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一首七律,开篇就描写精彩,尾联更让人泪目

 江山携手 2020-03-22
羁旅孤独、举目无亲,每逢佳节、倍加惆怅。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喜欢抒写思乡的情感,正是因其内心充满了忧郁和茫然。仕途受到打击、前途没有希望,如果还没有生计,就更显得彷徨无助。思乡念亲,成为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典型心态。下面介绍李商隐的一首七律,开篇就描写精彩,尾联更让人泪目。
唐代: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诗的大意是:金秋时节,霜天晓寒、白菊绕阶,曾经与恩师一起把盏共饮。您一去十年、泉下却无消息,重阳节这一天,我却对着酒樽思绪万千。令狐公子不学汉臣提拔人才,却让楚客行吟泽畔。盼望郎君的府上不再壁垒森严,那些学子也就无须惆怅自己献技无望了。
李商隐因为父亲去世太早,家贫无助。但是他自小聪慧,又勤奋苦学,所以乡里乡亲都很敬佩他的才华和志向。李商隐弱冠无名之时,令狐楚慧眼识英才,有意将其留在身边,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习文,体恤关照之情,无异于亲人。由于有恩师的厚爱与资助,李商隐终于金榜题名,荣为进士。
小李回忆起这段往事,总是不由自主地就开始伤感,“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重阳佳节,遍地轻霜,洁白的菊花拥廊绕阶,吐蕊溢香。令狐楚礼贤下士,以诚相待。小李与恩师一起饮酒赏菊,那段美好的时光一直永记于心。
山翁,原指西晋名士山涛,他曾前后选举百官,都能选贤用能。诗人将令狐恩师比作山翁,可见其对小李恩重如山。
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美好的回忆也让人无比忧伤,“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一个“思”字,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文,首联就以回忆开头,又提振后面内容。
十年,是极指时间之久,让小李悲痛了很长时间。九日,是指重阳节,这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堪为佳句,也表达出诗人誉其奖掖后进,甄拔人才之美德,暗寓敬重、赞美之意。
令狐楚离世后,李商隐就失去依靠,后来他又与王茂元之女为妻,无意中犯了牛党之大讳,从此陷入争斗的漩涡,仕途上也再难上进。为了生计,李商隐不得不四处漂泊。
大中二年,桂州刺史郑亚被贬官,李商隐不得不离开郑亚幕,买棹北归。诗人身在楚地,自比楚客,“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栽苜蓿,比喻提拔人才。诗人借此感叹,令狐綯不像他父亲那样荐贤举能,重视自己。
最后诗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令狐君可以不计前嫌,“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官贵,令狐綯在大中二年拜考功郎中,充林学士。施行马,在门前设置横木,阻止人骑马通过。尾联既是怨望之言,也是反激之语。
细味李商隐的这首七律,用典无痕、含蓄蕴藉。作者怀念恩师、难忘美好的过往,同时又悔恨自己曾年幼无知走了弯路。首联描写精彩,短短14个字,就再现当年欢聚的动人场景;颔联饱含深情,作者前思后想,感慨无限。
可惜李商隐乃盖世英才,却屡屡沉沦下僚,到处漂泊。他经常在旅途中思乡却又归期无定,总是进退两难、如履薄冰。“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这两句近似哀求的口气,令人读之实在泪目。本该是柱国之才,却四处乞讨,大唐的衰败也就可想而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