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无相生之道,可感知可识别的物与无法感知辨别的能量?

 楚士祥丁 2020-03-23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任何状态都不会永远常在,都是暂时的,都在过程之中,我们能够拥有的,也只不过是当下的刹那而已。

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必然;一切结果,都是最好的安排。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作用是柔弱微妙的。天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天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有,即可感知,可辨别的物质。包括一切形象,一切现象,一切存在。

无,即不能辨别,无法感知的能量。注意,有并非真有,无不是没有,有和无是大道的两种状态,一体无二,非空非有,有即是无,无便是有,形态不同而已,所以老子会说,有和无“同出而异名”,又说:有无相生。

反者道之动:道的法则,就是事物的两种属性之间,总是相互向着对立面运行,在临界点返回,比如,物壮则老。再比如,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如此反复循环。大道对万事万物的反向调节作用。反者道之动,此句结构,是“道之动者反”。意即——道的运行规律,就是这个反字。

老子:“'弱者道之用”。道在弱的状态下发挥作用,这个弱又如何理解,怎么把握呢?

柔,就是不强硬;弱,就是不强势。心存善念,常怀感恩,不急躁,不冒进,完完全全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法则,有条不紊,不卑不亢,顺其自然。这样,就是老子所谓的弱,只有这种状态,道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