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企业经营的十大对策

 blackhappy 2020-03-2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企业归零,疫情过后,员工自主经营体经营该如何激发?企业该如何做才能逆市业务复合增长?企业品牌价值是否还能继续溢价?

3月14日,分众传媒倪伟、香港人文比佛利李哲贤博士和品牌定位战略专家陈国进强强联合,为企业从经营管理、媒体传播和品牌定位三个方向打造了企业帮扶计划,三位大师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大家做了精彩的分享。

以下是李哲贤博士给大家分享的“企业家定力之本”,疫情之下,企业经营的十大对策!以下是课堂笔记,供大家学习:

疫情之下,企业经营的十大对策

Ø 通常企业会面对四大危机:

1. 金融危机

2. 经济危机

3. 公共安全危机

4. 其它不可抗力危机(地震、火灾、战争...)

关键词:当所有人都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不是问题,问题是谁超越谁的问题。

Ø 经济研究三个问题:

1.生产端

2.流通端

3.消费端

Ø 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最具杀伤力的危机

1.丢工作

2.房价大幅度下降

3.银行利率大幅度降低

4.企业与企业之间三角债

Ø 经济危机的构成

1.供应端——供大于求

2.需求端——需求大于供应

Ø 经济危机的本质:带来整个社会大萧条

Ø 经济危机的核心:在于消费端

关键词:消费者持币观望、市场降价。

案例1:2008年金融危机—某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

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房利美、房地美都破产,导致大面积停工、停产、待工、待产,常规性办法:削减成本、降薪、裁员、关停暂停亏损项目,该企业面对危机的核心:坚持、坚定、坚信。

案例2:

背景:稻盛和夫和夏普合作,合同50亿,夏普面临危机,订单量一夜之间下滑50%。稻盛和夫在危机当中,制定了企业经营的5大方针,当年依然保持了19.8%的净利润率。稻盛和夫经历了大大小小21次危机,每次危机过后企业规模增大了一倍,甚至增大了两倍。

原则:每一次危机来的时候,才是企业真正经营的开始,危机就是一面镜子,在危机中反观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

通过稻盛和夫经历的21次危机,在危机来临的六个启发:

1. 原来危机来临的时候,才是经营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

2. 原来危机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3. 原来危机中蕴藏着各种机会;

4. 原来危机中可以让企业增强体质;

5. 原来危机中的经营才是经营的常态;

6. 阿米巴经营是危机经营的最强发力点。

Ø 确定两大聚焦、十大经营方针

面对危机,老板的三个迷茫:

1. 看不清

2. 信心不足

3. 策略不够

第一个聚焦:聚焦突破性经营方针

第二个聚焦:聚焦经营变革

Ø 聚焦一:

企业“金融危机”十大经营方针

Ø 聚焦二:

聚焦经营变革,危机正是经营变革最好时机

案例:“经营原点发力的四大方略”

1. 确定发力点—经营原点

2. 全体员工参与经营

3. 人人成为CEO

4. 进行组织裂变式发展

总结:疫情带来的业务萧条期,也是企业的蓄势成长期,把萧条当作再发展的飞跃台,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在疫情当下要拟定突破性解决方案,危机下聚焦讨论,统一思想!

香港人文比佛利

阿米巴高盈利模式

香港人文比佛利将自有的“企业运营管控体系”与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相结合,独立研发出“阿米巴高盈利经营模式”,并在多个大型国营、民营企业成功落地,实现2个月业绩翻3倍,7个月扭亏为盈,3个月利润率提升30%等效益业绩。通过整合国内外研究、实战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企事业单位、商学院、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资源,形成“产、学、研、战”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成为中国阿米巴经营模式发展进化的动力引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