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性专题片的“预采访”技巧

 寒树2018 2020-03-22
                                

 

电视节目的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镜前采访”,如现场报道、人物专访等。第二类与纸媒体文字记者的采访工作颇为相似,一般无需电子摄录设备的介入,而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片子拍摄所进行的前期准备。这部分采访工作内容涵盖面很广,但大抵可以分为静态采访准备(包括资料、理论、知识、心理及事务方面的准备工作)和直接进入预定拍摄现场所做的动态采访过程。人们把这类采访称之为“前期采访”,并把其中的动态采访过程称为“预采访”。

问题一:预采访是否有必要?

人们在研究专题片采访时,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镜前采访”上,但这并不能说明预采访环节不重要,尤其是对于纪实性专题片而言,如果缺少预采访程序,只靠拍摄者临场发挥,是很难拍出高质量素材。

专题片创作是一个涉及若干人若干设备互相配合的复杂过程,它需要有编导、摄像师、主持人、灯光师等相互配合,所以这一过程应该尽可能的高效。而要使镜前采访更顺利更高效,就必须充分利用拍摄前或拍摄间隙做好预采访工作,与可能的采访对象多接触、多了解具体情况,多收集有关资料,多熟悉拍摄现场,这样才能设计出具体的采访提纲,明确拍摄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减少拍摄消耗。

另外,纪实性专题片创作质量的优劣也与能否采集到高质量的生活素材息息相关,这对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能否增进了解、增进交流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要满足这种要求,预采访过程就不可或缺。

问题二:预采访进行到什么程度为好?

对文字记者来说,采访自然是越深入越细致越好;可对于专题片的预采访工作而言,却不是这样。例如:某次我台记者听说了一个贤惠媳妇常年悉心照料多病公婆的动人故事,于是前往了解情况。这次预采访很深入细致,婆媳俩与记者谈了很多,谈到动情处甚至涕泪涟涟。可等到记者携摄像机进行正式采访时,做媳妇的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不值得说了又说;老婆婆也对自己头一天的动情有一点难为情,接受采访时多了几分冷静。这就使镜前采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个例子说明:纪实性专题片的预采访确实存在度的把握问题,还有个方法的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原则:预采访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镜前采访更加高质高效,而不应该影响拍摄效果。这是我们在考虑预采访时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前提。关于预采访的方法不妨先确定一个终极目的——在镜前采访时,镜头要实现对人的哪些表现。

问题三:怎样才能做好预采访工作?

预采访宜浅不宜深,特别是当我们要拍摄的专题将部分地使用“过去式”的时候,即采访对象述说往事的时候。

当我们所要变现的是“现在式”的东西时(从预采访这一时间点来看则是“将来式”的东西),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可以深入一些,这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个性、情感、想法等,从而对采访对象可能在镜头前面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何做、如何说,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或正面或侧面,要把握好分寸。一般来说,人们是带着对所要摄制专题的粗略想法进入预采访的。所以,预采访应该是一个对设想情节的深化过程,是一个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改变原来设想的过程。预采访不妨做得活泛一些,尽可能多想、多提外围问题,甚至可以东拉西扯,这么做经常会有意外收获。

另外,预采访还可以从采访心理学的角度为镜前采访做准备,已使采访对象能够自如地在摄像机前一如既往的说话做事,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

                     ——摘自《电教远教同心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