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宋咏阳3l4kgmiz 2020-03-20

在人的生命中,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几乎没有可能。——叔本华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中国谚语

狗改不了吃屎。——中国谚语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曹雪芹《红楼梦》

社会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都期待那些恶人、大坏蛋变成“好人”“大好蛋”,并且美其名曰“浪子回头金不换”。那么,一个人可能变好吗?根据我的观察,这世界上没有从坏人变为好人的情形,也根本不存在由好人变为坏人的情形。我身边的一些人,他们从小就是坏人,到了青年也是坏人,到了中年也是坏人,到了老年到死之日依然是大坏蛋大臭蛋。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浪子回头金不换”,也就是“坏人”变为“好人”的情形,到底是什么出现的?因为他本来有着好的本质,只不过是之前外在的表象为“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好或者坏的本质是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的。只不过,是我们认错了人,把一个本质坏、外在表现为好的人错认为是好人,或者是把一个本质好、外在表现为坏的人错人为是坏人,仅此而已。

浪子回头,还是浪子,甚至更浪,也更烂。所以我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以为一个坏人可以变好,否则我们就是被他的外在的表象所蒙骗了,他只是善于演戏,在你面前装好人而已。一旦条件成熟,他的狼子野心和浪子坏心就会充分展露,到时就后悔莫及。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对此问题,德国伟大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现代悲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叔本华早就教导我们,一个人的本质从来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他外在的表现。叔本华说:人一开始往往都热衷于欲望的满足,但是人终究会渐渐明白,生命是一种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生命的愉悦是多么地虚妄不实,这其中又包含多少阴险可怖的事情啊。正是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促使有些人变成了隐士、忏悔者和马大拉的玛丽亚。然而,根据经验观察来看,过惯了这种声色犬马、恣情纵欲的生活之后,再想过一种清净淡泊的生活,这样一种转变是绝无可能的,除非这个人主动地拒绝感官快乐。在人的生命中,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几乎没有可能。

为什么人的本性、秉性无法改变,对此问题,叔本华作了很好的诠释,他说,只要我们理解性格的本性,我们就会明白性格是高于并超越于实践的,在生命过程的影响下,它绝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尽管性格始终如一,依然故我,它还是需要在时间中外化自己,把自身具有的多样化方面展现出来。这就在于,性格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种是生命意志本身,它是一种盲目的冲动,即所谓的原动力;另一种是约束力,它是意志在理解世界只不过是意志自身之后,意志所要求的一种力量。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中国古代谚语“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充分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人的本质无法改变。“浪子回头”为什么会“金不换”呢,就是因为浪子无法回头嘛!

在伟大的作家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中,无论是“金陵十二钗”也好,还是其他的数不胜数的丫鬟、奴仆,还是包括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在内的所有人物,他们的命运就是在一开始就注定的,无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他们都无法改变他们自身的本质。比如,就贾宝玉来说,他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他虽然名字叫“宝玉”,但是确实仅仅是一块无用的石头。这块“剩下的石头”“无用的石头”不甘心,要体验人间生活,在“大观园”中关心许多丫鬟、奴仆,他把女人当人,也把丫鬟奴仆当人,但是贾宝玉依然是无用的,贾宝玉无法改变他自己“无用”的本质,他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他所关心的任何人。甚至贾宝玉越关心,他关心的人就死得越惨。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红楼梦》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展现的东西实在太多。贾宝玉作为女娲补天的“剩石”,女娲娘娘都不用他了,人间自然是不需要他的。虽然你从石头变成了人形,并且出生在富贵之家,但是这块石头“无用”的本质却未发生任何改变。

叔本华:人永远不会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