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岁苏轼登山赏景,一首婉约宋词清丽无比,最后7字成电视剧名字

 江山携手 2020-03-21

虽然苏轼对于被贬很是耿耿于怀,但从他后来就写作的那些来看,他的被贬实在是中国史上的幸运。因为被贬,他可以独自感受这种内心的落寞;他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友人唱合;还有更多的时间游历祖国的山川。

无论是这种内心的落寞表达,还是和友人的唱合,亦或是游历祖国山川登高望远的感悟,都可以刺激他内心深处的才华,写下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壮丽诗篇。

公元1084年,47岁的苏轼在黄州赴任汝州的路上,途径泗州之时,和友人一起登山赏景,登上了“淮北第一山”。写下了一首精彩的婉约宋词,而这首宋词的最后七个字,在今天化为了一部电视剧的名字。

且看: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

这一首宋词的题目是《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一首非常精彩的婉约词。在这首宋词的一开始有几句小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交代词人在冬日和友人“刘倩叔”一同登上。而宋词的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显然是今日电视剧“人间至味是”的出处。

上片是所描述看到的景色,“细雨”、“斜风”的天气情况下,苏轼登上了。虽然是“晓寒”的岁暮,但是却有着初春的气息,“淡烟”、“疏柳”等等,无一不代表着岸边萌生的春色。

此后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山下河流,“淮”水、“洛”水都已经经过了严寒,正在蕴藏着生机。

下片开始的两句,写和有人在山顶野餐。“雪沫乳花”的午茶,“蓼茸蒿笋”等都是春日刚发出的嫩芽,最适合登山的时候尝鲜。也就是在这品味的过程中,苏轼写出了“人间有味是”,就如同“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样,写明这“”之味道才是人世间真正有味道的东西。

苏轼的这首宋词当中,点出了平淡人生的本来面貌。“人间有味是”,人生就是如此,平平淡淡才是真。年近半百、经历了人生多次波折的苏轼,是最有资格写出这样的人生哲理来的。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感谢图片原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