发泄而日益强烈。过去的国王或许掠夺了贵族和富人,而眼前这些统治者则通过血腥的非法行为飞黄腾达,甚至擅自规定每个村子的生活习惯,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 p.705 此时,英国人盼望王室复辟的氛围逐渐出现。

克伦威尔的遗产
 
尽管如此,丘吉尔也承认,克伦威尔希望为自己的权力找到道义基础,对自己的国家和上帝有一种责任感。他确信自己是选定的英国最高统治者,但他愿意和别人分享权力,只要他们同他保持一致就行。(这一点可真不容易。)假如议会批准他制定的法律和要求的税收,他愿意通过议会实行统治,甚至渴望这样做。然而,他的宠幸和清洗都没有使议会服从他的意志,他被迫一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最终走向了军事独裁。p.706
 
当然,在许多方面,克伦威尔的独裁仍然不同于现代的专制。虽然报纸受到压制,保皇派受到迫害,法官受到恐吓,地方权力受到限制,但是,共和派作为一支合法的反对力量却一直存在。私人财产受到保护,对保皇派罚款以及允许他们交出一部分地产赎罪的做法,也要经过办理正式手续。几乎没有人因政治罪被处以死刑,也没有人不经过审讯就受到无期监禁。p.706

克伦威尔还有持有宗教宽容的观点,当然只限于新教各派之间,并不包含罗马天主教、主教制度或教友派。不过,纯粹的宗教迫害很少发生,罗马天主教徒没有受到严重伤害。议会打算折磨并处死亵渎神明的教友派信徒和唯一神教徒,克伦威尔出而保护。p.707
 
165893日,护国公逝世。丘吉尔评价道,“他是杰出的军人和政治家,不过同英格兰的民族精神却是格格不入的。”p.708

理查德·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

 
护国公死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他在临终前指定长子理查德为继承人,当时无人表示异议。理查德心地善良,可是缺少魄力和能力。他起初得到军队的承认,登上了父亲的宝座,结果当他准备行使职权时,却发现自己徒有虚名。至此,王室的复辟,已经呼之欲出。
 
短暂的共和实践告诉我们,在英国这个有着悠久君主制传统的国家,克伦威尔可以废黜国王,却无法获得国王统治的正当性。军政府可以废除君主制,却代替不了君主制的功能(例如,军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始终无法理顺)。这些是僭主政治的致命缺陷,也是后来英国人重新请回王室的原因。不论共和派如何反对,在后续的宪制探索中,君主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