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mengk4fz0yyf5h 2020-03-20

那些书法家们~第331篇

文/卢秀辉

惠栋是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嘉定钱大昕曾说过:“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独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自清以降,为研究经学者膜拜。惠家研究经学,乃是家业。有清一代,讲授汉儒的,首推东吴惠氏。惠家三代传经,惠栋的祖父惠周惕为创始人。能把一门学问被人称为家学,可见惠氏用功至深。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惠栋的祖父惠周惕少年时,受业于著名学者、书画家徐枋、汪琬。徐枋以明遗民自居,和惠周惕的父亲惠有声相友善。康熙十八年,惠周惕被举“博学鸿儒”科,因为遭遇母亲亡故,没有参加考试。康熙三十年惠周惕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派为密云县知县,卒于任上。惠周惕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等。

惠栋的父亲惠士奇,康熙五十年进士,官至提督广东学政,倡导读经。康熙问廷臣中谁工于作赋,内阁学士蒋廷锡推荐了三人,王顼龄、汤右曾与惠士奇。雍正初年,命惠士奇继续留任广东。应召入对时,雍正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罚他去维修镇江古城,在资金不济的情况下,惠士奇用光了家产,只好停工,被削去仕籍归里。乾隆元年,恢复为侍读,把他修镇江城的欠款全部免除了,令他纂修《三礼》。惠士奇师承家学,跟从父亲研究经学,极力矫正汉儒自魏晋王弼以来,空谈玄学、疏说经学的弊端。对《春秋》、《大学》究之尤深,有独到的见解。著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大学说》一卷、《交食举隅》三卷、《琴笛理数考》四卷。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惠栋自幼即笃志向学,在学问上下过一番大功夫。惠家又是有名的藏书大家,加上饱学大儒父亲惠士奇的亲自教导、日夜讲诵,惠栋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无不通晓。父亲的朋友临川李公绂一见到惠栋,聊了没几句,就对惠士奇说:“士奇,你有个好儿子,经学有继承人了。”惠栋跟随父亲在广东时,粤中儒士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六,时称“惠门四子”,常入署讲论文艺,与惠栋为莫逆之交,四人也自认学问远不逮惠栋。

惠士奇在广东提督学政时,惠栋就跟随他专事研究经学。父亲去世后,惠栋开始职业课徒著述,终身未仕。惠栋一生只在20岁时考中了秀才,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在功名上有所斩获。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研究经学方面。惠家数代深耕,“一门三红豆”,至小红豆先生惠栋时,才到达了学术上的高度。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惠家对经学的研究,最为傲然在易学。惠氏三代治易,至惠栋时,他的研究更是蔚然大观。满清入关,对汉文化如高山压顶,不堪其凌,对汉儒借文字诉述不满,更是在“圣心独裁”下,大兴文字狱,手段毒辣,诛杀凶残,打击峻厉,株连广密,处罚残酷,无所不用其极,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一时,汉儒噤若寒蝉,纷纷埋头于学问。

惠栋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尤其是父亲的遭遇更是让他痛彻心扉。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父亲一介书生,为官学政,只因为在回答雍正问题时,没有能够让雍正满意,就罚没家财去修镇江,还有天理?惠家毁家修城时,惠栋往来京口,常常饥寒困顿,过的比寒门还寒门,但他对父亲从无怨言。而惠栋遭父母两丧,从不以食废礼。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他对清王朝失望透顶。乾隆九年,惠栋参加乡试时,以经学观点入卷,拒绝用程朱理学语录来作八股文,被考官斥为不懂八股,他对科考从此伤透了心,不愿再参与了。年五十后,专心经术,课徒自给。陋巷屡空,处之坦如。

乾隆十九年(1754),雅好经史的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邀请惠栋入幕专心编辑校勘古籍,惠栋欣然赴扬州应聘。在此后的四年的时间里,他在扬州传播汉学,嘉惠学人。卢见曾邀请这些学者的目的,是帮助他刊刻《雅雨堂丛书》等一批经学著作。在选书、校勘、撰序等,惠栋用心至多,最见辛劳,尽力最多。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三十五岁的戴震也南下扬州,受聘于卢见曾幕府。见到了六十一岁的一代经学大师惠栋。这是乾嘉学风两位开创者的第一次见面,一位是吴派宗师,一位为皖派领袖。俩人在此后朝夕相处中,更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戴震阅读到了惠栋的著作,和惠栋对学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惠栋的学术观点对戴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戴震与惠栋的扬州晤谈,学术级别犹如南宋时陆氏兄弟与朱熹的“鹅湖之会”。不同的是“鹅湖之会”因双方学术理念不同,最终不欢而散。而戴震与惠栋,在年龄上有近三十岁之差,加上戴震对惠栋的学术持相当的认可,他们的探讨有了一致的取向,正如戴震在《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中题道:“惠君与余相善,盖深嫉乎凿空以为经也。”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他们“求本正源”的精神,吹醒考证经籍的风气。乾隆、嘉庆以后,更是以惠栋、戴震为代表的主张汉代儒经注为宗,专攻东汉许慎、郑玄之学,从《说文解字》入手,以训诂考证法治经,并扩大到史籍和诸子,形成了朴学。推动了哲学、文字学,促进了书法和篆刻的发展。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惠栋工书法,尤善隶真行。隶书取法《曹全》、《夏承》诸碑,又能参以己意。楷书工秀,出入于唐宋间,又不囿于此,下探赵子昂。行书有越明宋溯晋人,有古意,不落俗格,其书、其学、其人皆为高格,有古君子之风,飘飘于尘世而自清。

故事:「原创」乾嘉学风,对书法、篆刻起到的影响,让后人受惠至今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