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帼】6款药膳方推荐!——单纯性肥胖人群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0-03-23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魏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擅长:营养不良、超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和妇女、儿童的营养治疗,对于如何协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单纯性肥胖人群辨证药膳方推荐

文章首发于《医师在线》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近年来,我国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肥胖者最多的国家。西医对于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饮食、运动、药物和手术等方面,但饮食和运动需要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自我管控能力,而药物和手术治疗又存在一定的风险。传统中医针灸、中药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临床实施需要专业人员的全程指导。对此,中医药膳作为中医治疗方式的一部分,具有易于被患者接受、疗效确定的优势。临床可以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使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来帮助单纯性肥胖人群更好地减轻体重或控制体型。

(图片来源:https://www.)

中医对于肥胖症的认识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根据人之皮肉气血的多少,对肥胖进行分类,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种证型。中医学认为,肥胖的病机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临床多应用内服中药、外用中药、针灸、推拿、埋线、耳压等方式进行综合干预治疗。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将单纯性肥胖症具体分为6个证型: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肝郁气滞证、脾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内热证。笔者在临床上常根据此辨证分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的药膳治疗,疗效较佳,现分享如下。


脾虚湿阻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腕腹胀满,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沉细。

治疗原则:健脾除湿。

药膳方推荐:薏苡仁粥(来源《本草纲目》)。

方药组成:薏苡仁30g、粳米30g。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后食用。

功效:健脾补中,渗湿消肿。薏苡仁是健脾益胃、淡渗清补的药食同源中药材,而粳米可以增强薏苡仁的健脾益胃作用,两者共同熬煮成粥,可以起到健脾除湿的作用。

使用注意:薏苡仁及粳米均算主食,食用此药膳时,应嘱咐患者适当减少日常饮食中的谷类食物摄入量。



胃热湿阻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消谷善饥,头胀眩晕,肢重怠惰,口臭口干,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滑小数。

治疗原则:清热除湿。

药膳方推荐:冬瓜粥(来源《粥谱》)。

方药组成:冬瓜30g、粳米30g。

制作方法:将冬瓜洗净后切块,分为冬瓜皮和冬瓜。粳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待米粥半熟时,放入冬瓜、冬瓜皮,粥成后,去掉冬瓜皮,食用粥及冬瓜即可。

功效:清热止渴,利尿消肿。冬瓜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认为冬瓜“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草从新》也认为冬瓜具有“清心火,泻脾火,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的作用,冬瓜与粳米同煮成粥,既可以养胃充饥,又可以清热祛湿。

使用注意:粳米为主食,冬瓜为蔬菜,此药膳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适当减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肝郁气滞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舌苔白或薄腻,脉细弦。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药膳方推荐:茉莉花茶(来源《中医药膳与食疗》)。

方药组成:茉莉花5g、绿茶3g。

制作方法:将茉莉花、绿茶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饮。

功效:茉莉花可疏肝理气、开郁,如《饮片新参》曰其具有“平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而绿茶可以清热解毒,消食,《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茶叶“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适用于肥胖、高血压人群饮用。

使用注意:代茶饮即可,但患者应保证每天饮水量在1500~1700ml。

脾肾两虚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虚浮肿胀,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食少纳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阳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健脾益肾。

药膳方推荐:人参莲肉汤(来源《经验良方》)。

方药组成:人参5g、莲子15枚。

制作方法:将人参、莲子放入碗中,加水适量浸泡后,再置于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吃莲子喝汤。

功效:补气益脾,养心固肾。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莲子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本草纲目》认为莲子具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的作用,故两者合用可有健脾益肾的补益功效。

使用注意:由于人参补益功效过强,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换用党参,或根据辨证使用西洋参、太子参、红参等。此外,参类药材一般建议持续使用3天再丢弃,以达到充分利用药性的目的。



气滞血瘀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两胁胀满,胃脘痞满,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数或细弦。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

药膳方推荐:双花茶(来源《中医药膳与食疗》)。

方药组成:玫瑰花9g、月季花9g。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月季花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玫瑰花、月季花均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其中玫瑰花理气解郁效果更好,而月季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则更强一些。

使用注意: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动态调整月季花和玫瑰花的比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阴虚内热证


主要症状表现:形体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舌尖红,舌苔薄,脉细数微弦。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药膳方推荐:芡实煮鸭(来源《大众药膳》)。

方药组成:芡实20g、鸭肉100g,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鸭肉洗净焯去血水,芡实洗净,同鸭肉一起放入砂锅内,加葱、姜、食盐、料酒、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小时,至鸭肉酥烂后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固肾除湿。芡实具有健脾除湿、固肾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认为其“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是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而鸭肉滋阴养胃,益肾行水,健脾补虚,《食物本草备考》认为鸭肉具有“补虚乏,除客热,和脏腑,利水道”的作用。

使用注意:芡实属于主食类食物,而鸭肉属于肉类食物,故在用此药膳时,患者应适当减少主食和肉类食物的摄入量。


最后,还需提醒大家一点,中医药膳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患者的辨证论治结果来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在日常食用药膳的过程中,所用的食材应该计算到患者每日膳食的能量中去,并且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药膳配伍和剂量,切不可一概而论或一成不变。

相关链接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多因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先天禀赋不足致气虚阳衰、痰湿瘀滞而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

【治则】健脾益气,利湿化浊。

【处方】(1)主穴:中脘、梁门、天枢、大横、带脉、关元、归来、三焦俞、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

(2)配穴:①多食易饥者,加曲池、梁丘、足三里。②气短乏力者,加足三里、气海。③畏寒肢冷者,加命门、三阴交。④血脂偏高者,加丰隆。⑤大便秘结者,加大肠俞。⑥下肢肥胖者,加风市、殷门、髀关。⑦尿少浮肿者,加阴陵泉、三阴交。⑧嗜睡健忘者,加心俞。

【操作】将“00”号羊肠线2~3cm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每次选5~10个穴位,半月埋线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禁忌证】①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有出血倾向者及蛋白过敏者。②皮肤破损处、关节腔内。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埋线时如有羊肠线露出皮肤外,一定要拔出,重新定位、消毒,另选合适的线埋入,以免感染。

3. 埋线后1周内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说明有感染,轻者热敷即可,重者应作抗感染处理。如已化脓,应放出脓液,再进行抗感染处理。

4. 在胸背部穴位埋线应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不要伤及内脏、脊髓。在面部和肢体穴位埋线时应注意不要伤及大血管和神经。

5. 在同一个穴位反复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进针点。

6. 埋线后正常3小时内避免着水;如果采用敷料覆盖,则针眼处当日应避免着水。

7. 埋线后要留观30分钟,如有不良反应须及时处理。

8. 精神紧张、过劳或进食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做埋线,以免发生晕针。

9. 埋入线体后如果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痒等症状属羊肠线过敏现象,则停止再次埋线,同时进行抗过敏处理,如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应请皮肤科会诊。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编《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