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头愚大家可能对杠杆原理都不陌生,但其实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驱动力之一,这个原理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从剪刀到起重机,从天平到自行车。 在金融市场上,杠杆更是第一性原理,咱们个人买房也好,企业负债经营也好,都是利用杠杆。所以,金融机构干的就是提供杠杆的活。 一、借力思维按照最古老的杠杆原理的论述,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阿基米德的话,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杠杆的本质就是放大效用,你去用小的力量撬动大的力量。在金融领域最明显,就是用少量资金撬动大量资金,它是资金使用的放大器。 这种放大效应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不分方向的,你的收益可以放大,损失也可以被放大。杠杆用得越激进,这种放大效应就越强烈。 第二,放大效应的最终结果,取决于资金使用的地方。 这样的道理在人类社会关系、个人的成长中是非常适用的。 谁要能拿到最优的、最长的那根杠杆,最成功地借力,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如,你出身名门望族,毕业于名校,或者在知名企业工作,再或者是领导岗位……; 比如,你周边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你的杠杆,一个能够拥有密集和高能社交网络的人,就会让人感到能量巨大; 再比如,你所处的国家、城市,甚至出生的年代,也就是时间杠杆。 为什么在2000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居民的财富暴涨? 这背后因为有两个巨大的杠杆: 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市化。 凡是用到了这两个杠杆的企业和个人就容易致富,容易成功。如果你弄错时间的杠杆,你就没有办法借到时代的力,这是很难成功的。 所以,找到正确的杠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二、支点思维你会发现,除了借力之外,杠杆原理中还有一个核心词是什么呢?
没错,如果你没有支点的话,多长的杠杆都是白做工,如果支点不是实实在在,而是虚的,那就更麻烦,因为它会导致短期内一个虚幻的放大效应。 换句话说,杠杆效应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起作用,硬核支点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这个在金融市场上非常好理解,企业负债经营,如果是个优秀项目,杠杆经营就是放大收益,反之呢,很有可能就拖累企业破产。那如果整个市场的金融杠杆是缺乏实体经济和项目的内核的话,那就是所谓的资金空转,杠杆的线路越长,导致的虚幻的收益泡沫就越大,然后市场就会陷入一个击鼓传花的恶性循环里面,最后崩塌。 这个道理其实在人类成长上就更显著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什么呢? 就是:
一个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人,就是缺乏核心资产的金融产品。这种产品的杠杆没用,即使短期有用,也是泡沫。 社会上有一类人,各种饭局、应酬不断,张三、李四、王五麻子全都认识,你就会觉得他能量很足。但是,你发现他真正办个事儿的时候,这些应酬的关系根本没用。所以,他这种所谓的杠杆,因为没有支点,都是白费力气。 而一个具有硬核支点的人,你就会发现,借力周边就变得非常容易。只要你有内核在,杠杆是容易得到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杠杆是创造的而不是碰到的。 三、吃亏思维有人可能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上面说的那些“杠杆”我都没有,难道只能认命,我还有机会逆天改命吗? 下面我说一个人人都有的杠杆,只是你不在意而已,那就是:
很多人永远无法跳出作为普通人的循环, 不是因为没空间,而是因为没支点; 不是因为没杠杆,而是因为没支点。 他们其实没有那么强烈地希望改变什么,所以也不会坐卧难安地去观察,也不需要冒着风险去拉动杠杆。 所以,那个你每天看到它没有变,都会让你痛苦的点,才是你的支点。改变它,是你真实的诉求。所以你要承认它,对自己诚实,对伙伴诚实。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做的事太多,但是能帮助你形成长期“向上流动”的选项并不多。
大家看电视剧,山西的乔家大院有个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学吃亏”。 吃亏为什么要学? 因为有时候,吃亏就是杠杆。 所以,我为什么说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使用杠杆。一个人,什么都没有,至少还可以吃亏吧?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有人根本没有支点,有人连“吃亏”这个最简单的杠杆都不愿意使用; 有人杠杆的支点非常短,刚刚获得一点点成绩,就安于现状,在舒适窝里一直小确幸下去,迅速失去了斗志; 有人则没有准星,所有杠杆的组合使用不能形成合力,也因此无法成为时间的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