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老子|知止不殆

 李叔狠生气 2020-03-19


01

作品简介


印文:知止不殆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20×20毫米

这是一枚朱白文兼有的印章,全印四字,两字为朱文,两字为白文。这样设计是基于这四个字笔划的多寡相差较大的情况而定的,知殆两字笔划较多,故用白文;止不两字笔划相对少些故用朱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印面的分朱布白能较匀称。此外,知与殆,止与不又构成对角呼应。所以这样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是设计是一回事,刻出来的效果又是另一回事。这枚印章虽然在设计上花了一些心思,但是没有刻出想要的效果来。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总是无名的,是朴,朴虽然细小,天下却没有谁能支配。侯王如能保有它,万物自然会宾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气相合则阴阳相互融通,所以就降下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民众没有要求它这样做,它却自然分布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出现后,才产生了各种名称。

知止可以不殆:知道限度才可以避免发生危险。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为天下所归,如同河川流入江海。

引自汤漳平、王朝华的《老子》

亦仙读老子 第32章 From 篆刻学堂 00:00 00:57

03

品味经典


道可以理解为存在于宇宙之间的自然规律,它无时无处不在,但又难以捉摸把握,甚至人们都无法给它一个名。因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宇宙的运行合乎道的规律,在运行的过程中便产生了新的物质,包括生命,这些因道而生的万物可观可感可触,人们为了区分,便给它们命名。有了名的万物之创造也是应该有限度的,知道这个限度才不会招致危险。万物因道而生,所以老子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他是说道为天下所归,如同百川流入大海。

早飞摄

04

说文解字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许慎《说文解字》

      

在许慎看来,止就是草木从地基里长出来,所以用止为足。对于他的这句话我有些不理解。他前半句说止是草木从地基里长出来,这又跟足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因此而要用止为足了呢?我好像找不到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但是以止为足倒是真实可信的。我们来看甲骨文中的止(如上图),画的就是人的脚。下部分较大的一个方框可以看作是脚板,上面那三短竖则可以看作是脚趾。有人就会问了,明明有五根脚趾,为什么只画三根。这是因为以三来表示多,而且甲骨文毕竟是文字,跟图画还是有点区别的,是文字就要求简洁,以最少的笔画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以最初的这个止指的就是足。是一个象形字,词性为名词。许老先生没有见过甲骨文,但是他也能判断止为足,真是十分地了不起!

在使用的过程中,止的意思又有了拓展和变化,这个现象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古人造的字本来就是十分有限的,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却与日俱增,当新的字还没有造出来时,就借用现有的字来表达一个与其本义相近的意思,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字的含义就会不断地扩大。

止本义为足,而人的足又是经常要走动的,所以止又有了至、到、临等意思。如《酉阳杂俎》:群龙凡一十四处,皆化为老人,应召而止。这是说群龙都变成老人,听到召唤就来到了。但是人的足又不能总是走下去,走到目的地了,它总得停下来。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这个也是止最常用的意思。人走到了目的地之后,有可能住下来,因而止又有了处所、居处的意思。如《酉阳杂俎》:某弊止从此数里,能左顾乎?意思是说我的住址离这里数里地,你能光顾一下吗?

老子语:知止可以不殆。这一句中的止当然是停止的意思。能把握分寸,懂得停止才不会至于危险之地。这个道理恐怕人人都懂,但是行走于江湖,往往身不由己,明明知道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无法停下脚步,直至粉身碎骨,葬送了卿卿性命。如是正义之事,有可能因此而名扬千古;倘若是不义之举,又只能遗臭万年了。止与不止,如何取舍,实在难以定夺。所以在出发之始选择哪一条道就非常的关键了!

05

名印鉴赏


这是一方战国时期的玉印,纵17毫米,横17毫米。现收藏于朵云轩。印文内容下期公布,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西方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