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生入死 生生之厚

 zqbxi 2020-03-23

     《老子》第一段:“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开宗明义就提出的“常无”与“常有”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曾经高度赞扬赫拉克里特:“以勇敢的精神第一次说出了这样深刻的话:'有与无是同样的,本质是变。真理只有被认做对立物的统一。”“赫拉克里特说一切皆变;这个变就是原则。绝对对立的范畴联成了一个东西;在里面我们发现了有,也发现了无。不仅发生属于变,而且消灭也属于变;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同一的……这是关于从有过渡到变的伟大思想;它还是抽象的,但同时它也是第一个具体的思想,是相反的范畴的第一个统一。所以在这种关系里这些(相反的)范畴是不安宁的,因为生命的原则存在其中。”请注意黑格尔在这里指出的生命的原则。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从生命的过程来说,从无到有,是生成,这是一种道之动;从有到无,是死亡,这也是一种道之动。

       对于有生命的事物,有才真正地意味着生(从无到有),走出无,人们把这叫做“出生”;对于有生命的事物,从有到无,进入无,人们把此叫做入死。故《老子》曰:“出生入死。”《韩非子·解老》曰:“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所以这一段的开始就是“出生入死”。

    “出生”是一个运动过程,“入死”也是一个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里的“徒”即指人的生命运动活动过程。十有三指人的四肢九窍。接下来,“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老子就提出看起来这样的生命活动过程有意义吗,都是人的四肢九窍的运动。但是老子指出了“以其生生之厚”,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这里的第一个生是出生,第二个生是生活生存。“厚”可以理解为这个生命生活过程可以做到比生成和死亡时间长,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红颜薄命来形容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短暂。另外,也可以联系到厚德载物的厚德,因为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也就是人的德行,故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

      正是由于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不同的德行,因此选择不同的德行可以让人避开各种进入死亡的过程。故老子紧接着就指出:“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

画家刘先银《峰峦叠嶂水墨交融》

刘先银山水画作品:巍巍太行山

       刘先银的山水,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空灵,在笔墨挥洒之后,画面清丽而富含生机。

       他的作品画取材宏阔、气势浑然、色彩缤纷、反衬其静、烘托气氛,岿然不动的山,变动不居的水,飘忽归轻的云,涌动横出的烟,高密疏平的林,水风物情在他的笔下呈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画家观察、体验和表达大自然的深厚功力,水墨交融、浓淡相宜、云卷云舒、悠闲随意。

      他的山水画最大艺术特点,体现为大气,其山水画师出古法,又有当代诸家的笔墨踪迹,功力扎实厚重,干与湿的对比处理上,既有冲突又很和谐,墨法自然、柔中见刚。在他的画里,流动着磅博气势,弥显着阳刚之美,充满了浩然正气,抒发出万丈豪情,既追求艺术的精度,更追求艺术的力度。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悠长,叹为一绝。




刘先银作品《福寿齐天源远流长》

刘先银作品《静观久视》


刘先银山水画《微妙奇丽》

刘先银荷花作品《和为贵》

画家刘先银《峰峦叠嶂水墨交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