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忘却的驼峰航线:没有它,八年抗战史或许重写

 fmsygs 2020-03-22

NO.712 - 驼峰航线

作者:潘前芝

编辑:冷小军  /  出品:冷热军事史

1942年春,随着远征军在缅甸失利,中国的陆、海外援通道全部被切断。以当时中国的情况,如果没有外援,很难想象抗战还能坚持多久。

所谓东方不亮西边亮,就在中国抗战最为灰暗的时刻,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对各反法西斯盟国进行援助。中国作为盟国,自然在援助范围内。

问题是,这些援助物资如何进入中国国内?驼峰航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并开辟出来。本来,从印度到中国,飞机可以沿喜马拉雅山南麓飞行,经缅北密支那、那戌到达昆明。日军占领缅北后,为躲避日军战斗机,盟国飞机只能飞过跃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

这条航线沿途多是高山峻岭,从飞机上看,好像骆驼的驼背,后人因此称之为驼峰航线」。

▲ 驼峰航线沿线的山峦景色

国民政府未雨绸缪

早在1941年底,国民政府眼见缅甸战场不妙,下令中国航空公司试飞至印度的新航线。中航为此飞了两条线路,第一条是将原来的中缅航线改为重庆经昆明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全程约800公里。

另一条作为备用线路,即重庆出发,经停成都、兰州、伊犁、新德里最终到卡拉奇,全程3000多公里。由于这条航线路途遥远,航路复杂,以当时的飞机性能及导航条件,中间变数太大,故始终没有启用。

▲ 中航当时的飞机

按照计划,美国援华物资先运到印度港口,再经印度的汀江等机场转运中国国内。

不过,当时中航当时拥有的飞机数量少的可怜,根本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战略转运任务。好在罗斯福不久同意开辟印度至中国的航空运输线,美国专门组建了印度-中国空运总队,负责驼峰空运。大批美援飞机运抵中国,驼峰航线得以实现

▲ 飞跃驼峰的军机

航线凶险

好走的线路都被别人占了,只剩下难走却又不得不走的路了。这条航线的凶险,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日军机攻击的威胁。日军占领的那戌、曼德勒等机场,距离驼峰航运线在240-900公里,日军既可以用轰炸机袭击汀江和昆明,也可以用战斗机拦截飞行中的运输机。

东条英机明确指示,缅甸防空部队的最大任务就是切断中印空运路线。刚开始由于护航力量有限,日军的袭击和轰炸给驼峰空运造成不小的损失。1944年之后,随着驻印美军飞机的增加,加上中国境内陈纳德的飞虎队」力量的增强,制空权被盟军所掌握

其次是面临恶劣的航线条件。这条航线需要爬高至7000米左右的高空,这超出了当时绝大部分运输机的升高极限了,飞机只能在山谷间飞行,这对机体和机组人员的损耗较大。

喜马拉雅山气象复杂,突如其来的高空风暴和寒流常常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更令人绝望的是,一旦坠机,生还和地面营救的机会几乎为零。即使如此凶险,中美两国飞行员还是硬着头皮飞了下来,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需要这条空中生命线了。

▲ 驼峰航线上的中美飞行员

空中生命线

驼峰空运之于当时中国有多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空运军事物资。按计划,驼峰空运的军事物资,主要用于装备远征军。不过,受空运力量所限,最终只完成了原计划30个师的一半,不得已,只好将2个师的装备拆分给3个师用,这也导致远征军在火力配备没有驻印军强,后期反攻滇西时远征军伤亡超过驻印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有总比没有好。如果没有空运来的这些武器,远征军连组建都困难,更不用说与驻印军联手反攻了。

▲ 驼峰航线上的C-47运输机

另外,1943年10月后,中美英三国军队反攻缅北,驼峰空运承担了运送弹药、粮食和伤员的任务。1944年围攻密支那日军期间,有1.4万次运输机降落密支那机场,运输器材超过4万吨

二是空运黄金与钞票。当时国民政府面临着战争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迫不得已只能加印钞票来弥补。钞票在英美印刷完成后运回国内。滇缅路封闭后,这个活只能交给驼峰空运。从1942年7月到次年2月的半年时间里,驼峰空运了837吨钞票。

为平抑滥发纸币引发的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又从美国购买黄金运回国内在市场上抛售。战后美国国务院统计,中国政府向美国购买的22000万美元的黄金中,超过七成经驼峰运抵中国。

▲ 国军部队登上C-46运输机

三是武装力量与战略物资投送。这部分主要是从国内运往印度。从1942年10月起,为补充驻印军所需兵员,经驼峰共为新38师、22师运送补充兵员1.3万名。1944年,新30师、14师和50师先后空运印度,总计补充驻印军2.5万人

另外,战时中国不多的外贸出口产品,如矿产品、桐油、生丝等的出口也赖由驼峰空运。

从1942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中美空运力量联手经驼峰运输了80余万吨物资。为这一空运任务服务的人员,从最初的几千到最终超过10万人

尽管存在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美军官兵利用驼峰空运从事走私牟利活动,但总体上,作为战时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驼峰航线对于打破日军包围、加强战时中国对外交流以及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巨大牺牲

为把更多的物资运入国内,驼峰空运几乎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分昼夜,24小时换人不换机的飞行。当时的昆明作为这一航线的主要中转站,空运极其繁忙。到1945年6月,驼峰空运平均每天飞行622.4架次,喜马拉雅山上空平均每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轰鸣飞过

美国人格兰姆·贝克这样描写他在飞临昆明机场上空时看到的情景:漫天都是从印度越过驼峰飞来的美国运输机,我们这架由重庆来的飞机在着陆前,不得不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半个小时,无法降落。整个昆明机场,落满了飞机,简直像一个巨大的蜂箱。」

▲ 驼峰空运总指挥滕纳将军

恶劣条件下的频繁飞行,带来的是巨大牺牲。驼峰航线上,仅美军就损失飞机468架,平均每月13架,牺牲、失踪飞行员及机组人员达1579人

战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八百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散落着这些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数十年后,当年的牺牲仍然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人们那段残酷的历史。

▲ 散落于驼峰上的飞机残片

1993年9月,打猎的藏族群众在驼峰发现一架失事的美军飞机。中国政府派出调查小组,将部分飞机残骸和三具美军失踪军人遗骨带回。次年,又在同一地点找到另外两名美军机组成员的尸骨,最后一并移交美方。美国的驼峰飞行员协会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