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泄风泄,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3-22
风泄

风泄,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云:“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

《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亦名飧泻。春古苍防汤、苍芍汤,夏二香散,秋神术散,冬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本证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是由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

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胃苓散等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