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地十日谈第七讲 |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

 投沙斋 2020-03-23

Jacques-Louis David,The Death of Socrates(1787).

见地十日谈

Vol.7




◆ ◆ ◆ ◆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
2020.2.28

◆ ◆ ◆ ◆



分享嘉宾


陈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学、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上) 来自见地沙龙 24:58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下) 来自见地沙龙 26:19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陈斯一。非常感谢见地的邀请,让我可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和大家继续保持共同学习和精神交流,我觉得特别可贵。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苏格拉底的生与死》。我们来聊一聊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我相信大家对苏格拉底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在哲学史上,甚至在整个西方的文明史上,苏格拉底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在我们的哲学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整个西方哲学史无外乎是《柏拉图对话录》的一系列的注脚,这凸显出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一个开源性的地位。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至少在大部分的对话作品当中,苏格拉底都是主角,足以可见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从更加宏观的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哲学史上一个典型西方精神文化现象的化身。很多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哲学事业的化身,作为西方文明其中的一个支柱,参与了西方文明的构建。我们说的“两希文明”的另外一个源头——从希伯来到基督教,这个传统的核心人物当然是耶稣,有时候人们也会把苏格拉底和耶稣并举来看,他们对于西方文明的构建各自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今天着重来看苏格拉底,究竟谁是苏格拉底?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色诺芬、阿里斯托芬眼中的苏格拉底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写作。我们关于他的全部记载,都来自于他同时代的人和他的学生给我们提供的刻画。主要史料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柏拉图,一个是色诺芬,一个是阿里斯托芬,其中阿里斯托芬的资格是最老的,他是苏格拉底的同时代人。阿里斯托芬作为一个剧作家,他对苏格拉底的态度实际上基本上是负面的。在他的喜剧《云》当中,对苏格拉底提出了非常尖刻的批评,他把苏格拉底描述成一个非常可笑的自然哲学的爱好者,研究小至昆虫,大至天体的一系列的自然现象,不仅如此,还特别的不尊重神灵,扰乱社会秩序,教导一些诡辩的技术,特别是对年轻人起到了败坏性的影响。这是阿里斯托芬刻画的苏格拉底的形象,这个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呢?我们无从考究,但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地对于哲学家的一个流行的印象。因为阿里斯托芬是一个喜剧作家,写的作品都是滑稽可笑的,但是喜剧这样一个文体在古希腊文学当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道德的问题,喜剧的立场往往都是非常保守的,它代表着一般群众对于事情的看法。实际上喜剧对于哲学家的展现,往往表现了当时普遍的公民对于哲学家的一个印象,所以实际上是带着很深刻的敌意的,至少是有所怀疑的。这在古典时代非常的正常,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古罗马人,一开始都对哲学不是非常的友好,在这方面雅典可以算是一个例外。但即便是在雅典,哲学也仍然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为自身辩护的一种存在。虽然雅典欢迎各种各样的科学家、智者和哲学家在城邦活动,但是最终雅典审判并且处死了苏格拉底,事件反映着城邦政治体和哲学这样一项精神事业之间的一个非常强的张力。苏格拉底的生平故事,最终以这样一场审判和一个死刑来结尾,实际上具有非常深远的思想意义。这样一个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是苏格拉底自己去选择的,他认为这是对于他一生一个完美的总结。
第二个来源就是色诺芬,他算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至少是苏格拉底的一个仰慕者。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家或者哲学家,可以算成是一个史学家,他记载历史作品,但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军人,色诺芬的记载对我们来说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为他对苏格拉底,只是一种尊重和崇拜,谈不上对苏格拉底有深刻的理解。无论是阿里斯多芬还是柏拉图,都对苏格拉底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对苏格拉底的态度不一样。在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当中,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睿智的好人,但是比较无趣。这意味着色诺芬是透过他的眼睛来理解苏格拉底的种种,比如,在生活中是非常随和,饱含生活智慧的一个人。这是他对苏格拉底的理解。
最重要的来源是柏拉图,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小很多,苏格拉底死的时候,柏拉图才25岁,但是柏拉图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学生。柏拉图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以苏格拉底思想为源头,尽管柏拉图后来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无论是柏拉图的一些实质的哲学观点,还是柏拉图运用对话的文体来阐述他观点的方式,都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特别是对话录。对话录这样一个文体,可以说是柏拉图首创,至少可以说他把对话录文体运用到了最完美的状态,成为典范。对话录就是模仿苏格拉底,用对话的方式来从事哲学、从事生活的一种实践。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理解既是最深刻的,又是最复杂的,他不像阿里斯托芬那样对苏格拉底持有敌意,也不像色诺芬那样对苏格拉底无条件的认同和崇拜。我个人认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提出了非常全面的一个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苏格拉底的某些问题。

柏拉图视角中的苏格拉底


这三个人物的记载都成为我们如今还原苏格拉底生平的材料。我接下来要讲的会着重以柏拉图的视角作为基础,但也涉及到一些史料的旁证。我们来看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他的生与死,他的生平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苏格拉底作为公民,一个是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
作为公民的苏格拉底,必然要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但问题在于苏格拉底本人实际上非常不喜欢参与雅典的政治活动。比如说,公民大会和陪审团是当时雅典最主要的政治机构,大多数公民都是要参与的。但是苏格拉底非常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
另一方面,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活动之外,雅典还活跃着很多很多的文化人,智者、哲学家这些人物,往往它们是从外邦来到雅典,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教授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以智者教授修辞术为主要的一个学科。因为修辞对于民主制的雅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技能,所以很多智者来教授这样的一个学科。苏格拉底当然也是一个老师,这可以说是他的职业,但是他和别的哲学家和智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并不是通过当时常规的一个渠道来吸引学生、教导学生,他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和学院,而且从来都不收费。他只是自然而然的去和人交谈,吸引别人的注意,运用他的言谈,他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围在他的周围。他不停地和这些人交谈,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他进行教育的一个方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它是一个体制外的哲学家或者教育者。苏格拉底是怎么成为他自己的?他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实际上我们很难去还原他的经历,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当然也是通过柏拉图的记载——主要是来自于柏拉图的两个对话——苏格拉底自己交代了他的最核心的一个知识的来源。里面说道他的修辞术是向伯利克里的情妇阿斯帕西娅学的,而他的哲学最核心的观念,关于爱欲的知识,是向一个女祭司狄奥提玛学的。这样的说法究竟可不可信?我觉得是高度存疑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苏格拉底典型的反讽风格的表现,他的老师是两个女人,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学成才,他和所有当时的文化人都不一样。这样看来,苏格拉底对于当时雅典主流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是一个旁观者,是置身事外的。
这样看来,我们也无从去探讨他的公民身份,但是上述活动都是自愿的,就是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体制外的教育活动都是自愿的。他作为一个雅典公民,有一件事情他是逃不开的,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去躲避过,那就是兵役。雅典公民都要服兵役,因为雅典是“耕战合一”的体制,公民都是士兵。成年之后,苏格拉底参与了数次雅典与外邦的战斗,严格上这是苏格拉底参与雅典政治事业上唯一的方式。历史上记载了三次苏格拉底参与的战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彻底爆发之后,雅典去镇压一个叫做阿伯特迪亚的城邦,苏格拉底也跟随去作战。相传当时部队也是阿西比亚德去指导的,传说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撤退的过程当中遭遇到伏击,苏格拉底非常英勇的救了阿西比亚德。(阿西比亚德是谁?待会我们会着重去谈,他也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但他是一个贵族,而且他是上层的领袖,后来成为雅典非常重要的将军。)这是苏格拉底参与的第一场战役。第二场战役是好几年之后在德利乌这个地方的一场战役,关于这场战役没有非常详尽的记载,但是根据传说苏格拉底仍然表现得非常勇敢。柏拉图有一篇对话叫做《拉凯斯》,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当时这场战役指挥家是拉凯斯,柏拉图的《拉凯斯篇》就是描述苏格拉底和别人怎么去探讨勇敢的德性实质究竟是什么?所以,柏拉图的用意是用这样一篇对话来纪念苏格拉底在当时德利乌战役当中的勇敢的表现。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但很容易被遗忘的一个事实是,苏格拉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他是一个非常勇敢、非常负责任的军人。后来,苏格拉底又参加了一场战役,但是对此记载不多。进入到停战和平时期之后,苏格拉底又回到了日常的哲学和教育活动。但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停战时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停战时期接近尾声的时候,雅典通过西西里远征再次打破战局的平衡,扭转了战局。在西西里远征之前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会饮,柏拉图的《会饮篇》所记载的这样一件事情,当时一个雅典的悲剧作家阿佳通得了奖,他的很多朋友就聚在一起庆祝他得奖,大家参与了这样一场会饮,苏格拉底是其中之一。在会饮的场合,苏格拉底和很多参与的人一起探讨了“爱欲”的哲学话题。根据柏拉图的记载阿西比亚德闯了进来,也发表了一通他自己对于爱欲的看法,所以《会饮篇》所记载的这样一场会饮,实际上是表现出苏格拉底和阿西比亚德之间的关系,也凝聚着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因为阿西比亚德就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当会饮结束之后,阿西比亚德即将带领雅典军队去西西里远征。结果,西西里远征失败了,从而导致了雅典帝国的衰落,甚至决定着整场战争的结局。战争结束之后,雅典民主制对苏格拉底进行了审判。其中的一项罪名就是苏格拉底败坏青年,青年指的就是阿西比亚德,所以这场会饮实际上是揭示出了苏格拉底在什么意义上,对当时的青年,尤其是对当时的贵族青年、处在领袖阶层的青年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而间接导致了雅典在战争当中的一些决策失误,甚至导致了雅典的政治命运走向。前面几场战役是苏格拉底亲自参加,展现了非常优秀的军人的品质,西西里远征则是通过他和阿斯比亚德之间的关系,间接的影响了西西里远征的结局。至此,苏格拉底才真正的进入到了雅典的政治生活,进入到雅典的政治命运。而这样一件事情也决定着苏格拉底自己的命运,因为雅典就是以这样一条罪名,最终判处他死刑。这是苏格拉底的军事生活,同样也是它的公民生活。
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两件事情能够凸显出苏格拉底的这样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原则,那就是他曾经两次明确的违背城邦的命令,一次是针对民主制,一次是针对寡头制,苏格拉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立场,他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民主制还是寡头制,其实都有他的朋友也都有他的敌人,他曾经两次严重的违背这两种体制领袖的命令,我们来谈谈这两次事件。
第一次是公元前406年,这是一次针对雅典将军的审判,当时发生了一场海战,雅典取得了胜利,但是损失惨重。雅典的“十将军”,其中有两个被困在了米其林,困在了另外一个城邦,有八个将军指挥海战。这八个将军面临一个问题——伤亡惨重,根据雅典的习俗,将军是有义务取回阵亡士兵的尸体,然后带回国进行安葬,这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知道埋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安提戈涅》这样一部悲剧,就是关于埋葬的,关于尸体的归属。但是,当时这八个将军遇到了风暴,没有能够成功地取回尸体,同时他们也急于前去米其林解救被困的两个将军,所以他们选择了铤而走险,放弃取回尸体。这样一件事情引发了雅典人的愤怒,大家可想而知,其中阵亡的很多年轻人有可能就是这些雅典公民的孩子,所以他们非常的愤怒。在这样一个情绪的刺激之下,他们煽动起一场审判,针对这八个将军的审判,其中有两个将军逃跑了,被他们抓回去的六个,来进行审判。雅典公民的目的就是要处死这六个将军。当时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样的审判结果,因为当时进行的审判是通过雅典的500人议事会,这也是一个民主制的司法机构,议事会是由抽签来决定谁参与的,从每一个区抽50个人,雅典一共10个区域,最后500人。苏格拉底是抽签抽到的。整个审判的过程也是充满了争议,因为这样一场审判不仅是不近人情,而且实质上是不正义的。因为将军们确实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已经做到了当时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到的最佳选择,但是雅典仍然在愤怒的激情的驱使之下,一定要报复这些将军,所以实质上苏格拉底认为是不正义的。同时,这样一场审判在程序上也是不正义的,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涉及死刑的案件必须单独审判,也就是针对每个被告要进行单独的审判,而当时的雅典是对这6个将军进行了集体审判,这是不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坚决反对,当时一开始还有很多人站在苏格拉底这一边反对这样一次审判,到后来公民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威胁利诱,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腕把反对派打压下去,直到最后只剩苏格拉底一个人,仍然坚持他的意见,坚决反对。后来,民主制垮台,雅典曾经一度短暂实行了寡头制。寡头被称为三十僭主,由30多人构成统治集团。寡头制中的这些人也进行了一次非常残酷的清洗,对于自己的政敌,甚至对于城邦当中那些富有的人,有权势的人,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掠夺这些公民的财产和资源,整个雅典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很多情况下都是非常混乱的政治格局。当时这些僭主也要求苏格拉底做一件事情,因为此前苏格拉底已经同三十僭主的首领发生过多次冲突,都是一系列的不服从他们不正义的命令。三十僭主的首领克里蒂亚斯命令苏格拉底去萨达米斯岛抓一个前任的将军,苏格拉底拒绝了这个命令,三十僭主要报复苏格拉底。幸运的是,还没来得及,三十僭主就被推翻了,雅典又重新回到了民主制。上述两次事件,一次是针对民主制,一次是针对寡头制。他都表现了不服从。现代政治学家看来,公民不服从是基于公民的自然权利国家本身是为了巩固、保护公民的自然权利国家伤害到公民的自然权利,公民可以不服从,这是基于霍布斯哲学。当时苏格拉底的不服从并不符合现代的理解。我们立刻就会发现,民主制复兴之后,又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报复。公元前399年,民主制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这两项罪名审判了苏格拉底,并且最后处死了苏格拉底。
问题在于,对于这样一次显然是更加不公正的审判,苏格拉底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实际上苏格拉底是有机会逃脱死刑处决的。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并没有运用真正有效的辩护。当时的法庭审理并不像现在这样,讲求客观的证据,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情绪。比如说,被告可以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引发原告的同情,这也是当时一个常规的渠道,苏格拉底拒绝这样做。他拒绝表现出可怜或怎样,而且苏格拉底也没有撇清自己与寡头派的关系,没有去讨好民主派,而是进行了论证。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被柏拉图记载下来,加上柏拉图的创作,成为我们现在的申辩篇》。《申辩篇》就是苏格拉底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一番论证,证明自己是无罪的。显然这样的一个方式对他的命运没有任何帮助,苏拉底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我相信他是刻意地选择了这样一条途径。他选择了一个最没有效力的自我辩护的方式,但是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凸显出他自己的原则。
对于审判的结果,他也拒绝了一种妥协的方案。法庭判他死刑,在这时候,被告可以提出一个他认为合理的判罚,比如说流放,然后再进行判断。到底是死刑还是流放,有可能就是取其中的一个妥协方案,有可能就是流放。但苏格拉底拒绝了妥协的方案,他接受死刑的判决。最后在判决生效之后,在他被处死之前,他的朋友还找到他,给他提供了越狱的方案和资金。实际上相当于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他愿意,苏格拉底也拒绝了,他拒绝越狱。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是完全接受这样的一个结局,甚至有人说苏格拉底其实是一个变相的自杀。

苏格拉底为什么选择死?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有很多很多的讨论了,苏格拉底究竟为什么这样选择?比如说,你可以站在比较现实的一个角度。有些人就说苏格拉底已经老了,如果他还年轻,如果他的哲学事业还没有完满,他也不会做这个选择,因为他已经70多岁了,已经老了,所以他这样去选择。解释或许也是成立的,但我觉得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苏格拉底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申辩,然后拒绝越狱这一系列选择背后的一个原则,尤其是这样的一个选择和他之前两次不服从之间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反差。怎么理解这样的一个表面上的矛盾呢?我觉得大致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个是从法律的程序正义这个方面,因为之前他违背民主制的命令,违背寡头制的命令,那两次命令确实本身就是违法的,本身就是不符合当时雅典的法律程序正义。所以,苏格拉底有充足的理由不服从。但是雅典对于苏格拉底的审判虽然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但是它的程序是正义的、合法的。所以,苏格拉底接受这样一个合法的判决。这是从法律的角度去看,是苏格拉底对于法律的一个尊重。这个是一以贯之的,一直到最后他的朋友克力同来劝他越狱的时候,他给的回复都在说“我不能够违背法律,我不能够背叛雅典的法律”。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他在前两次不服从的时候,这个命令本身都并不涉及他自己的利益。第一次是民主制,要判那些将军死刑,苏格拉底反对,第二次是寡头制,去抓捕另外一个将军,这个时候他也是反对,他也不参与。但是最后一次是事关他自己,说到底他会以不服从的方式去捍卫别人的权利,但是涉及到他自己的时候,他却并没有选择不服从。这个显然和霍布斯讲的一个基于公民自然权力不服从的理论是完全相反的。霍布斯讲的是每一个公民基于自己的自然权力的捍卫。无论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苏拉底作为一个公民,他自始至终是忠诚于雅典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苏格拉底


接下来,我们看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当然是他更加重要的一个身份了。而且,这方面我们更加需要去依赖于柏拉图的记载和阐述。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在历史上人们往往是这样理解它的地位的。比如说,西塞罗就把苏格拉底称之为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哲学家,第一个研究人性的哲学家。同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苏格拉底也是第一个提出普遍定义的哲学家,他会研究问题,“这是什么?”,这是他通常提问的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人的伦理道德方面,比如说德性、勇敢是什么?正义是什么?所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对于哲学史的理解,柏拉图实际上是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普遍定义的追求,而把这样一种追求去运用到世间万物,就不仅仅是针对每一个德性是什么?而是针对任何一件事情,每一个实体是什么?从而形成了柏拉图的这样一个理念的学说。同时,柏拉图也是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人性的一个关注,他不仅仅研究自然哲学,而且还研究政治哲学,柏拉图也成为了一个政治哲学家。所以,这是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的一个节点性的一个地位,但是基于上述两个对话,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对哲学追求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既追求一个普遍性,又不牺牲一个人的人性和个别性。这一点当然要放回到当时的哲学史的背景去看,因为在苏格拉底之前,很多早期的哲学家,我们今天通常称之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他们往往是将自然作为一个研究整体,研究自然的本源,而且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去做非常普遍的断言,不管断言对不对,至少他们是追求一种普遍的真理,他们超越于个别的人,至少是超越于城邦,追求一个自然的本源。
苏格拉底也继承了普遍性,他把它运用到了人世间这些德性、伦理、道德和政治的问题上,这就是他对于定义的一个关注。同时,苏格拉底又并不去强调追求那样一个普遍自然的本源,他追问的是人性,追问的是城邦,而且他自始至终关注的是雅典,所以他并不牺牲个别性。这样的一个兼具普遍性追求和个别性持守的哲学性的综合体,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在我看来最具特色的地方。
这就涉及到苏格拉底的哲学,它究竟有什么影响?对于当时以及后世,刚才我谈苏格拉底作为公民的经历,我谈到他作为战士,作为军人的表现,后来他作为公民,他的不服从和他的服从,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仍然是《会饮篇》,当中讲到了他和阿西比亚德的关系,以及他间接地影响了阿西比亚德后来对于雅典军事策略和导致伯罗奔撒战争的一个走向的事件,那就是西西里远征。

苏格拉底与阿西比亚德的爱欲


谈到这个地方,我们不得不谈一谈阿西比亚德这个人,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曾经是苏格拉底的情人。我们知道古希腊盛行同性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它往往是有这样一个爱欲的层面,但是实际上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和阿西亚德发生过任何身体的关系。苏格拉底实际上拒绝与任何学生发生这样的关系,他其实转化了当时流行的“同性爱”的关系,把它转化为一种纯粹精神上的一种师生关系。另外阿西比亚德是当时的一个贵族,他天资非常的高,而且地位也很高,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雅典伯里克利之后最伟大的领袖,但是恰恰是这样的一个贵族以及这样的一个雅典的领袖,最终却背叛了雅典。因为阿西比亚德有非常强的政治抱负,野心非常的大。
他在停战合约的时期,就抓住一个机会,说服雅典去进行一场非常具有冒险性的远征,这场远征如果顺利,会给雅典、也给他自己带来巨大的荣耀,他们会取得巨大的战功,也许会一次性的取得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因为西西里是斯巴达的一个大后方。但是问题在于,这次远征出了问题,雅典人虽然听从阿西比亚德,但是又不完全信任他,后来雅典城邦内部又有人去诬陷他。
当时正值阿西比亚德带兵攻打西西里这样一个紧要关头,雅典却选择把他招回来进行审判,阿西比亚德觉得这样的诬陷让他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叛逃,而且直接叛逃到斯巴达。而且,他把雅典的所有作战计划都透露给斯巴达人,从而直接导致了雅典西西里远征的惨败,从而也间接的导致雅典输掉了整场战争。
所以,阿西比亚德是雅典的罪人,苏格拉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和阿西比亚德的关系才会被雅典处死。我们这里也不去详细讲阿西比亚德西的选择,以及当时的一个情境,但是我们可以对他的这样的选择稍作分析。那就是阿西比亚德这样一个举措在我们现代看来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个人需要有一个自我保存,你当然可以不择手段的来追求自己的安全。但是在当时的古希腊世界,实际上几乎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得出直接叛逃到一个敌对的城邦这样的选择,因为当时的人没有现代人的个体主义,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价值和存在还是受他共同体的决定。一个雅典人离开了雅典,几乎什么都不是。
但阿西比亚德这个人是一个例外,他不仅叛逃到斯巴达,而且他迅速在斯巴达站稳脚跟,而且取得斯巴达人的一个认同和赞许,迅速成为斯巴达人心目当中最优秀的人。所以,他从最优秀的雅典人成为一个最优秀的斯巴达人,转变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这两个城邦的文化完全不一样,甚至后来阿西比亚德又叛逃到波斯,而且迅速的又成为波斯人心目当中最优秀的人。这个人有一个非常强的普适的适应能力,就是普遍性,他身上的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苏格拉底给他带来的东西。
如果大家有时间去仔细阅读一下《会饮篇》,其中苏格拉底讲的对于爱欲的理解,爱欲要爬升一个爱的阶梯,阶梯意味着什么呢?阶梯其实就是一个从个别性到普遍性的爬升。最开始你要爱一个身体,一个身体的美,然后你还要爱两个身体,然后爱多个身体,你才能够知道身体之为身体的普遍的美。
然后你才能够进入到灵魂,灵魂有各个不同的层次,有道德、有科学、有知识、有哲学,最终你上升到美本身,称之为美本身的这样一个美的理念,它是最普遍的美。这样的一个爱的阶梯,他是一个爱欲的爬升,从个别性到普遍性,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一个最核心的信息,即要摆脱掉个别性,追求一个普遍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阿西比亚德是接受了这样一个教育。才让他具有这样强的一种普适的适应能力。但是另外一方面,苏格拉底的这样一个教育,作为爱欲阶梯的爬升,它其实又并不是针对政治,又并不是针对公民,他是针对哲学家。换句话说,哲学家身为哲学家就应该去进行这样一个爬升,应该超越自己的个别性的处境,去拥抱普遍的真谛。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也是这样做的。
当他的真理受到城邦伤害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真理,在某种意义上他也可以背叛雅典,如果雅典要强迫他放弃哲学,他可以用牺牲生命的方式,最后一次他为哲学做辩护,同时也满足了对于雅典的忠诚。所以,最后苏格拉底的选择是一个非常悖谬的选择,实际上是顾全了两全,他忠实于哲学,同时他又忠诚于雅典。但是,阿西比亚德这个人的问题在于,它把一个本来是用于哲学对真理的追求的这样一个普遍性,把它运用在了军事和政治的世界。
所以,才会形成这样一个没有节制的普遍性,牺牲掉了个别性,牺牲掉了他对于雅典的忠诚。我们从阿西比亚德回到苏格拉底,反观苏格拉底,你会发现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一个完备的综合。不仅仅是体现在他的学说,而且体现在他的命运,体现在他的选择,体现在他的人格。他既忠实于真理,又忠实于雅典。今天我们对于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主要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谈他的哲学的一个实质的结构,我们略去了很多很多苏格拉底一些具体的哲学主张。比如说无知之知,就是说苏格拉底他知道自己无知,所有别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这是他著名的无知之知的说法,而且爱欲也是基于无知之知,当你有知识的时候就不会去爱智慧,因为你已经有了。如果你彻底无知,你也不会爱智慧,因为你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但是恰恰是无知之知的这样一个状态,你才会去爱智慧。爱智慧就是爱欲的一个最完美的表达。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


我们谈两个细节,这两个细节都来自于柏拉图,来自于他的《对话录》,而且都来自于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对话录》。一个是《斐多篇》,一个是《克力同篇》《斐多篇》刻画的是苏格拉底死前和他的学生们最后一次探讨哲学问题。《克力同篇》所描述的是他的朋友克力同来劝他越狱,但是他拒绝了。这两篇对话分别有两个细节,也是柏拉图运用《荷马史诗》当中的典故来描述苏格拉底,一个是描述他的生,一个是描述他的死。第一个是《斐多篇》所谓的“次航“,就是第二次航行。苏格拉底在和他的学生们最后一次探讨问题的时候,讲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说他早年也是一个热衷于自然哲学的人,到后来他发现所有这些自然哲学都不能够回答“善”的问题,都提出了宇宙万物的规律,但是没有解释善。“善”当然是一个人性的视角。苏格拉底就说,我看了很多哲学家的书,包括阿那克萨戈拉的书,读了之后觉得很失望,因为他们还是用跟“善”没关系的一种纯粹自然的机械论视角来解释宇宙万物,他觉得不满意,他一直要追问“善”的问题。因此,他开始了第二次航行,第一次起航比喻的是早年对自然哲学的追求。第二次起航比喻的是后来他对于政治哲学的追求。这个次航的典故实际上是来自于《奥德赛》。《奥德赛》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打完特洛伊战争之后,他长期的漂泊,最终回到故乡的故事。在《奥德赛》的文本当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就是奥德修斯的次航。
故事是这样的,奥德修斯在漂泊的过程当中,曾经获得过一座岛屿的主人的款待,岛屿的主人还赠送给他一个有魔法的口袋,主人说:“口袋里面装着风,你只要把它打开,它就吹顺风一路把你吹回家。”有了口袋的帮助,奥德修斯的航行非常顺利,他和他的水手们经过9天9夜的航行,到第10天都可以远远地望见他故乡的海岸线了,眼看就要到家了,但这时候奥德修斯太劳累了,他睡着了。在他睡着之后,水手们经不住贪婪和好奇的驱使,打开了风口袋,他们以为口袋当中有些什么财宝,这样一个举动就触怒了风神。因为口袋是送给奥德修斯的,别人不能碰,风神被触动之后,口袋当中放出来的风就全是逆风,所以就一下子把他们都吹回去了。吹到岛上之后,奥德修斯非常的苦恼,又去请求主人,但是岛屿的主人已经不再愿意帮助他们了。这个时候奥得修斯不得不第二次起航,这时候就只能运用人力来划桨,非常费力,这就是次航的典故。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次航实际上是次好的一个航行,它不是最好的,它是次好的。它又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就是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样你才能够回到故乡。所以,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求学经历比做两次航行,这其实意味着他还是觉得自然哲学是更好的,自然哲学是一个逍遥的对于真理无功用的纯粹的探究。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仍然是一个哲学家的人格,如果有条件、有机会,他也愿意去从事那样的一种逍遥自在的自然哲学研究。但是他没有机会,因为他生在雅典,因为他生在那样一个从希波战争一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混乱的雅典。这样的雅典,用我们中国话来说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有必要肩负起对于“善”的追问这样一个政治哲学使命。这是一个次航,这是更费力的,更痛苦的,是他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次航的意向呼吁着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提到的那样一个哲学家的印象:哲学家可以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太阳,才是哲学家真正想做的事情,与真理在一起。但是城邦还需要他,洞穴还需要他,所以他又再次下到洞穴来拯救所有人,正是这样一种相当于普救众生的一种情怀,造就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家的选择。这是《斐多篇》次航,可以说是刻画了苏格拉底的生。他生命的选择,他一生的事业就是次航带来的。
《克力同篇》刻画的是苏格拉底的死。《克力同篇》的开头,就是克力同找到苏格拉底,说我们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越狱的资金和途径,你赶紧跑吧。苏格拉底拒绝了。拒绝的时候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苏格拉底用一个非常诗意的方式告诉克力同他选择了死亡。他说克力同,我刚刚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一个白衣女子来告诉我这样一句话,是什么话呢?就是“苏格拉底,你在第3天就会到达土地肥沃的弗提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典故,他是引用自《伊利亚特(第9卷)》,这是阿基琉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然,在这里我也没有太多时间跟大家交代《伊利亚特》的故事了,简单的说,就是在《第9卷》中,阿基琉斯这样一个英雄,他曾经一度考虑要退出战场,因为战场上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不正义的事情,让他感到幻灭,让他对于战争的意义、对于荣誉的追求感到幻灭。所以,他声称“我要回家”。当时,他就说我明天就要走,如果天气好的话,我第3天就可以回到土地肥沃的弗提亚(弗提亚是阿基琉斯的故乡)。
我个人对《伊利亚特》的解读也非常重视9卷,因为这意味着阿基琉斯这样的一个英雄真正的成长。他之前是一个多少有些孩子气的,非常敏感的,也非常容易生气的,甚至是非常自我中心主义的一个人。他为了自己的荣誉,因为受了委屈就退出,就不服从,不帮助他的同胞,甚至还诅咒他的同胞。但是,到了第9卷,阿基琉斯已经不再在意所有这一切,他开始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就是这一场战争究竟有什么意义?实际上,战争在《荷马史诗》当中,它比喻的就是人生的常态,就是人与人对于荣誉,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他质疑的是整个以荣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世界,他想离开这个世界。当他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来劝他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能理解,因为别的英雄完全生活在特洛伊战争之中,他们不能够理解你在战争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回家。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引用这句话,指出在这时候,苏格拉底做了类似于阿基琉斯的选择。尽管他们看似选择是完全不同的,阿基琉斯选择回家,选择生命,但是苏格拉底选择死亡。但是,在一个战争的世界,在一个以死亡为意义的世界,选择生命实际上是超越意义。在苏格拉底那个世界,在克力同给他带来的选择面前,选择生命,选择苟且偷生,在这样一个世界面前选择死亡,是超越意义的方式。所以,虽然阿基琉斯和苏格拉底的选择看似是一个生死两别,但实际上有着共同的精神,那就是超越这样一个世俗世界给你的既定安排,回到真正属于自我的对于命运的认可。
我们结合这两个典故,在次航当中,他是奥德修斯,在弗提亚的典故当中,他又变成了阿基琉斯。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他是结合了两位荷马史诗的英雄,一个是《伊利亚特》的主角阿基琉斯,一个是《奥德赛》的主角奥德修斯。苏格拉底生的像奥得修斯,死得像阿基琉斯。在柏拉图看来这是人的伟大,伟大的顶点莫过于此。当然,苏格拉底就这样死了,但是他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死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以一个完美的方式,为他的一生画下了一个句号。让他成为哲学的一个人格典范,甚至让他成为一个哲学的殉道士。就正如耶稣成为信仰的一个殉道士一样,他参与构建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根本精神。我今天的讲授基本上到此为止,也非常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

最后我给大家放几张图片:


第1张是大英博物馆的雕像,是古希腊雕像,这是四个哲学家,最左边的是苏格拉底,之所以放这样一张图,就是希望大家把苏格拉底和别的哲学家比较一下。苏格拉底相传是一个非常丑的人。当然头像看上去也不是那么丑,但至少你比较来看的话,他确实没有右边那三位长得好看,右边第二位我不知道是谁,第三位是一个斯图亚特哲学家,叫克里希伯斯。第四位是伊壁鸠鲁。我觉得伊壁鸠鲁应该是最俊美的一位,至少相比之下苏格拉底是比较丑陋的。


第二张图是著名的雅典学院,这幅图的局部包括苏格拉底,也就是右边秃头的一位老人,大家可以去找一下这幅图中最丑的一位,就是苏格拉底,这里我也把局部发给大家。


这张局部图本来也非常的有意思,最右边的是苏格拉底。紧挨着他的是一个少年,他就是阿西比亚德。我觉得这幅画非常有意味,是拉斐尔刻意这样去画的,你会发现苏格拉底在讲着一些什么?而且他的手还在比划,最左边有三个人都在听苏格拉底讲话,有人是看着他的脸,有人是看着他的手,总之是在非常认真地听他讲话。但是,阿西比亚德却没有在听,他和苏格拉底靠的最近,但是他却目光游离,他似乎是在走神。所以,我觉得这是在刻画两个人之间真正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拉斐尔是刻意去表达这样一个微妙的关系,就是阿西比亚德是离苏格拉底最近的一个人,他曾经一度是和苏格拉底最亲近的。但是这两个人虽然身体靠得很近,但是他们的灵魂相去遥远。阿西比亚德并没有真正的去倾听苏格拉底给他的教导。
当然,柏拉图记载了苏格拉底的教导,而且流传至今,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去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录》,尝试去倾听苏格拉底究竟给我们什么样的教导。他的全部似乎就已经凝聚在柏拉图的这些文字当中。实际意义上,柏拉图才是真正离苏格拉底最切近的一个。苏格拉底教出很多学生,其中唯有柏拉图才真正理解他的老师。
今天虽然是关于苏格拉底的分享,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运用的史料和分析都是取自于柏拉图,这是需要向大家交代的。如果想绕过柏拉图,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没有必要的。
好了,我今天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也希望大家最近一段时间做好防护,大家都保重,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疫情可以过去,春暖花开,谢谢大家!

讲座问答



1、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是泛希腊时期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他受苏格拉底什么影响?如果有,具体是什么?

实际上是有的,是一个间接的影响。因为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而亚历山大又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亚历山大也是苏格拉底学派的传人之一,当然他真正的身份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军事统帅,这样一个影响实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因为亚历山大作为北方的马其顿人,他征服了希腊,从而取消了希腊城邦世界的自主性,从此之后世界进入到了帝国时代。只不过亚历山大帝国非常短暂,后来有别的帝国来取代它,那就是罗马帝国。总之,希腊城邦世界再也没有恢复过自主性。但是,亚历山大征服希腊之后所带来的时代,被称之为是一个希腊化时代。因为亚历山大自己最欣赏希腊文化,他把希腊的文化和哲学带到了他当时征服到的所有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希腊化的时代。这个是和亚里士多德对他的教导有关系的。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学生,又是苏格拉底的第二代学生,在某种意义上,从苏格拉底一直到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个哲学,如果称之为一个学派,它对西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2、您刚才谈苏格拉底选择死,与阿基琉斯选择生类比,我还是想了解更深入一点,他为什么选择死?您认为对人而言,完美的死亡方式是什么?

至于,苏格拉底为什么选择死?我觉得这个地方确实是苏格拉底对于自己命运的一个理解。你会发现他参与雅典政治生活的一系列事件,实际上都在坚持某种原则。虽然他对每一个个别的事件都是就事论事的,但是背后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原则,最后他接受审判,一直到他接受死刑,也依然是对同一个原则的坚持,所以,他原则没有变过,这个原则简单的说就是以他的方式去忠实雅典,忠实于雅典的法律,具体来说就是《克力同篇》讲的他对于雅典法律的一种理解。因为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哲学和城邦之间一个紧张的关系。最后,他的哲学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影响,比如说,他教出来的学生阿西比亚德做过这样的事情,诸如此类。当这一切都发生之后,他自己也应该知道,他的哲学和城邦之间的这个张力已经到了一个极端。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还要继续坚持他对哲学和雅典的双重忠诚,发生这样一场审判,让他接受死刑是唯一的方式。没有别的方式,别的方式都会削弱他对任何一方的忠诚,要么让他背叛雅典,要么让他背叛哲学,所以到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死亡。至于我认为人最好的一个死法是什么?我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太年轻了,而且我觉可能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答案都是不一样的。我今天中午还看了一部美国片子,讲一些消防队员他们牺牲的故事,也许对于他们来说,那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死亡,当然我们是事后去谈了,具体到问题,当然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活下来,但是不幸他们牺牲之后,在某种意义上你会去想,这也许是他们最好的死法,每个人最后会有这样一个归宿。
 
3、苏格拉底与阿西比亚德的两个普遍性,是不是意味着某种苏格拉底“爱的阶梯”教育的实践失败?
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说是失败,我觉得我会用另外一个词来描述它,它是一场教育的悲剧。因为,你说成功或失败,这好像是一个太过单纯的标准,它实际上既失败也成功,但是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也就是说它的教育无论是教者还是学的人,其实都展现了自身本性的一个最纯粹的样态。可以说,没有比苏格拉底更好的哲学老师,但是也没有比阿西比亚德更优秀的雅典将军。但是这两个配合在一起,却导致这样一个结局,我觉得这就是悲剧。
 
4、阿基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是阿基琉斯的命门, 最后被阿波罗一箭射死,苏格拉底的命门是?
如果说苏格拉底命门的话,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觉得一定要和阿基琉斯来比的话,苏格拉底的命门应该就是雅典。因为对于阿基琉斯,你可以这样理解他,他是神性和人性交织的一个产物,他神性的一面就体现在他的不朽,他有一个神,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曾经有各种传说,曾经想让他不朽,比如说把他身体泡在冥河的水当中,从而造就不朽的身躯。但是,恰恰遗忘了去浸泡那个他的脚后跟,因为她紧紧地握着他的脚后跟,正是因为他母亲特别害怕把他给丢了,握得特别紧,反而造成他的脚后跟没有泡到水,所以造成它留下了这样一个致命的弱点,这就是他的命门。所以,阿基琉斯的身体别的部分是他神性的一面,都浸泡过冥河的水,坚不可摧,但是他的脚后跟确是他人性的一面,也来自于他母亲的那样一个人性,柔软的心里,因为太过担心、太过害怕失去他,所以恰恰才导致了他的弱点。苏格拉底也一样,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哲学就是一个追求不朽的事业,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追求成为神的事业。但是苏格拉底除了哲学之外,他还有一个雅典,你说,雅典和它的哲学有没有关系?也许雅典培养了他,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苏格拉底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从事哲学,但是他就是雅典人,这是他作为人的一个归属,这是命运。

5、陈老师,苏格拉底的生死观是一个对哲人的要求,您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哲学家的人,是起到什么作用的?
我觉得我并没有把自己视作一个哲学家,觉得这个理想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太过高远,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哲学家,看我将来的造诣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研究者,就是一个老师,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能够比较忠实的还原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以及用一种比较能够被人接受的汉语把它表达出来,这是我目前为止的一个理想。所以我的理想或者作用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分享。起到分享的作用,至于这样的一个作用有没有意义,意义何在?我现在到还没有特别深刻的去想这个问题,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兴趣和自然的驱动。就是这样做,我觉得有意义,希望大家也觉得能够有所收获,我会觉得更有意义!

6、《对话录》哪个版本比较好?请陈老师推荐一下。
英译本最好的就是JohnCooper编辑的对话录全集;中译本没有很好的全集,不同的对话有不同的翻译,比如《会饮篇》可以读商务出版社的版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见地沙龙的立场,转载须经见地沙龙及本人授权。



The End




嘉宾分享音频和文字会陆续在公众号推出,
请点击关注见地沙龙公众号。



关于我们





见地坚信,艺术、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融通,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个体构筑健全生命的基石。见地致力于构建创造者的终生学习共同体,探索与发掘启迪智识、滋养社会、面向未来的文化与精神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