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小陈茶事 2020-03-21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万物皆有轮回,二十四节气也不例外。

1月20日,将迎来戊戌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节气,天冷到极点,物极必反。

过了大寒节气,立春便要到了,新一轮的农耕即将开始。

古人说,大寒后五天,母鸡先感知春意,开始抱卵,准备孵化小鸡。再五天,鹰隼开始搏击长空。再五天,立春,坚冰冻透了河心。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了极点,就要开始转向消融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寒冬腊月,物候更迭,不变的是节气养生!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2》

大寒养生,关键字还是“藏”!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也就是说,养生也是要随着四时而有所改变,控制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有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养生,当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如此,才能让养生价值发挥到最大,不辜负我们的一番心血。

秋收,冬藏。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里,仍旧要学会“藏”一字。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冬为收敛、封藏。

小雪节气才收成,至大寒节气,彻底冰冻,封藏。冬至一阳初生后,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因此是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

加上大寒时节正值“四九”天气,天寒地冻,气候极不稳定,霜冻、降雪如老朋友,时常问候。

衣食住行,防寒、提供热量是主要手段。

大寒时节,保健以防“寒”为主。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防腰寒,双手搓腰;防足寒,热水泡脚。

此节气要预防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晾一些湿毛巾以保证室内湿度,避免过于干燥而引发身体不适。

到了大寒,还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又或者,及时喝一杯适合自己体质的茶水,补水同时还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3》

大寒节气,如何喝茶?

在我国,茶有六大类之多,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琳琅满目的茶类,丰富的选择,一时也会让人难以取舍。

我该选择清爽的绿茶,还是选择甘醇的红茶,还是选择清香的乌龙茶,又或者是选择陈香的老白茶?

真难选择!

大寒节气,养生还是要立足于“适合”二字,有此,可省却诸多烦恼。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适合自己体质的,才是第一选择。】

茶虽有六大类之多,但因茶性的不同,也有了门派划分。

中药药性理论将药材分为了“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特性,这种药理上的知识到了六大茶类这儿,也不妨借鉴一二。

寒——绿茶

温——红茶、老白茶、黑茶

凉——黄茶、新白茶

还有游走在这三种茶性之间的乌龙茶。乌龙茶,茶性平和、中庸。

这四种茶性,列位看官可对号入座。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绿茶,茶性寒凉,可清热降火。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青采摘下来后及时杀青,遏制茶多酚的氧化。茶多酚含量充足,有着不可小觑的清热降火的效用。

冬季在室内吹多了暖气,难免上火。或者吃了羊肉、牛肉一类温补的食物,也有可能让身体内残留火气。

此时,可喝一杯绿茶,将这些蠢蠢欲动的火气给灭了,避免出现口舌生疮、口腔有异味。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然,在冬季选择喝绿茶,也要懂得量力而行。

若是您的肠胃属于敏感一类,则不适合喝绿茶。寒凉的绿茶,反而会引发肠胃不适,倒违背了养生的初衷。

此时,我们可选择茶性清凉的黄茶和新白茶,这两种茶茶性不及绿茶含量,对肠胃的刺激作用小一点。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清凉的新白茶,不容易刺激肠胃。

说到清热解毒的效果,新白茶丝毫不逊色绿茶,甚至还小小地占据上风。这种莫名的傲娇,源自于工艺的特殊。

白茶的制作工艺,不揉不捻不炒,除了将茶多酚保留下来之外,还使得白茶中拥有丰富的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和茶多酚一起,构成了强大的保健效果。

是以,冬季里若是怕上火,泡一杯当年做好的白茶,未尝不可。

眼下年关将至,不少企业、工作室将开始年末狂欢,聚会、加班,这熬夜、饮酒、火锅,难免会给身体加把火,这时候一些体质容易上火的朋友就要注意了,防微杜渐,随身带一点儿白茶,用保温杯或者是玻璃杯泡了,防上火。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平和中性的乌龙茶,尽情享受香清甘活特点。

平和中性的茶,多种体质的茶友皆可品饮。这种中庸的特点,无疑成了年关的选购好选择,是最保险中庸稳妥的不二之选。

乌龙茶,派系多,结构清晰,有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等。

若是要论体面,自然要提及武夷岩茶。如水仙、肉桂、大红袍这类硬通货,在年底的茶桌酒席上,可是个香饽饽。

这三个武夷岩茶中常见的品种,若是山场好一些,属于正岩范畴,不仅品质好,更能在朋友聚会上,给你挣几分薄面。

且武夷岩茶那极具穿透力的茶汤,还能快速消除口腔的黏腻感,让你的口腔变得清爽。平和的茶性,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

真是一款熨帖的好茶!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温和的红茶、老白茶,老少咸宜。

冬季里,最少不了的还是一杯温暖的茶。

温暖,并不是指单一的茶汤温暖,而是指茶性温暖。寒冷冬季,喝一杯温和的茶,可暖五脏六五,通体舒畅。

在六大茶类中,说到温暖的茶,登时就能想到红茶。

暖色调的茶汤,温暖了眼眶。

温和的茶性,暖了脾胃。

用白瓷盖碗冲泡红茶,看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汤水逐渐变红。嗯,一大享受!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此外,温暖这个标签,还可以贴在老白茶、黑茶身上。

老白茶,经过多年的陈化,渐渐褪去了青涩感,更加成熟有魅力。温和而不失质感的茶汤,瞬间能唤起你的喝茶欲望。

黑茶,也不必多说。成就它温和、老实脾气的,来自于它特殊的后发酵工艺。经过着真菌这么一作用,黑茶变得温和不刺激,也更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养生则是要因体质选择。

根据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这才是喝茶的正确方法,才不会辜负我们的一番良苦用心。

腊尽残销春又归,大寒将至,一口暖茶待春生,老白茶红茶成首选!

《5》

大寒至,旧岁近暮,新岁将启。

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已到探春时节,柳梢梅萼分明了。

世人都觉冬季残酷,寒风凛冽,不似春天那般温暖,也不似夏季那般躁动,更不似秋季那般有着丰收的喜悦。

实际上,这是对冬季的一种误解。

瑞雪兆丰年,寒冷的冬季,实则是为来年开春带来更好的兆头。

待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春就该染着梅香、穿过柳丝,含羞着踮着脚尖来了。

更何况,在冬季里,我们有一杯热茶相伴,何惧寒冷?

说句老土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