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医未病之病

 zgrzwd 2020-03-20

禾家庭

2020-03-05

《内经》明确地将人的状态分为未病、将病和已病。其中,未病包括病前将成未成、病中将传未传以及病后将发未发三种状态,针灸治未病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保健作用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

针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用于未病先防,不一定是预防某种特定疾病,而是通过培补元阳、养血滋阴,提升免疫力及整体调节能力,实现保健防病的作用,《医学入门》中就有提到,四季交替时熏灸可使“真气坚固,百病不生”。

此外,还可以针灸神阙、关元、气海等,可根据不同的防病需要及患者的体质等,选择针灸穴位和手法。

此外,古代医家还会使用针灸预防外感、哮喘及肺痿、消渴、脚气、疟疾和某些传染性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较多的有中老年保健针灸、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等针灸方法。


除了预防疾病,针灸还可以延缓衰老,《扁鹊心书》有“人于无病时长灸……虽未能长生,亦可得百余年寿矣”的记载。

参考文献:

[1]叶建.略谈中医针灸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名医,2019(05):115.

[2]洪亚群,唐克乐,王静芝.浅析针灸“治未病”内涵与外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1):2383-2384.

[3]王伟明,赵杰.针灸“治未病”的实践价值与应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9):3898-39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