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中的“会教与会学”辨析

 木香草堂 2020-03-23

[转载]教育中的“会教与会学”辨析

教育中的“会教与会学”辨析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不但要靠教师的“会教”,还要使学生“会学”。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学之本能,他们之所以“学会”是因为他们“肯学”“会学”。教会只可达到学会,而会教才能达到会学。由“学会”到“会学”才是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完成从教会到会教的角色转变。

1.会教要注重内涵。

会教的老师常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较高的威信,然后他的教学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会教的老师常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会教要善于沟通。

会教、会学能使得教学关系和谐,所以,会教的老师都善于交往沟通、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积极创设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3.会教要重视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师不但要重视教知识,还要重视教“学法”。教学相长意味着“教须有法,教必得法”,才能“学方有路,学方有效”,否则学生只会一板一眼而不能举一反三。所以,会教的教师往往在明确了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学。会学让学生终生受益,会学也让教与学更加和谐。

4.会学强调能自学。

“会学”强调的是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指的是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其教学形式就会转变为教师指点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的活动。实际上,这种教学已由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师生共同协作的同伴关系。

5.会学着眼于将来。

“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学会是着眼于当前,而会学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会教的老师其教学的着眼点常放在使学生如何掌握一套终身受用不尽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6.会学才是硬道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是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会学就是拥有“学习力”,相比传授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具备学习力更能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真正的学习,从来不是多做几道题、多掌握几个知识点,而是在对知识的探索中学会正确的思维模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要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就必须将目光从单一关注内容,向关注学法指导上平移。 学会是必然的,会学是必要的;教会是必行的,会教是必须的。会学的学生必定轻松学会;会教的老师势必高效教会。会教、会学是教会、学会的前提和保证,教会、学会是会教、会学的结果和延续。“会教”与“教会”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并不是绝对的。“会教”的教师并不一定都能“教会”所有的学生;“教会”的功劳也并不一定都是“会教”的结果。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学相长,才能让教学的魅力大放光彩,学生也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