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的前半生,大诗人徐志摩的原配,父母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张幼仪的后半生,民国著名女银行家,服装品牌创始人,成功女性的典范。 
张幼仪和徐志摩 1922年,张幼仪在德国刚刚生下二儿子徐德生。徐志摩为了能追到林徽因,逼迫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高兴的回国追求自己的情人,在国内的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离婚的消息。张幼仪在德国,不识德文,举目无亲,又被徐志摩抛弃。此时的她,人生低谷来得过于仓促和无情。有的人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张幼仪不是。
人间四月天剧照 她先是搞定语言关,三年时间,在德国学习了德语和英语。养育德生的过程中,让她接触了幼儿教育,还专门去了斐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课程。 但是祸不单行,1925年3月19日,3岁的德生因为腹膜炎,没能救过来,死在了柏林。
林徽因
徐志摩的多情,追求林徽因不成,又抢了好友的妻子陆小曼,并与陆小曼结婚,被社会各界指责。但是张幼仪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考虑到徐志摩虽然抛弃了自己,但毕竟还是徐积锴(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大儿子)的父亲。所以,要求自己身边的人,绝不许说徐志摩的不好。并待徐志摩父母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料。
陆小曼 徐志摩是诗人,是多情人,自然也不会养育张幼仪给他生的儿子徐积锴。张幼仪一个人养。徐父徐母感叹:“徐家无福,没有福份接纳幼仪这样的好媳妇!”,于是两位老人认张幼仪作了干女儿。李白估计没想到,自己的一首《清平调》,给了好多品牌灵感,REVLON进入中国时,中文名字取的“露华浓”。张幼仪的八弟张嘉铸,新月书店的创始人,也是被李白文字的意境所感染,联合了徐志摩以及其他几位朋友,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担任经理,负责打理日常业务。
徐志摩 是的,没有看错,云裳服装公司确实是张家与徐志摩合作的公司,可见张家和张幼仪的气度。服装公司位于上海最时髦的南京东路,上天眷顾好女人,云裳服装公司几乎成为当时上流贵妇的衣橱。当时的上海金融领域出了个大牛人,就是那个为了老百姓可以正常到银行取钱,而对抗袁世凯(当时袁世凯要求银行停兑)的张公权,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之父”。他是张幼仪的哥哥。
张公权
出色的个人能力,强大的家庭背景,让张幼仪被聘请为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她以自己的哥哥张公权为榜样,成为银行界的女强人。铁娘子张幼仪与与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严叔和的默契配合,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成为上海滩的一枝独秀。现在位于上海南京东路480号二楼的上海工商银行黄埔支行,在40多年前,便是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离婚后的张幼仪和徐志摩两人,没有婚姻时的矛盾,关系缓和不少。徐志摩也经常去张幼仪处做客。当时徐志摩与陆小曼生活极为拮据,无奈之下,徐志摩只好找张幼仪借钱。张幼仪并没有借机会来挖苦自己的前夫,而是很给他面子的对徐志摩说道:这是你父亲的钱。当时的徐父,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了,基本是张幼仪的资助。
徐志摩关系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全部遇难。陆小曼昏死过去,用拒绝认尸来拒绝事实。张幼仪镇定决断,让八弟张嘉铸领着13岁的徐积锴前往济南招领遗体。张幼仪真的做到了极致,徐父徐母的养老,均由张幼仪代徐志摩完成。
张幼仪与儿子徐积锴 1949年4月,张幼仪移居香港。认识了她的房客、医生苏记之。苏医生性情温和,谈吐风雅,不料老婆弃他而去,他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类似的经历,站两人日久生情。1953年,苏记之向张幼仪求婚。张幼仪顾虑重重,给儿子徐积锴写了信。儿子回信写得通情达理,情真意切,“母孀居守节,逾30年……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那天,张幼仪看着儿子的信件,她拿着信,看着徐积锴、徐德生(三岁的时候因病死于德国)的照片,良久,痴痴地说了一句:“德生,你怎么不像哥哥一样,给我写封信!”1953年8月,张幼仪和苏记之在日本东京一家大酒店举行了婚礼。
晚年张幼仪 于是,张幼仪来到美国,在儿子附近住下来,开始她晚年安祥宁和的生活。1988年,她以88岁高龄去世于纽约,安葬在郊区墓园,石碑上刻着“苏张幼仪”4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